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3年3~5月,对甘肃省迭部林区不同样点二类生境下活动的山羊随机采血清270份,用ELISA检测莱姆病血清抗体情况,其中森林草原山羊血清113份,检出阳性血清13份,阳性率为11.50%;灌丛草原山羊血清157份,检出阳牲血清15份,阳性率为9.55%。总阳性率为10.37%(28/270)。  相似文献   

2.
在兽医微生物检验用血液琼脂或血清琼脂培养基的制备中,多采用牛、马、绵羊或兔血。笔者曾用山羊血或血清琼脂培养基培养巴氏杆菌,取得了满意的培养效果。为了判定山羊血在培养基中的应用价值,又以大肠埃希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葡萄球菌为试验菌,进行了试验。1 试验材料1.1 试验菌 大肠埃希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由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心实验室提供。1.2 营养琼脂 上海试剂厂生产,批号960702;新鲜猪胃和鲜牛肉由茌平县肉联厂提供。1.3 羊血 选健康山羊和绵羊,无菌操作自颈静脉采…  相似文献   

3.
用羊衣原体灭活苗预防山羊流产青海省互助县巴扎、加定两乡1995年的山羊流产率分别为52.26%和29.36%,平均为44.2%。经过251只2岁以上母山羊的血清检测,衣原体和弓形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2%和32.6%,二者混合感染率为19.7%。因无...  相似文献   

4.
利用病原检查、蜱感染试验和除脾激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甘肃省13个地区(州、市)45个县对2168只绵羊和山羊的泰勒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兰州、定西、天水、陇南、临夏、甘南、庆阳和平凉12个地区35个县均有羊泰勒虫病的分布,其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它主要孳生于阴湿灌丛草原,具有代表性的陇南和天水两地区羊泰勒虫的感染率高达47.0%~86.6%。  相似文献   

5.
针对甘肃省羊群流产严重的病情,我们对不同地区6个县1047只绵山羊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弓形虫病感染率为17.19%(180/1047)、衣原体病为34.38%(360/1047)、布氏杆菌病未检出。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并发感染为73.9%(133/180)。初步证明,甘肃省羊流产的病原为弓形虫和衣原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区虽年年进行布病免疫,但在考核验收合格县的山羊群中,流产仍然存在。1984~1985年最为严重,乌什县阿合牙乡牧业队有怀孕母羊7000余只,1984年流产率高达80%;洋海乡,1985年山羊流产率为40%。温宿县恰西力克牧场,1984年流产率为55.9%;古力瓦提乡4大队6小队流产率达74%。库车县二八台农场,1985年流产率为67%。为搞清山羊流产病原,对本地区山羊流产胎儿病料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诊断,其结果:病原体为羊衣原体,与兰州兽医研究所报道的羊流产衣原体相同。  相似文献   

7.
以现场访问和试验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宁夏12个县(市)部分山羊群流产现状调查和试验点三个产羔季节的观察,获得如下结果:全区4个地区有12个县(市)流行山羊流产,包括42个乡(镇)192群(户),流产率为27.88%,个别群高达89.91%。流产时间可持续5个月,以10月和12~1月为高峰期。其中以妊娠1月龄流产最多,占整个产羔季节流产总数的10.23%;2齿羊流产为流产总数的52.27%,营养差的母羊比营养好的母羊流产率高28.22%。  相似文献   

8.
(一)流行情况 我省多数地区山羊流行着一种以腰部麻痹并伴有精神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当地称之为“僵腰风”、“风摆腰”、“磨腰疯。”本病一般感染率为2~8%,最高可达12%以上。全省有山羊约500万只,每年发病羊约在10万只以上。  相似文献   

9.
用羊衣原体灭活苗经后海穴注射免疫山羊,第15大有2/4检出血清抗体,且滴度较低,至第75天血清抗体达到高峰,一直维持到113天;皮下注射免疫的山羊血清抗体虽出现较早,但在后期的抗休滴度和持续时间略低于后海穴注射免疫组。对初产怀孕绵羊和山羊用灭活苗后海穴注射免疫后,在怀孕后期用羊衣原体强毒攻击,均获完全保护。田间试验中后海穴注射免疫羊13020只,皮下注射免疫羊4078只,另设对照羊3151只,经一个产羔季节观察,后海穴注射免疫羊的流产率为1.64%,皮下注射免疫羊的流产率为1.96%,对照羊的流产率为5.21%。后海穴免疫剂量仅为皮下免疫剂量的1/3,采用后海穴免疫途径可节省疫苗用量,降低免疫费用。  相似文献   

10.
经对宁夏中卫沙毛山羊选育场和大武口山羊瘤胃内容中能量、蛋质和硒、碘、铜、钙、磷、钴、锌、锰、钼、铁、氟等元素和血液硒、铜、碘的测定,证明中卫沙毛山羊选育场的山羊存在硒、碘缺乏症,大武口地区的山羊存在碘、铜缺乏症。通过对母羊补充硒、碘,提高了母羊的发情率、受胎率,降低了流产率,证明硒、碘缺乏会造成山羊不孕和流产。  相似文献   

