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分国别和产品类别分别计算了2008~2013年云南省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通过GL指数的分析发现,云南省与东盟整体加权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并不高,而且在主要贸易种类上与传统农业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下降;而边际产业内指数MIIT则表明仅有云南省与泰国、老挝的跨期贸易增量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与大部分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有向产业间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测算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产业内贸易,发现近年来两国贸易表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表明,中马两国相互交流水平对产业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收入水平差异缩小也有助于促进产业内贸易,但中国规模经济的扩大会降低中马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当前,中马两国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商品结构不合理,对双边贸易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中马两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注重产品差异化,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我国与东亚国家机械类产品(SITC7①)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1)SITC7在东亚贸易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与东亚国家SITC7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SITC7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FDI的增加和人均GDP的差距对我国与东亚国家机械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促进作用;(3)人均固定资本的差异不利于我国与东亚国家SITC7的产业内贸易,要促进水平型的产业内贸易,需要进一步缩小我国和东亚国家的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印1992—2012年SITC四分位商品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中印产业内贸易情况,结果发现:从国家总体层面看,虽然中印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较低但长期呈上涨之势,产业内贸易类型长期以垂直型为主;从产品要素密集程度来看,产品技术含量越高,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而对于产业内贸易类型,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长期以VIIT-L为主,劳动密集型、中低和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类型则纷纷从VIIT-H转向VIIT-L;从商品类别看,部分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部分商品维持原状。  相似文献   

5.
产业内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对双边贸易结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作为发展中国家间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影响着东亚以及全球经济格局,产业内贸易发展必将带动双边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及贸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目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以垂直异质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结构发展迅速,与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呈现"剪刀差"趋势.  相似文献   

6.
根据UN COMTRADE数据,本文对2002—2013年中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印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非常低。2002—2013年中印农产品总体的贸易增量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中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当前我国一方面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倡导产业内贸易以获得动态的竞争优势。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下,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双边贸易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本文利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指数)和Bruelhart指数(B指数)对2012~2015年中马双边贸易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中马双边贸易尤其是机电产品贸易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程度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带有全球战略意义的贸易之路,在旅游产业的"515"战略中也明确了要发展"一带一路"旅游。本文通过构建旅游贸易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旅游贸易非效率模型,研究了中国的出入境旅游贸易效率,并利用一步法验证了旅游贸易非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人均GDP、人口总量能够正向影响旅游贸易水平,而两国之间的距离和目前的签证制度则产生负向影响;(2)目前的服务贸易协定以及突发事件会增强旅游贸易非效率的影响,而国际航空运输能力以及两国之间的汇率会减弱旅游贸易非效率;(3)中国出境旅游贸易效率呈现增长趋势,且仍有潜力可挖,入境旅游贸易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亟待重振。为进一步提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旅游贸易水平,应从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和加强区域旅游安全环境营造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9.
中俄蒙三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地理位置相互毗邻,政治关系稳定密切,经济合作日益紧密。本文通过对中俄和中蒙之间的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中俄以及中蒙之间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国与蒙古、俄罗斯两国应加强经贸合作,减少贸易障碍,并着手构建中俄蒙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合既有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和出口比较绩效指数(CEP指数)为分析工具针对1997~2011年"金砖五国"各个服务贸易部门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再分别对按照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劳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服务的TC指数和CEP指数进行加权综合得到五个国家的综合国际竞争力指数并进行横向比较研究。通过对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贸易数据的分析及比较研究,总结这五个新兴市场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竞争优势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