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代替英、法成为操控中东事务的主要超级大国。确保中东地区远离苏联阵营,确保西方国家在中东的石油利益,一直是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战略和政策目标。然而,9.11事件的发生使中东伊斯兰地区被美国视为当今世界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经反复酝酿和策划,美国抛出了“大中东计划”,力图通过“民主改造伊斯兰世界”来达到消除恐怖主义和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优势的目的。这种“民主改造中东的新战略”,必将带来地区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 ,美国在中东地区“一枝独秀” ,但它并没有因此改变其传统的通过扶持以色列而制衡阿拉伯世界的政策。究其原因 ,主要是美国国民对以色列有着基于宗教的强烈“认同感”。若从冷战后的中东政治格局来看 ,美国没有必要支持以色列。但由于美国是一个“上帝治下的国家” ,宗教对外交决策有着巨大的制肘作用 ,而其主流宗教派别———基督教与犹太教在渊源、教义以及实践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同一性。这样 ,美国支持以色列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相似文献   

3.
美国"伊拉克改造战略"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斌 《外交评论》2007,1(1):86-93
美国“伊拉克改造战略”的缘起十分复杂,既有历史远因,也有现实动因和石油诱因。伊拉克战败后,美国在中东具有了绝对的地缘优势地位,战后的伊拉克就是美国插在阿拉伯世界的“战略支柱”。目前美国在伊拉克面临着政治认同困境、部族主义对抗国家主义以及民主政治文化结构性缺失等诸多难题。美国“伊拉克改造战略”的深层结构性难题正在逐渐显露,徘徊于“退出”与“驻留”的战略两难境地将导致美国陷入霸权诱惑与越南式战争泥潭的历史宿命。  相似文献   

4.
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执政后初期,美国对前苏联在斯大林逝世后出现的对西方政策的解冻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在国内外压力下,美国政府在对苏文化政策上经历了艰难的抉择过程,最终在艾森豪威尔第一任期内完成了从心理战到文化交流和渗透政策的转变.文化交流和渗透自此成为之后美国政府对苏文化政策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张隆兴 《工会论坛》2011,17(1):157-158
近代几百年的光荣历史使法国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大国思维传统,这种大国思维深深影响着法国历任政府的对外政策。即便是在二战后,在周力下降的现实面前,法国政府仍然没有放弃这种努力。从冷战中戴高乐主义的出台,到冷战后挑战美国的霸权,无不是这种大周情结作用的产物,作为戴高乐主义继承者的萨科齐政府也不例外。本文旨在从法国大国情结的形成、发展和对萨科齐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入手,分析萨科齐政府对外新政策的实质及其影响,为我们正确认识现阶段和未来的中法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其第三世界政策是新、老保守主义共同作用的产物。在保守主义内部,围绕“里根主义”和人权外交,传统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在里根的主导下,两股保守主义政策形成某种整合。虽然时过境迁,小布什政府的保守主义对外政策不是对里根时代的简单复制,但里根政府却为冷战后的美国留下了一笔外交遗产,这笔遗产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已经产生,并可能继续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1年初春,北非中东地区发生大规模政坛剧变,突尼斯本·阿里总统和埃及穆巴拉克总统双双下台,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爆发激烈内战,也门总统萨利赫的反对者与支持者对峙街头数月,叙利亚全国到处都在抗议阿萨德政权。文章旨在深入分析有关北非中东剧变的若干主要问题:(1)北非中东剧变所具有的阿拉伯革命的性质与特点;(2)北非中东剧变背后的领导人换代与家族腐败原因;(3)阿拉伯民主例外论与阿拉伯威权主义的关系;(4)土耳其模式适用于阿拉伯国家的可能性与现实性;(5)美国中东政策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8.
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主义形成。这是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一次大调整。1970年2月尼克松总统向国会提出了《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新战略》这一纲领性文件,把“伙伴关系”、“实力”、“淡判”作为对外政策的三项原则。1973年初,美国刚从长期的侵越战争中脱身,就着手改善它与西欧盟国的“伙伴关系”。4月23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恪在美联社新闻年会上发表演说,宣布1973年为“欧洲年”,并提出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的中东政策考量中,安全、经济、价值观和全球领导地位四大利益目标均占有一定分量,它们常常相互阻碍,彼此抵触。奥巴马政府在应对中东北非的政治动荡时,既要同时服务于相互冲突的四大利益目标,又受国内政治斗争干预,再加上中东局势变化极快,其政策不可避免地充满两面性、矛盾性和多重标准。近期美国仍要修补其原有的中东政策。从长远来看,美国减少对中东的战略投资势所必然,对中东民主化问题则持伪善态度。  相似文献   

