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达 《同舟共进》2012,(11):29-30
东亚形势近几个月来因为几个岛屿的主权争议而闹得沸沸扬扬,且都与日本有关,也引起了欧美媒体的注意。西方有舆论分析,在东亚,表面上是几个岛屿的争夺,深层原因则是关于海洋通道、海洋资源和国家实力的博弈。虽然中国在西太平洋与南中国海均面临领海及有关岛礁主权争端问题,但仔细审视,越南、菲律宾等国制造的麻烦,  相似文献   

2.
从海洋秩序的角度分析解构传统中国海洋性因素缺失的原因,可以看到由近代西方海上强国主导的海上霸权秩序,对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构建产生了重大影响,刺激了近代中国海洋性因素的生成与培育,而且还形成了影响中国长远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南中国海经印度洋到非洲,有一条连接中国和沿岸国家以及东非、北非乃至地中海国家古代往来的海上通道。它在中西交通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很多学者称其为“海上丝绸之路”。我认为这种称法不甚适合,应称之为“瓷器之路”。  相似文献   

4.
泉州在文化部2013年主办的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中,从苏州、杭州、黄山、青岛、济宁、武汉、桂林、西安、咸阳等10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入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泉州是一座具有“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的城市。她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方第一大港走来,从东方海洋文明和人类深沉温馨的海洋文化记忆中走来……泉州文化在千年传承发展中,形成了融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独具中华文明和东方海洋文明特色的文化。泉州作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它既代表了中国,也代表了福建,应有的荣誉当之无愧,其关键因素在于她是一座以中华海洋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海洋文明的魅力之城。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25日至29日,作为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报社和浙江海洋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重要组成部分的“全国政府管理与海洋战略学术研讨会”在浙江舟山岱山岛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光明日报社、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行政学院、湛江海洋大学等国内20余家学术单位和高校的40余位从事涉海类行政管理和政府管理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行政管理、国家海洋战略和海洋权益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和一批重要学术成果。针对海洋发展的战略意义和面临的海洋形势,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就要走向海洋,就要成为海洋大国。现实迫切需要全面提升国人的海洋意识,需要国家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海洋战略,建立起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战略防线,以保证中国的海洋安全。另一方面,针对国内的海洋开发和海洋行政管理现存在的问题,我国需要国家大力加强海洋行政管理的力度,加强制度和海洋法律建设,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议对制定我国正确的海洋战略进行  相似文献   

6.
荐书     
《创造》2011,(1):113-113
《中国海魂:从郑和到钓鱼岛》中国海事600年铁血征程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国历代的海上英雄和海权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该书视角独特,颇具新意。主要披露了作为第一个提出“海权论”的中国人郑和的观点,“与国家富强不可至海洋于不顾”。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明确规定,中国海监是《海岛保护法》的执法主体,承担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活动的执法职能。为全面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规范海岛开发利用秩序,有效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依据《海岛保护法》、《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现就中国海监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执法工作提出如下办法: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5)
正不管什么人、什么机构、想干嘛、干什么、怎么干两岸坚决对南海仲裁案说:不南海问题的核心是南沙群岛领土主权争议。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随着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和海洋开发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南海周边国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纷纷对南沙群岛提出全部或部分领土主权要求,其中部分国家派兵占领部分岛礁。南海问题由此产  相似文献   

9.
2012年9月15日至17日第二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第八届中国海洋论坛和首届中国(南方)国际海产品博览会在宁波成功举办。此次中国海洽会在去年首届中国海洽会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整合三个海洋类展会,全面展示了海洋经济内涵、科技和产品,探讨海洋经济发展对策和途径。从博览  相似文献   

10.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阿尔及利亚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时也为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自1962年独立以来,阿政府一直重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抢救、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举办“全国遗产月”就是众多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一。每年为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遗产日”和“世界博物馆日”这两个主题日,阿尔及利亚新闻文化部和国家公园博物馆事务所都联合举办“全国遗产月”活动,迄今已是第三届。“全国遗产月”以“了解和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为宗旨开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举办各种与民族遗产有关的画展、图片展或实物展;组织专题讲座,邀请国内知名的考古专家、文物专家出席并演讲,介绍本国历史文化遗产;结合历史教科书,组织在校学生到  相似文献   

