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袁秋年 《群众》2009,(6):68-69
近年来,扬州市推出了50多位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和一批凡人善举.树起了一批“扬州好人”群像。一群“扬州好人”,形成了“满城新风”,为扬州竖起了一面面学习的旗帜,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 《群众》2011,(10):19-20
记者:扬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进入新世纪扬州提出了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名城”,近年来又提出了建设“精致扬州”。请问王书记,何谓“精致扬州”,提出建设“精致扬州”是基于何种考虑?  相似文献   

3.
传、学习、争做“扬州好人”的活动,全市涌现出400多位“扬州好人”,他们可敬可亲,闪耀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光芒,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为了用好人好事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大手牵小手,文明路上一起走,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倡导下,2010年起由扬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组织实施的“扬州好人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展开,以此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有机组成。制定下发了《扬州好人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校园网、报刊、橱窗、板报,举办“扬州好人事迹图片展”网上展览等大力宣传扬州好人的事迹,让学生知晓扬州好人。  相似文献   

4.
提起“亲亲八宝粥”,可以说是“文山打鼓,名(呜)声远扬”。为此,我们专程到“亲亲”老家扬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采访了董事长兼总经理吴英颂先生。欣欣食品有限公司坐落在扬州市二畔铺1号,有500多名一线职工,是扬州亲亲集团的龙头企业,在全国食品行业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吴先生是来大陆投资较早的一位台商。在谈到投资祖国大陆的初衷时,吴先生说:“1989年7月15日,我们应当时的全国台联会长林丽温的邀请,在台湾组织了一个考察团,一行30多人来到北京、桂林、广州、滇池等地参观,沿途的环境和风土人情,给…  相似文献   

5.
近期,江苏省扬州市统一战线开展“同心”三大系列活动。积极打造服务扬州建设的“同心”品牌。开展“同心同行,创新扬州助推系列行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专家服务团”和“扬州青年企业家沙龙”作用,支持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和转型发展。联合扬州大学统战部,积极推动校地合作、校企联盟,为创新扬州建设凝聚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提起扬州,人们总会在诗词之中一窥它的风采,毕竟这“淮左名都”在历史的岁月中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今,“逢人犹说好维扬”的时代更续写出新篇章,从文化到经济,从教育到科技,现在的扬州显示出愈加不凡的实力,而扬州残疾人事业亦成绩斐然。这里的残疾人工作有声有色来源于扎实,可见,扎实并不普通,因为扎实之后留下的是一份持久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夏伟 《中国人大》2011,(10):46-47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高毅进看待玉雕站在了一个比旁人更高的高度上。他的眼界不仅仅局限在玉器工艺方面,更关注着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在中国工艺美术界,“和田玉、扬州工”无人不晓。高毅进就是“扬州工”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是扬州最年轻的中国美术大师,其作品以玉器器皿见长,传承了扬派玉雕“精巧,灵秀,儒雅,圆润,浑厚”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13,(6):3-3
近日,微博爆料江苏扬州市委政法委书记女儿袁某“火箭升迁”,质疑其“毕业三年升副处”。扬州市委组织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袁某此次任职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尽管从当前的各种信息来看,袁某的“火箭升迁”和现有官员选拔制度并无明显冲突,可父女在同一处为官,且父亲还是扬州重要主政官员,自然难以彻底消除瓜田李下的嫌疑。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官员子女“火箭升迁”的背后,往往少不了父辈的各种影响,给人一种隐性的潜规则“绑架”官员选拔制度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2,(4):F0002-F000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扬州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战略目标,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以“三新一网一书”产业为代表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以上海大众整车项目和信息产业基地为形象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0.
郑翔 《群众》2012,(7):34-35
文昌花园社区成立于2005年8月,曾是扬州市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当日历翻开到2012年时,文昌花园社区已经成为扬州、乃至苏中地区和谐社区的典范,并生动诠释了“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扬州城市个性。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等荣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大》2013,(3):35-35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修脚业首位女工陆琴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把刀”传承人之一,堪称扬州修脚业的第一位女工。她认为厨师、美容美发师等都已经有“高级技师”了,而修脚业从业人员最高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却一直定格在“技师”的阶段。“各行各业都应该是平等的,少了这一级,让我们修脚师总感觉低人一等。”  相似文献   

