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病理标本因素致病理诊断失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理诊断是各种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准确的诊断对临床诊断疾病性质、确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病理诊断出错,造成患者的身体、精神损害屡见不鲜。大多数情况下,病理诊断的失误是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够、诊断标准尚不完善引起,但有时却是因为一些与病理诊断标准无关的因素所导致。关于病理诊断发生的错误文献报道大多集中在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方面,例如非典型病变形态学诊断标准、诊断临界值的界定与掌握、临床经验训练等。对于因为与诊断标准无关因素影响病理诊断的案例和研究鲜有报告,[1]而此类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张雷 《法制与社会》2013,(33):182-183
目的:从法医病理角度探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临床特点,为临床准确诊断肺动脉栓塞疾病提供可靠依据,降低误诊、漏诊几率。方法:对7例老年肺动脉栓塞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临床表现、临床检查结果等,之后对其进行尸检。记录尸检病理结果,对肺动脉栓塞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胸膜痛、心悸、冷汗、胸闷、咯血、突发劳力性呼吸困难甚至晕厥等,最终因肺部出现急性循环衰竭导致死亡。尸检结果为将老年肺动脉栓塞患者心脏及肺动脉切开后均可见血栓形成,且数量较多或体积较大,血栓可呈现出红色或混合性质。结论:老年人具有肺动脉栓塞多种危险因素,因此肺动脉栓塞疾病发生率较高,易形血栓成胁健康及生命安全,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法医工作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炎的猝死机理和法医病理诊断标准。方法对6例心肌炎死亡者进行系统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6例心肌炎死亡者中,病毒性心肌炎1例,细菌性心肌炎4例,孤立性心肌炎1例。结论急性充血性心衰和心律失常是心肌炎猝死的主要死因。心肌炎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熟悉心肌炎的病理形态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死因。  相似文献   

4.
1概述消化系统的主要机能,是对食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性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并将残渣排出体外.消化器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损伤性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当机体遭受外界暴力,特别是腹部受到暴力时,由于腹部受到突然挤压或者突然减速,均可造成消化管或者消化腺结构或功能异常,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轻者影响机体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重者可危及生命。在损伤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法医鉴定中,应考虑到某些损伤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往往与伤者自身的先天性异常因素或病理基础有关,某些情况下,损伤作为外在因素通过内因…  相似文献   

5.
王世嘉 《证据科学》2006,13(3):222-223
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要求尸体检验的人数逐年增加,同时,社会对公安机关尸体检验中各个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在我国特别是欠发达的基层公安机关,法医病理检验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就几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儿童病理性骨折发病隐匿,病变部位骨质薄弱,常在遭受外力后确诊为病理性骨折,通常情况下骨折线位于肿瘤部位。儿童病理性骨折伤残等级鉴定较为少见,这类案件在法医临床鉴定活动中争议较大,损伤与疾病共存情况下,如何评定伤残等级及伤病关系处理是该类案件的难点。笔者结合一个儿童病理性骨折案例,分别从病历资料完整性、影像学资料选择、DICOM文件使用、鉴定时机选择、伤病关系处理五个方面总结鉴定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为之后相似的鉴定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摇晃婴儿综合征是常见的虐待性颅脑损伤,其病理表现为三联征:脑实质病变、硬脑膜下出血、视网膜出血。虽然摇晃婴儿综合征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及法律领域,但是由于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实成人摇晃儿童能造成严重脑损伤甚至死亡的后果,因此摇晃婴儿综合征存在学术争议。争议内容包括摇晃婴儿综合征的生物力学机制、病理生理机制等方面。由于某些疾病也能导致病理三联征,因此在诊断摇晃婴儿综合征过程中,应当注意外伤史、案情调查等。  相似文献   

8.
早期心肌缺血病理诊断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碎死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其发生率较高,约占心血管疾病控死的709k4m以'1.目前的检案中,主要依赖排除法,即在排除了损伤、窒息、中毒和其他疾病摔死的基础上,结合冠状动脉病变作出冠心病摔死的病理诊断.现代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为早期心肌缺血病理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方法.现综述如下.1心脏大体标本直接染色技术最常用的染色剂为硝基四华蓝州itrobluet~liUnyNBT)和氯化三苯基四华职(TtiPhgnylTetraZOlinchloride.TTC).NBT法由Fation等l'l首次介绍.将心脏取出后,不加固定液,环状切片,置于NBT…  相似文献   

9.
电击伤最佳病理取材部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日常低电压电击后机体电流通路上极向化等病变规律和最佳病理取材部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电击组和对照组,建立左前爪-右后爪路径220V电击大鼠模型,取电极接触处皮肤、四肢血管、神经和周边组织及腹腔大血管,常规HE染色病理组织学图像分析。结果电极接触处皮肤基底细胞(skinbasalcell,SBC)核明显极向化改变,长/短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01;电流通路上腕和踝部血管及腹主动脉内皮、平滑肌细胞核的极向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腕和踝部病理改变最明显;周围骨骼肌细胞核的长/短径比值无明显规律性。结论在电击死中最常见的“手-足通路”,腕、踝部血管可能为病理取材的最佳部位。同时,由于腕和踝部距离手脚掌较远,直接接触热源和化学试剂等其他可能引起“极向化”改变的因素机会少,因此,腕和踝部血管及其周边组织的极向化改变更具有电损伤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要求尸体检验的人数逐年增加,同时,社会对公安机关尸体检验中各个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在我国特别是欠发达的基层公安机关,法医病理检验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就几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一、基层法医病理检验存在问题问题1,没有理解法医病理中法与医的关系,只强调医的内容,忽略“为法服务”是“医”的目的。基层的法医工作者大部分从中专卫校毕业或其他与医疗有关的单位调入,如军队卫生队。没有严格法医专业教育培训,且大部分至今从未参加过一次法医专业知识的培训,几乎均以“师承”的方式学习法医,所以…  相似文献   