11.
6月23日,在夏威夷海域由美国主导的多国“环太平洋”军事演习高调登场,不仅参加国家众多,而且明显以东亚局势为背景,有含沙射影针对特定国家之嫌。6月29日,俄罗斯武装部队开始在远东和西伯利亚举行代号为“东方-2010”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各军兵种精锐尽出,总统梅德韦杰夫亲到现场督阵。7月25日至28日,1976年以来美韩军队最大规模军演在日本海上演。另外,美韩频繁透露信息,计划在毗邻中国的黄海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东亚地缘政治博弈一时间刀光剑影,形势复杂诡异。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生效)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①《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7年生效)则在其序言中阐明了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意义:“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3.
杜晓帆 《人民论坛》2023,(9):103-106
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处在新的发展阶段,亟需建构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彰显文化自信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面对新的问题与机遇,力求在保护理念、管理方式、阐释利用和学科建设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构建涵括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社会功能性分级分类管理和中国“文化遗产学”四个方面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明的瑰宝:海洋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文化是近代以前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五大文化系统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海洋文明史是中国人民在长期不断的接触海洋、利用海洋和征服海洋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历史,并且留下了宝贵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沿海  相似文献   

15.
尹萌萌 《新东方》2013,(5):49-53
作为文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国家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代表。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非遗的重要,并对其开展了保护工作。东亚一些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已成为非遗保护的主导力量。中国有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需要传承与发展。通过与日本和韩国立法体系的对比,笔者试提出改进行政体系、完善认定传承人标准、合理开发利用非遗资源与培养公众意识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17,(1)
三沙市地处中国南海,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管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南海权益维护的战略重地,承担着"维权、维稳、保护、开发"的国家使命。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域面积比较大、生态十分脆弱、自然环境恶劣,以三沙市所辖的岛礁陆域为支撑,无法满足三沙市日益发展的需要。在海南本岛建设一个服务于前沿岛礁和海域的腹地系统,加强陆海统筹,为维权维稳、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后方平台,以期承接三沙市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对接落实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7.
首先,应该提高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认识。1984年,法国在全球范围内最早设立了文化遗产日,其目的是使参观者近距离接触、了解人类的文化遗产,从新角度来认识文化遗产的深远价值。截至2000年,全球已有47个国家举办了文化遗产日活动。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让延绵5000年的中华文明代代相承,成为多年来全国“两会”上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问:有报道称,中国在南沙岛礁上建立设施不利于南中国海的航行安全。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地方渔政部门在美济礁修建避风设施,是为了保护中国渔民的生命和生产安全。中国在维护其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根据国际法履行了保障外国船舶和飞机通过南海国际航道的航行、飞行自由的义务。散布中国在南沙群岛的和平利用影响航行安全的说法是别有用心的。  相似文献   

19.
东亚崛起的文化背景分析●戴激波一东亚的崛起及其影响近代历史上,东亚就整体而言是一个处于世界体系“边缘”的地区。自19世纪中叶起,面对西方国家的冲击,该地区只有日本通过强制措施,在“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以及“文明开化”的旗帜下,摆脱了深重的民族危机...  相似文献   

20.
南中国海问题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在海洋划界与岛屿主权争端中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现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外交难题。由于过去国力弱小和海洋实力不足,南中国海遭到周边国家侵占和蚕食,逐渐演变成一个涉及六国七方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包括主权、安全和合作问题在内的多重复合困境,影响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对其资源和未来战略价值的认识和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曲解,以及域外大国的趁机插手导致了这些复合困境的存在。妥善解决这些困境,中国一方面要加强在这一区域的实际存在,另一方面要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础上与争议各方加强信任机制建设,提升该地区的军事透明度,加强对话与交流,形成共识,深化国家间的合作与协商,以寻求最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