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实现了向法治的根本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普法教育全面深入,公民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司法体制逐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我国普法教育已历经三十多年。特别是针对农民的普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新疆农民普法教育,特别是南疆农民法治教育,由于地方领导干部不重视、农民自身文化素养低、宗教氛围浓厚等原因造成农民法治意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更好的开展农民法治教育,本文从制定农民法治教育规划,深化农村法治教育活动、加强普法投入、树立司法公信力,弱化宗教对农民影响,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历来是我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点。不断加快农村法治化进程,是促进和谐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为了适应和谐农村建设的需要,应全面贯彻法治原则,在培育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健全农村法律制度,整顿司法秩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现新飞跃;二是包含五大子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三是法治政府进入加快建设新阶段;四是司法改革和司法公正取得新成果;五是全社会法治意识得到新提升。  相似文献   

5.
孙昌乾 《世纪桥》2009,(3):85-86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法治为保障,当前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着农村干群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农村法律制度不健全、经济落后制约农村法治的发展等现实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须提升农村干群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完善和有效落实关于农村的法律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6.
崔杨 《前线》2023,(12):60-63
进入新时代,首都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目标,在完善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体系、规范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提高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水平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全面深化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形成了一批具有北京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首都司法行政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控权-服务"论是新形势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所在,"控权"是基础和手段,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形";"服务"是目的与归宿,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魂"。从应然的角度看,当前我国正朝着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稳步前进,而从实然的角度看,依然存在诸多的难点与困境。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需要从法律体系与政府建设层面出发,坚持立法先行、监督执法、严格司法,并增强法治意识、培育法治文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权力监督,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强化领导者法治权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重点论述了法治对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当前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法治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法律不健全和执法不严、滥用职权,导致了无法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机制,因此,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难以根除。针对于此,文章提出了大力加强法治,促进农村发展的建议。并呼吁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重点论述了法治对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当前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法治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法律不健全和执法不严、滥用职权,导致了无法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机制,因此,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难以根除.针对于此,文章提出了大力加强法治,促进农村发展的建议.并呼吁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并在实践中形成完善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推动党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在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迈进的新的赶...  相似文献   

11.
鲁春霞 《前线》2014,(2):65-66,12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以及法治政府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状况还不尽如人意、行政执法随意性较大、司法公信力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法治信仰薄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法治信仰的内涵及实践意义,探寻培育法治信仰的有效路径,以保障和促进法治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建构与优化最根本、最长久的保障路径。目前,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诚信政府制度建设缺位、营商主体法治意识淡薄、区域间司法壁垒严重、多元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等客观问题。为此,应发挥政府机关主力军作用,并坚持司法改革为主线,通过以“信用善治”理念建构诚信政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革新司法联动模式以及创新智慧司法等路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期解放生产力,提高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身就是一个农村法治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本文针对农村中突出和集中的法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法律服务等对策,以期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身就是一个农村法治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本文针对农村中突出和集中的法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法律服务等对策,以期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4,(11):29-29
正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相似文献   

16.
公正廉洁司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当前司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问题。应逐步建立垂直管理体制,实施"阳光审判",不断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切实完善人民陪审制度,全面强化司法监督,努力促进公正廉洁司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重视人民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以严格执法为重点全面推进法律实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系主要是围绕国家法律体系建设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两大维度来展开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法治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党在法内"的法治国家框架里,保障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不改变,也应采取法治方式,即完全彻底地落实宪法。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做出决定。这些问题包括哪些,解决的方向又在何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不仅仅指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仅仅指司法体制改革、依法行政等问题,而是涉及到党、人民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问题。可以预料,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就这些问题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19.
缠讼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事件”,但其存在不可避免地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障碍。我国法律转型时期缠讼现象的法律成因主要有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司法不公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相关法律规定,实现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重视纠纷解决质量,加强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4,(11):1-1
正对于行进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对于掌舵民族复兴航船的中国共产党,法治是执政兴国的支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从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确定依法执政基本方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到建设法治政府、完善司法体制,中国发展的进程,也正是法治进步的过程。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