11.
论离体病理组织、病理切片和组织块的归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国内外现有的医疗法律、法规规定和案例,对离体的病理组织、病理切片和组织块的所有权及其处分权,以及研究这些材料产生可能的商业利益后的利益归属问题进行概述,认为生物性的材料一经离体,按照相关法规应由医院保管并遵守一定的保管时限;病人有权复阅作为其部分医学记录的病理资料,但是没有这些离体的生物材料的直接所有权。病理学家及其实验室将这些病理组织、病理切片和组织块用于研究或其他非治疗目的时要保护病人的隐私;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和授权是保护患者隐私和病理学家利益的最好的办法,也是解决由于研究这些材料产生的商业利益的归属问题的可行办法。尽快制定各相关行业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予以法律的效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围内外现有的医疗法律、法规规定和案例,对离体的病理组织、病理切片和组织块的所有权及其处分权.以及研究这些材料产生可能的商业利益后的利益归属问题进行概述,认为生物性的材料一经离体,按照相关法规应由医院保管并遵守一定的保管时限;病人有权复阅作为其部分医学记录的病理资料,但是没有这些离体的生物材料的直接所有权。病理学家及其实验室将这些病理组织、病理切片和组织块用于研究或其他非治疗目的时要保护病人的隐私: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和授权是保护患者隐私和病理学家利益的最好的办法,也是解决由于研究这些材料产生的商业利益的归属问题的可行办法。尽快制定各相关行业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予以法律的效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益鹄 《证据科学》1999,6(3):100-101
医疗纠纷中最后需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或向各级人民法院起诉的,绝大多数是导致死亡的医疗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过敏性反应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从而解决困扰法医学工作者对过敏性反应死后诊断的鉴定要点。方法 对华西法医鉴定中心1995--2004年尸检检出的26例药物过敏性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6例药物过敏所致死亡案例的死者年龄以31—40岁的例数最多.占了38%;26例因药物过敏所致死亡的案例中,12例为青霉素类药物过敏,为引起过敏最常见的药物;而药物使用途径引起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中以注射为主,共20例;以个体诊所及基层医院多发生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18例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典型的严重的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15例为在用药后半小时内发生死亡;病理解剖可见咽喉粘膜水肿20例,其中咽喉腔阻塞大于75%2例,50.75%5例,25-50%7例,小于25%6例,显微镜下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咽喉粘膜者21例、肺组织18例;6例血清IgE检测值呈现出显著的升高。结论 过敏性反应的死后诊断应结合死者的生前临床病史,死亡时间,生前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发现及血清IgE检测值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反应死亡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反应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从而解决困扰法医学工作者对过敏性反应死后诊断的鉴定要点。方法对华西法医鉴定中心1995―2004年尸检检出的26例药物过敏性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药物过敏所致死亡案例的死者年龄以31-40岁的例数最多,占了38%;26例因药物过敏所致死亡的案例中,12例为青霉素类药物过敏,为引起过敏最常见的药物;而药物使用途径引起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中以注射为主,共20例;以个体诊所及基层医院多发生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18例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典型的严重的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15例为在用药后半小时内发生死亡;病理解剖可见咽喉粘膜水肿20例,其中咽喉腔阻塞大于75%2例,50 ̄75%5例,25~50%7例,小于25%6例,显微镜下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咽喉粘膜者21例、肺组织18例;6例血清IgE检测值呈现出显著的升高。结论过敏性反应的死后诊断应结合死者的生前临床病史,死亡时间,生前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发现及血清IgE检测值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1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案例的法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从而缓解了患者在请求赔偿方面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通过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1983-2001年尸检检出的127例各种原因所致的SAH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类SAH案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高峰年龄为21~40岁。按SAH常见特征可分为外伤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血管粥样硬化、中毒、伴发于心脏疾患、其他等八类。其中,外伤性与脑血管畸形最为多见。外伤性SAH与脑血管畸形出血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11~50岁,脑血管粥样硬化出血仅见于50岁以上者,动脉瘤破裂出血者并不多见,见于11~50岁。以SAH为死亡原因者,32例,占25%,多见于脑血管畸形与动脉瘤破裂,出血部位多见于脑底及小脑天幕以下。大多数SAH,出血部位多见于大脑表面,较为局限,出血量较少,非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多数SAH并非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SAH死亡者,其死亡性质多属自然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主动脉破裂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1983—2003年3月所做30例外伤性主动脉破裂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以男性青壮年为主(66%),1983-1993年以高坠为主,1994—2003年以车祸为主,损伤发生部位以主动脉弓部及起始部为常见,且绝大多伤者在30min内死亡。结论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发生,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