10.
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可分为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两个时期。通过回顾这两个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积极入世,干预世界事务,并且对各个时期的国际关系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近年来,美国这种“积极入世型”的对外政策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21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流将是大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将依此作出调整,从而进入全球伙伴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东问题已不仅是个地区性问题,还关系到国际体系的转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构等全球性问题。布什总统2007年1月提出了关于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新战略”,内容包含了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个层面,但短期内难以奏效。“新战略”的实施主要受美国国内政治走向、巴以问题、黎巴嫩局势、伊朗外交政策走向以及俄、欧、中、日等大国(集团)与美国关系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东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是当今世界最为突出的热点地区。文章从历史、民族、宗教以及外来侵略等多个层面分析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指出中东情况错综复杂、矛盾冲突众多、战乱持续不断、形势反复多变。文章着重阐述了巴以矛盾的由来和现状,指出美国在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问题上推行自相矛盾的政策,使它更深地陷入中东旋涡之中。  相似文献   

13.
夏莉萍 《外交评论》2004,102(2):32-37
文章主要分析了美国犹太人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几种途径。美国犹太人通过选票、媒体、支持候选人参加选举、接近和影响决策者等方式给美国的中东政策打上了明显的亲以烙印,美国犹太人集团也因此被认为是华盛顿最有影响力的院外集团。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末以来,中东国家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政治动荡,与中东国家以往的政治冲突不同的是,本次的政治动荡是国民对本国政府的反抗。民主流于形式、政府腐败严重,经济衰退、贫富分化,强烈的文化抵抗性和地域的封闭性是造成中东国家政治动荡的主要因素。因此,中东国家应从提高社会流动性,建立和完善"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机制、提高政府回应性,促进社会公平、适应环境变化,加快政策轮替、启动伊斯兰文明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机制四个维度进行政治秩序的重构。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90年代,那些自诩为"开化国家"建立了"国际关系的新规范",即他们有权动用武力去保护惨遭邪恶怪兽蹂躏的人们。任何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所谓"动用武力拯救被压迫人民"的规范革命决非什么新东西,而是欧洲帝国主义的老调重调和日本法西斯的花言巧语。美国及其盟国对南联盟的轰炸及对米诺什维奇的审判,中东政策,对国际恐怖主义的谴责和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恐战争等等,都是他们这一游戏规则的范例。这些范例说明这一"规范"是强者制定的,也是符合强者利益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3年年初访问了东南亚三国,提出了所谓的日本对东南亚外交“新五原则”,人称“安倍主义”。安倍主义是对当前亚太格局深刻反映和日本国内政治氛围在外交领域发展的产物,具有明显针对中国的倾向。由于中关日三方关系和东盟政治特性的制约,以及日本自身因素的影响,安倍主义很难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虽然美国赢得了最初的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四年过去了,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陷入一种"撤不得、留不得、打不赢"的尴尬境地。美国之所以在伊拉克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布什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对伊拉克占领政策的制定、执行方面出现了偏差。为了应付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双层压力,在过去几年中,布什政府不得不不断调整其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政策,改组其外交决策团队,排除新保守主义分子,逐渐向现实主义回归,但却始终未能稳定伊拉克的局势。伊拉克战争已经并将继续对美国、中东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布什上台半年来 ,美对外政策经历了从“僵硬”到相对“温和”的回调。回调原因在于美“僵硬”外交在国内外受到强烈批评和抵制 ,国际潮流出现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对外政策调整不是对克林顿外交的简单“回归” ,调整仅限于策略层面 ,美霸权本质不会改变。美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其全球单边主义 ,但在亚太 ,其单边主义可能逆向而行 ,呈局部加强之势 ,并对中美关系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WTO时代功能主义国际私法之最密切联系原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冲突法革命中逐渐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学说。在WTO所推动的全球化的今天,最密切联系原则更是各国国内立法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法哲学角度对该原则进行剖析,指出其对传统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的改良及影响,并对多年来的法律实践所展现的该原则的隐患进行分析,以使我国相关司法工作能够完善。  相似文献   

20.
能源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经济投入,也正在逐渐成为具有权利特征的政治要素。当前东亚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能源需求的激增和对中东石油依赖的增强并存,运输线路比较单一,而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一项共同的能源安全政策。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域合作,尽管东亚能源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不过仍处于初级阶段。东亚国家应以战略性眼光积极促进能源合作,建立某种形式的能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