11.
羊泰勒虫病是由媒介蜱传播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我国四川、青海、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均曾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发病率为18.8%~65.0%,病死率为17.8%~75.3%。可见不同地区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在西北某地区的3个县10个牧场,对2160余只羊进行了羊肺炎霉形体病的调查,血清样品673份,检出阳性101份,阳性率为16%;并从发病地区羊群采集的2例山羊和1份鼻拭子病料中分离到3株霉形体。经系统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确诊为羊肺炎霉形体(M.ovipneumonia)。  相似文献   

13.
宁夏羊胃肠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对宁夏地区所属灵武、贺兰、盐池、吴忠、中宁、中卫、永宁和银川市郊8个县(市)的12个绵羊场、6个山羊场进行了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抗药性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在用丙硫苯咪唑调查的10个绵羊场和6个山羊场中,虫卵减少率在95%以下和95%的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的有山羊场2个、绵羊场2个,证明对丙硫苯咪唑有抗药性;1个绵羊场和1个山羊场的虫卵减少率是96.3%、95.9%,但95%置信域的下限在90%以下,具有抗药性可疑;山羊群中丙硫苯咪唑的抗药性为33.3%,绵羊群为20.0%。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了1个山羊场和5个绵羊场(其中有4个羊场曾执行了丙硫苯咪唑的试验),查出1个山羊场和1个绵羊场对阿维菌素具有抗药性可疑,其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7.3%和95.5%,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揭示了宁夏地区羊消化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状态,为今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0月—2015年2月,扬州大学动物医院畜禽门诊接诊了11例来自于扬州、南通地区的山羊腹泻病例,经临床症状分析和问诊,初步怀疑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通过剖检,取肠道、肝、肾进行恒温厌氧分离培养,培养后得到表面光滑、半透明、圆屋顶状的菌落,经纯化、革兰染色、镜检以及生化特性分析,结果为产气荚膜梭菌。采取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氟苯尼考的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从动物机体内获得大量虫体,以试提取诊断抗原和明确激素对虫体在山羊体内繁殖的影响,我们对绵羊边虫在除脾山羊体内和除脾脏同时注射激素及只打激素不除脾和健康山羊体内虫体的繁殖进行了观察。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动物 为兰州市北山地区2岁的山羊9只,经临床观察和血片检查,确属健康者。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重庆市山羊博尔纳病隐性带毒情况,分析博尔纳病病毒(BDV)的种系来源。采用巢式逆转录酶PCR结合荧光定量PCR(FQ-nRT-PCR)技术对重庆市60只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s)及脑组织中的BDV P24基因片段进行了检测,将阳性产物测序,并与国外BDV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山羊外周血检测阳性率为8.3%(5/60),脑组织检测阳性率为10%(6/60)。该 BDV P24片段核苷酸序列与马源BDV H1766株同源性最高,达96.51%,与标准株Strain V和 He/80同源性为95.35%,并且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也相同。表明,重庆市山羊中存在动物源性博尔纳病隐性带毒。该BDV P24核苷酸序列与Strain V和He/80株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7.
用从山东省菏泽地区的山羊“猝死症”病料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做致病性试验证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小鼠的致死量约为1.7亿个活菌,对山羊的致死量约为170亿个活菌;凝结芽胞菌对小鼠的致死量为0.55亿个活菌,对山羊的致死量为165亿个活菌。免疫试验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对小鼠和山羊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用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制成的混合苗以5ml和8ml的剂量免疫山羊,21d后用以上2种菌的致死量攻击,均获得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Freundt等(1979)介绍的方法,较系统地鉴定了我国山东、山西和新疆三个地区分离保存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其中2株是经过山羊传代保存的强毒株,2株是经过鸡胚保存的毒力减弱株。结果表明,上述4株病原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血清学反应等方面均与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国际模式株PG,相一致。因此,我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是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M.mycoides subsp. Capri.)。  相似文献   

19.
我县牛羊疥癣病严重,个别地区致死率达11.3%。用曾六六六、敌百虫治疗,疗效不佳。后采用农药杀虫脒油剂,经临床试验,治疗山羊46只,治愈44只,治愈率88.4%,治疗耕牛21头,全部治愈,同时在农村推广应用,治疗山羊114只,治愈率为84.2%,疗效显著。 药品及用具 杀虫脒(又名杀螨脒和氯苯脒),乳白色,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分解。对人畜毒性低,使用安全,有2%和90%可溶性粉剂两种。可配成1%、0.5%、0.3%油剂充分拌匀装瓶,亦可临时配成0.01%水剂。并准备背式喷雾器及水桶等。  相似文献   

20.
于1987年从甘肃省陇东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区采取临床可疑的山羊、绵羊病料,进行了一系列病原诊断研究,结果:排除了相关致病因素,如梅迪,维士那,山羊关节炎脑炎(CAE),衣原体及相关致病菌感染和寄生虫侵袭;最终从21例山羊6/6例绵羊病变肺组织中培养分离出支原体13株/4株,分菌率均在60%以上,分离株经初步鉴定后,经英国国际支原体鉴定中心(NCTC)最终鉴定均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以分离株人工感染健康山羊7只,绵羊3只,结果6/7的山羊,2/3的绵羊于接种后第14天始形成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变,并以7/7山羊,2/3绵羊病变肺组织中收回原接种物;以琼脂双扩散,试管凝集反应及间接血球凝集试验进行抗原性研究结果证明,分离株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具有共同抗原性。从而不仅首次确证了该地本病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所致,且对山羊和绵羊都具有很高的感染率和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