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安平平 《学理论》2011,(3):81-82
马克思的五形态理论不是社会发展的单线论,而是既坚持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他承认单个国家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辨证决定论。马克思不仅精辟地分析了在"世界历史"的环境下个别国家超越式发展的深层原因,而且还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的模式。当前,全面理解并科学把握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于科学定位现在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深入理解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理论界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本文认为,关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五形态说”被视为普遍的世界历史发展图式的做法,既缺乏充分的马克思的文本依据,又有明显的理论缺陷,也没有世界性的普遍的事实依据作支撑。而且,从称谓关系看,“五种社会形态说”没有一个共同的命名标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并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原则性的构想。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和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及其运行,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张丽红 《学理论》2011,(16):26-27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尚未出现过的理想社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以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为理论支撑来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符合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本真精神的,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当今社会的一种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是指导认识社会形态发展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不是历史哲学。马克思尤其反对把他对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理论当作历史哲学套到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发展上去。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必然经历五个典型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的过程,而各具体民族、国家在这一历史必然性支配下,其社会形态发展具有多样性、变异性和可选择性。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近代历史失去了资本主义充分自发发展的条件,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希望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跨过资本主义“卡…  相似文献   

6.
王真真 《学理论》2015,(7):29-30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发展前途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与基石,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生前并没有写过一本关于社会形态理论问题的专门著作,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诸多观点也是散见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众多著作之中的。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为线索,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概括为最初探索、初步形成、发展成熟、晚年提升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制度的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制约下是以制度建构者的接受和选择为前提的,因此社会制度的更替体现了人类在社会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形态决定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体现社会形态;而在实际演进过程中,则是社会制度改变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正是通过代表前后相继的两种不同社会形态内在本质的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反复的较量、斗争和更替,逐渐从低级向高级渐次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体性特点的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8.
面对社会形态理论遭遇的责难,列宁通过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坚持了社会经济形态概念、历史必然性与自然历史过程等思想,捍卫了社会形态理论。同时,他又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在多个方面发展了社会形态理论。当前,深入研究列宁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坚持与发展,对于批判当下各种错误思潮、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结构过程中形成的。1850年,马克思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关于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思想,从而证明人类社会是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形态的过渡。应当指出的是,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实际上简化了、甚至舍去了许多地理和历史自然顺序上的差异,它是把人类社会放置在发展总过程的“典范形式”上加以考察、经过逻辑的概括总结出来的。这样做,是为了最集中最深刻地层现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各个主要阶段的共同特征或本质,从杂陈纷现的社会历史表象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复性”和“顺  相似文献   

10.
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历时态”的理想社会主义,它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首先实现的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共时态”的现实社会主义,它不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而是前共产主义形态的社会主义,它应当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当其超过资本主义时,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把现实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社会形态有助于警惕右倾、防止“左”倾,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有助于克服信仰危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1.
保罗·赫斯特的社会形态过渡理论是他在讨论英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过渡理论基础上,深入思考不同社会形态过渡问题而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该理论指出,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过渡、各种社会形态之间的演变,不是具有前后承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结果,而是一种断裂关系.这个理论虽然看似丰富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但更具有反历史主义倾向,饱含着浓厚的结构主义色彩,其实是对马克思历史过渡理论的误读.  相似文献   

12.
孟庆仁撰文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他的成熟思想,不是“五阶段”而是“三阶段”,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古代社会所有制的原有社会的形态,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次生社会形态,再回复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社会形态研究的方法论启示刘玲玲马克思花费一生的时间,认真研究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充分占有翔实的历史材料基础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他关于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过渡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阐发,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  相似文献   

14.
李志凯 《理论导刊》2003,(12):39-41
社会主义是一个劳动力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历史性的世界性的协调发展的二重性的社会.是既区别于资本主义(二者都是私有制),又区别于共产主义(二者都是公有制)的特殊的过渡的形态.用马克思的社会"五形态"论来衡量,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承上(私)启下(公)的社会形态.我们要从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的总体考虑中来设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李志凯  赵蓉  付宁 《理论导刊》2002,(11):40-43
在马克思那里,人与社会是相通的;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是相连的。因此,我们自然地将人的全面发展与什么是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探求和论证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两种生产理论;其实践依据是苏联消亡的历史教训、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终结;其最终目的是想在人类社会的坐标上为社会主义定位,从而为党和国家推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依据,以便排除“左”右干扰,统一全党认识,步调一致地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在他们社会形态理论形成的四个不同时期,涵义并不相同。本考察的是最后两个时期的思想。笔认为,第三时期(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时期)的思想,与第二时期大体相同。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尚未放弃亚洲社会特殊论,但已把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放到了人类发展序列中的第一阶段。在第四时期(摩尔根发表《古代社会》一书以后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作出了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的结论,并且用原始社会取代了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在人类发展序列中的位置,最后完成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学术界有人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是斯大林创立的。这种主张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共同体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演进密切相关。根据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人类经历了人的依赖性阶段,现在处于物的依赖性阶段,未来要走向个人全面发展阶段,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两制并存时代人类共同体发展的新范式,为摆脱各种依赖关系的束缚指明方向,为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夯实现实基础,同时也为当今人类更好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人类必须经历三种社会形态,这是马克思的思想;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论不是马克思的思想 马仲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著文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劳动资料的发展为主要标志,把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手工工具阶段、机器阶段和自动控制阶段(马克思预言的“发展为自动化过程的劳动资料”,就是当前出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此相适应,出现三种经济形态:自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上有些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个发展阶段,或曰三次浪潮。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时代的相继更替和变革,这种划分,有许多可取之处,尤其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但是,如果以这种划分,代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社会形态的相继更替和变革,则是理论上一大失误。它忽视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时代与社会形态交织发展的复杂特点,混淆了经济时代的更替与社会形态变革之间的不同标志。  相似文献   

20.
王卫红 《学理论》2010,(15):100-101
亭目制度是历史上布依族地区土司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布依族的社会形态呈现出独特性,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对布依族亭目制度及其社会形态的探析,进一步了解其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