12.
3月29日,由台湾近20个大财团的30余名负责人组成的“’99台商锦绣江南行考察团”在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李炳才等中央、省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来到古城扬州,进行为期两天的参观访问。此次的“’99台商锦绣江南行考察团”,汇集了台湾机电、食品、化f、证券等行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中脐身世界5O0强的台湾华新丽华公司名誉董事长焦廷标先生已数次来扬,同扬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29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迎宾馆召开了欢迎座谈会。在观看过《青春焕发占扬州》的录像片后,吴冬华书记向客人详细介绍了扬州的投资环境、“三城”(大学文化城…  相似文献   

13.
洪锦华 《群众》2010,(5):31-32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使统筹城乡发展成了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2014年扬州建城2500周年为时间节点,大力推进“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战略构想,也是一个涵盖城乡的奋斗目标。建设“创新扬州”,需要工业和农业共同提升;建设“精致扬州”,需要城市和农村相互辉映;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扬州市委统战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中推动“同心”实践,为推进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三个扬州”和世界名城建设凝心聚力,谱写出一曲曲“同心谋发展,合力促和谐”的生动乐章。  相似文献   

15.
谢正义 《群众》2010,(5):30-31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发挥扬州比较优势、在地区竞争中实现追赶超越的战略选择。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扬州“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特质魅力,为我们吸聚各方人才、推进创意创新,走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的产业及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季建业 《群众》2006,(4):4-5
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是昆山、华西经验的核心。当前,扬州正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面对“十一五”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的要求,紧密联系扬州实际,研究、学习、放大昆山和华西经验,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让昆山、华西经验在扬州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朱午 《群众》2022,(4):55-56
<正>扬州市东南新城是连接5.09平方公里明清古城与扬州城市CBD广陵新城的重要区域。曾经,这里是城市“洼地”,有条件的居民都搬走了。如今,这里是栖居热土。这里有运河三湾风景区,习近平总书记在此点赞“扬州是个好地方”。宽阔道路四通八达,七里河公园、文峰寺铺展一城灵秀,投资者争相而至,越来越多的“外地”居民选择到东南新城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24,(2):6-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理论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越学越觉得有信心,越学越觉得有力量。”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扬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部署,系统谋划、创新开展“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实践活动,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中发力奋进、积极作为,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牢记“扬州是个好地方”的殷殷嘱托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亲切赞许“扬州是个好地方”,为扬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指引。扬州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关怀厚爱,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奋力推进“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9.
对于扬州的印象源于杜牧的那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名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季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何处玉人教吹萧。于是提及扬州总觉得应该是浅夜无雨,钟磬清圆,茶汤半凉时的思绪。到过扬州的人,对扬州的水、扬州的桥、扬州的文化总会念念不忘。詹境福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扬州生活多年,甚至把家从台湾迁到了扬州。终于有机会,我们去拜访了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台商——扬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扬州久鑫渔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境福先生。“我是扬州人”很多台商来到大陆后可能会有些“水土不服”,不大适应大陆的环境,比如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20.
孔令俊 《群众》2008,(11):58-59
1983年扬州地改市后,广陵成为扬州市的核心区。在近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西区广陵古城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扬州“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精华所在。东区广陵新城即京杭大运河与廖家沟之间22平方公里区位,此处人与自然共生,生态魅力无限。建设广陵新城,打造东部扬州城市副中心,已成为扬州正在兴起的新一轮开发建设主战场。我们将充分利用滨长江、沿运河的优势,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把握节点,有序推进,启动建设功能配套、居住环境优美的商务区、高档住宅区、现代工业区和服务业集聚区。要顺利推进广陵新城建设进程,必须弘扬“四气”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