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5,(36)
满族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先祖女真人生活在长白山林之中,擅长狩猎、骑射,以武力统一东北地区,进而推翻明朝统治,统一全国。在发展武力的同时,也注重本民族文化的建设,逐渐形成了满族文化。但是随着政权的壮大和生活地域的迁移,不断面临先进的汉族文化的冲击,"国语"和"骑射"为代表的满族传统文化也随之被封建化的浪潮所渐渐淹没。从具有代表性的"国语"和"骑射"两方面来探究满汉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黄岚  陈治平 《民主》2009,(7):34-36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我国古代的汉族、肃慎、夫余、高句丽、棘韬、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等许多民族都曾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他们既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留下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动地记录着这一地区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各民族的文化遗存、风俗习惯交相辉映,互增华彩。构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更好地搜集、保藏、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3)
12世纪初,阿骨打带领满族祖先女真人起兵反辽建立大金国,并联手宋朝军队在很短时间内灭亡辽朝。这一时期的女真与契丹族、蒙古族和汉族的交流更加广泛,满族进入空前民族大融合期时期。女真和汉族间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促进了彼此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丰富了两个民族的生活。汉族的婚俗文化对金代女真婚俗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女真的婚俗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带来文化的激烈竞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采取文化帝国主义形式来改造我国意识形态,将人们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中离间出来,使之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致威胁我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发展事业.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应构建文化安全体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会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栏目以“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成就”为专题,约请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撰写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成就的文章,并组织了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文化建设成就的文章,为基层单位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开展成就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晶 《学理论》2015,(7):204-205
党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结合疾控的实际,就是事业要发展、能力要提高、职工要幸福。而事业发展、能力提高和职工幸福,与疾控文化的影响力、中心的凝聚力和道德认同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满族珍珠球,源于传统的采捕珍珠的渔猎活动.后来,满族人民把这一生产活动演绎成为一种逐渐规范化的竞技活动--珍珠球比赛,用这项体育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该活动历史悠久,是满族极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遗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民族老人的减少,满族珍珠球活动已处于濒危状态.多年来,满族故乡的各级政府和满族有识之士,积极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目前,满族珍珠球已经进入黑龙江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有序的保护.发掘与开发这一文化遗产,使之融入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之中,极具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的根本权利之一。保障民族文化利益,关系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工作在取得重大成就的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现代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的身份和标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展现着这个国家最独特的时代魅力。公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经历了公安斗争实践的锤炼,在人民警察精神的培育、塑造、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公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文化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对于推动公安队伍建设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址开发保护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繁荣文化事业的重要工作,文章总结国外文化遗址开发保护模式和举措,着重以曲江模式为例,分析了文化遗址开发保护的多样化模式,并就其把开发保护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和经验启示作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1.
何治江 《学理论》2012,(16):50-51
统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人士真诚合作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只有传承统战文化,才能有力推动重庆统战事业的发展。通过对统战文化之探索,阐明统战文化之精髓系"和"文化,进而明确"和"文化与统战文化之关联,最后抓住"和"文化在重庆统战中的实践前提,提出推动重庆统战发展的新思路,以期对重庆统战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学理论》2012,(6):91-92
满族孝道文化中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吸收传统孝道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弘扬和提倡现代社会的孝道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探讨满族孝道的内容与特征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刘惠音 《学理论》2023,(4):89-9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能更好地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哈尔滨市要大力提升并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这也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2,(1):66-69
锦州道光廿五白酒,是目前国内唯一沿袭着古老的满族酿酒技艺酿造的白酒.道光廿五满族酿酒技艺,传承了北方山林民族传统的制酒工艺和独特的酿酒习俗,是一份珍贵的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舞蹈艺术舞台上,可以看到维吾尔族、塔吉克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或欢快、或舒徐、或妩嵋、或典雅的舞蹈艺术,但人们大概还很少看到,作为我们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满族舞蹈。难道满族人不善歌舞吗?当然远非如此。同各兄弟民族一样,满族也是个多才多艺的民族,其民间文学和民族歌舞之蕴藏极为丰富。象人们熟知的“东北大鼓”、“北京单弦”、“八角鼓戏”以及民间流传的“抓鼓舞”、“莽势空齐舞”皆为满族特有的艺术。 最近,从满族兄弟的聚居地传来喜讯:建国以来第一部满族舞剧——《珍珠湖》公演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左红卫 《学理论》2013,(18):196-197
1934年9月成立的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简称回文会),是群众性文化团体。回文会成立后,积极筹措资金,发展回族文化教育,兴办小学、民校、夜校、妇女学校等。回文会发展本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疆回族民众的文化素质,为发展新疆民族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与自信是文化强大的动力。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广西民族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受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传承和创新等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不足,严重制约了民族文化健康发展。传承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高校的职责和使命。广西地方高校应充分结合地方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发挥高校智库功能、民族教育、传承创新文化和培养人才等方面作用,逐渐培育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和创新等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促进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尹旦萍 《学理论》2010,(12):134-136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灵魂。民族旅游规划者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还原和强化,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而民族旅游地民众的真实生活实践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偏离民族文化的趋势,因而在一个族群中形成了旅游文化和真实文化不一致的两种场景。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迅猛发展,取得了非凡成绩。相较于从前,今日的中国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信心。对于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只有创新科技文化,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和活力。新时代的科技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此,加快科技文化的发展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和发展科技文化,是新时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通史——《满族通史》(第一卷)已撰写完毕,去年十二月,辽宁省民委和北京市民委联合召开了审稿会。八十多位史学界专家学者和满族知名人士参加了会议。 《满族通史》的编写,一九八三年四月被国家定为民族史的重点研究项目。由辽宁大学和辽宁省民族研究所负责撰写。这本书共分四卷,第一卷将于今年出版。 审稿会上,大家对《满族通史》(第一卷)撰写完毕表示祝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作为满族的一员兴奋地说,满族在中国和世界民族之林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它是一个又小而又了不起的民族。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推动,留下了灿烂的功绩。有关专家协同撰写《满族通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