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试析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出台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命名的美国新中东政策——艾森豪威尔主义,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冷战宣言书,它的出台不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苏伊士运河危机后中东形成的“权力真空”,遏制苏联的需要,中东石油资源、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有关,更有美国自19、20世纪之交形成的“门户开放”政策有关。可以说,“门户开放”是艾森豪威尔主义出台的深层原因。艾森豪威尔主义在其出台后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在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三国应用了三次。  相似文献   

2.
富布赖特项目是由美国政府掌握的有关教育和文化的对外交流项目,明显带有宣扬美国文化和进行文化扩张的意图。但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运用世界眼光,对该项目进行了辩证分析,科学合理地运用了该项目,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为我国与美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重要线路。在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与东盟国家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中国与东盟在文化交流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并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后冷战时期,新保守主义主导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在中美关系上,鼓吹"中国威胁论",推动强硬政策,成为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麻烦制造者",损害了两国的国家利益.新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可能长期影响美国政府对华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美关系必然回归现实与理性.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交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跨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 ,也正是文化趋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文化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转型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语境下文化交流发展的新趋势 ,是跨文化交流的当代表征。在交流与融合促进了发展的同时 ,文化渗透作为后冷战时期的一种新动向 ,也显现在文化全球化之中。后殖民主义则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此进行着冷静的反省。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其中既有善意的文化交流,也存在着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西方文化渗透不仅带来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弱化的问题,还威胁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底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牢牢把握住文化发展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各国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各个民族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益蓬勃,同时也对各国的传统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也导致了"文化安全"问题日趋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从文化领域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文化交流渠道不畅和知识分子政策失误进行分析,以吸取其经验教训,确保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实现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来,在美国对外政策思想研究中,学界的关注目光偏重于新保守主义,特别是"9·11"事件后,自由主义在新保守主义的反衬下显得有些黯然失色。然而,自由主义作为美国政治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传统,在美国政府内外始终具有广泛的舆论市场,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始终保持相当大的影响力,冷战后历届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都在不同程度上蕴含着自由主义的思  相似文献   

9.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政府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处理西部土地 ,是美国政府在西部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政府通过土地国有化和国有土地再分配政策 ,在西部形成新的土地所有权关系和经营权关系 ,使高效的土地开发和利用活动得以普遍展开。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推进 ,政府对土地的政策更转向了对土地的可持续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挥中华文化学院海外统一战线优势,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探寻文化交流的新思路正确认识文化交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剖析中华文化的民族内涵,宣扬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推动"文化认同"和"人心回归";在汉语培训中培养中华文化意识;正确引导对文化发展水平差异的认识,增进对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了解;利用海外统一战线优势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美国政府不断注重将美国的软权力运用于实践。特别是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中亚地区,源于巩固美国势力在中亚的进驻、排挤俄罗斯、反恐等需要,美国更注重在中亚实行文化渗透、民主改造等软权力的运用实践。  相似文献   

12.
军事透明思想源自美国的政治文化,应用于国际政治领域,既可作为建立互信的重要内容,也可作为与对手博弈的手段。早在冷战期间,美国政府即将其作为对苏遏制和竞争战略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其获益的关键是凭借自己在舆论和实力上的绝对优势,为对手制造一个难以摆脱的"透明困境"。尽管当前的中美关系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有着很大不同,但并没能阻止美国将这一军事透明策略应用于对华政策之中,在宣扬"中国威胁"、扰乱中国安全环境、损害中国国际形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美国"战略再平衡"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美军事透明度之争很可能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和FRB提供短期资金融资对策减缓了短期市场的信用收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政府和FRB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和美国经济构造的原因将导致美国经济滞胀到来并加深。  相似文献   

14.
在反分裂斗争中,文化认同因素影响深远,需要予以积极掌控.一方面,需要在不同文化间建立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的氛围与制度支持,以国家主体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应对分裂势力制造的文化隔离;另一方面,要防止以不当的政策和措施刺激国家主体文化建设中的逆向因素.既要在文化间的交流中强调域外文化的内化即中国化,也要慎重处理地方文化中的原生地认同与本土化中的外向问题.此外,如何在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建构文化价值共识,也是国家文化认同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泉州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泉台两地文化交流逐渐升温。发挥闽南文化的优势对于促进泉台文化交流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当前,要通过创新文化交流模式,整合对台文化资源,建立经常性交流机制,抢救、保护、普及和传承本土传统文化,拓宽文化合作领域等途径,进一步深化泉台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时代,随着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给国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只有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出发,采取全方位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强力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隐性宗教渗透借助于网络和文化交流大行其道,高校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对宗教隐性渗透做出有效的防范。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以文化交流为中心的民心相通是其他"四通"的基础。文化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论容易割裂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阻碍民心沟通。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民心相通的内涵,是要做到心理情感相通、价值理念相通、目标意识相通。  相似文献   

19.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考察闽南文化交流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探索今后的发展对策,对于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促进海峡经济区和海峡文化区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中国西藏政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政府的西藏政策,是其对华政策的一部分。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政府一直认为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基本上没有与西藏地方当局发生过直接的联系。二战期间,美国曾经对英国侵略和分裂中国西藏的阴谋表示反对或提出异议。当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接近胜利之际,美国的西藏政策逐渐发生逆转,以适应美国政府遏制中国的总体战略。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反对和其他方面的原因,美国政府从未公开否定其认为西藏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立场。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西藏政策的演变有其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