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个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只靠一个经济的躯体,还要有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呼唤,也是来自现实的迫切要求。黑格尔曾经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风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大报告关于民族精神的精辟论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百多年来中国人浴血奋斗最终为了一个目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实力的巨大增长,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塑。民族的精神状态关乎民族的兴衰。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把民族精神重建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民族,要想有所成就,精神状态至关重要,信念、信心与信用至关重要。信念关乎精神依托,信心关乎精神风貌,信用则关乎精神品。一关于信念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同样也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实力,而一个民族的凝聚...  相似文献   

7.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就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失落了自己的民族精神,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遭受了真正的灭顶之灾.青年是人类的春天、祖国的希望,是一个民族的眼睛、一个时代的神经.因此,探讨民族精神在青年中的张扬  相似文献   

8.
郝丽 《新东方》2002,11(6):76-7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论述揭示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深刻把握这个关系 ,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古今中外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 ,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依靠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民族 ,是指具有…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35-35
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催人振备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统而言之,没有形成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冠梓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正确认识什么是爱国主义,怎样理解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与国家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种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肓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一个有关中华民族如何立足现代世界,应对种种历史性挑战,不断增强自身活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战略课题,对此应该有整体性的研究。这里,仅就民族精神的创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内在气质或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人类的文明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就必须跟随时…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 :不能设想 ,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 ,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文明史 ,其优秀的高尚精神无不闪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当代青年不仅有责任、有必要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全部内容 ,而且更重要地在于弘扬这些精神 ,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5,(8):1-1
2005年4月15日,随着首府南宁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的召开,我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力量,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此,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同时,还特地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学习十六大精神,人们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有了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段话准确地概括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当前,在整个世界弘扬人类精神,强化人的主体性,民族国家的概念受到强烈冲击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看待本国的民族精神和世界潮流的关系?谈到民族精神,势必绕不开民族主义的双重性,离不开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对此应如何处理呢?为了探讨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本刊特邀有关专家座谈,现刊登部分文章,同时恳请广大作者、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支柱。以伦理道德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 2 1世纪调节人与人之间和人自身的冲突中必将能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六大”报告指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爱国 ,确切地说 ,是爱自己的祖国。祖国是人们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整体 ,它是自己血亲前辈或本身出生和成长的国度 ,是“根”之所在。主义 ,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等所持…  相似文献   

17.
把握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的内在统一一、坚持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有多方面的含义,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它的主旨则始终在于使祖国或民族以应有的雄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中毕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所要维护的民族独立,要靠社会主义来保障。其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所要增进的民族统一,要靠社会主义来凝聚。再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所要求的民族富强,要靠社会主义来实现。二、坚持爱国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必…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民族前进的灯塔。弘扬民族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始终高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火炬,中华民族就会永远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开拓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湖北宣传》2007,(2):9-9
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我们要始终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提高人的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