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球风险社会正在形成,凸显了对风险社会理论进行再思考的必要。这一思考主要沿着风险从潜隐到显现再到公众对其适应性反应的路径展开,涉及风险的实在论与建构论之争、专家系统的介入以及风险信号的加强和衰减。高风险社会改变了公共政策制定的环境,转换了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模式,拓展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更新了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为应对风险话语下的社会,我国风险管理需要重新定位政府行动的策略谱,谨防风险应对制度化演变为制度化风险,积极构建复合治理秩序以及重新设置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风险社会中,以利益为核心的公共政策分析面临协调性、前瞻性和易变性困境,究其原因在于无法包容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之间的匹配关系。为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有必要强化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平衡思维,在利益分析中引入风险意识的矫正作用,建构促进利益认定与风险识别之间双向反思的双轨式公共政策分析模式。"利益-风险"双轨分析强调政策社群之间围绕利益需求和风险负担的表达、权利主张与风险责任的识别,以协商形成共识性的政策知识,从而促进社会管理中公共责任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风险可以解释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想象”。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存在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这种意外的发生往往是无意识和非预期的。当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潜在风险成为公共问题时,有关风险的话题开始取代以前社会中的阶层分化和阶级冲突,成为当代社会行政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学界对风险话语的内涵阐释基础上,探索如何在行政管理中应对风险社会。一、风险话语及其学科涵义在20世纪中后期,现代社会关于风险的理论话语层出不穷地展示出来。概括地说,对风险话语,不同学科中有着不同的内涵。第一,社会学意义上的风险话语。在这类…  相似文献   

4.
国际投资协定下的公共政策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协定对于缔约国能够采取的公共政策措施范围缺乏明确规范、或者在投资协定中包含有公共政策例外条款的情况下,协定当事国实施公共政策措施可能导致的投资者损失.对国际投资协定下的公共政策风险的预防包括政府和投资者二个层面的措施,政府层面的措施包括调整投资协定的内容、建立并有效利用政府海外投资保险机制、建立成熟的政府支持体系与中介服务体系、设立国际投资的公共政策风险预警与化解机制;投资者层面的措施包括提高投资者应对公共政策风险的意识与能力、将投资者、投资者母国与东道国三者利益有机结合等.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要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必须具备充分的合理性依据.政策合理性的论证具有话语建构的本质.以“公益性”来论证我国收费公路“节假日免费”政策在正义取向上的价值合理性,所依赖的是对相关概念语义要素以及经验“事实”的选择性强调与诠释,这种论证在逻辑上也是不充分的.话语建构过程可能会将某些权力压制、社会排斥等不公正现象掩盖于特定话语之下.此时,非经话语式的解构与批判将无法认清上述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重塑公共政策话语机制的后现代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后现代的视觉来分析公共政策 ,查尔斯·J·福克斯和休·T·米勒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 )》中进行了尝试。他们认为在既有行政治理模式日益失范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关于后现代状况的理论成果来改变思考公共政策的方向 ,形成新公共政策话语机制。这种公共政策设计的新视角有若干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即倡导多元价值观念的融合、重视能量场的影响 ,倡导公共政策对话的民主参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与公共政策创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公共政策创新中的人本导向,是强调人是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强调公共政策要体现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主体地位,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要从是否把人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是否坚持民本原则、是否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三个方面,来反思我国的公共政策。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共政策创新,即创新公共政策理念、创新公共政策目标体系、创新公共政策工具、创新公共政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包含如下"理性"标准:效率标准、效益标准、公平性标准、回应性标准、社会价值标准;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困境有:政策悖论、结构困境、效果瓶颈。如果公共利益无法得以实现和维护,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将增加。完善公共政策,应解决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价值冲突、完善公共政策各方利益均衡机制、加强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的预期分析能力、完善公共政策问责制度、强化公共政策监督和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政策是包括保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一系列政策.农村公共政策是否合理以及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的认知和感知是否准确,都会直接影响其社会行为,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为了掌握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的认知情况,提高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的认识,增强农民利用农村公共政策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弄清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认知的总体水平及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二是提出提高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认知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中的风险沟通研究:一个失败案例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每一项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相关的公共政策与建设项目都离不开大规模的科技应用,但公众对科技潜藏"副作用"有着不断加深的认识,这些认识为大规模"邻避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恐惧与焦虑情绪土壤。化解公众疑虑情绪是避免"邻避运动"危及社会稳定的前提,这一事实提供了一条通过强化风险沟通、改善公众参与进而提高公共政策安全性的可能路径。广东茂名PX事件为如何有效进行风险沟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星 《学习与实践》2010,(9):114-119
高风险社会扩展了公共政策的传统边界,改变了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收益一风险”之比将取代“成本一收益”之比,成为新的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即最多的利益相关群体可接受的政策才是好政策。因此,重大政策决策出台或重大建设项目审批之前,应当对其所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为此,就要正确地解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地位、主体、方法、问责等问题。与客观存在的“风险-灾害-危机”的因果链条相应,全过程的应急管理应包含“风险管理”、“灾害(应急)管理”、“危机管理”,它们各自的功能不同。灾害(应急)管理只能控制事态,危机管理旨在减少损失,风险管理才能消除隐患、杜绝危机。政策决策出台和重大项目审批之前,对其所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就是政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众参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随着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推进,公众参与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增强政策的合法与认可、强化权利的监督与制约、促进社会稳定等具有重大作用.但由于受公民自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参与渠道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程度较低.我们应通过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建立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建立协调利益机制等渠道和途径扩大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强调公民之间非正式的参与网络以及体现在这些参与中的规范,包括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互惠、社会关系、合作网络、公共精神等。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以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为基础的,而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则是以社会资本充分发展为前提的,如果社会资本存量不足,政民良好合作就无从谈起,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也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本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着内在关系,加强社会资本的积累,构建社会资本积累与公共政策执行的互动关系,可以解决政府公共政策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一直以来就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政府通过政策实现社会公正,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美好生活的目的。然而良好的生活愿景不能自发的达成,社会公正的理想需要现实中公共政策的支撑。没有良好的政府政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恐难实现。从公共政策中的权力、目标与工具这三个公共政策实现社会公正的路径出发,探寻如何运用公共政策来保障和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5.
滕湘君  廖小东 《前沿》2014,(13):37-40
近几年我国在发展房地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公共政策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房地产公共政策却存在很多漏洞,具体表现为征地补偿政策存在漏洞、房屋限购政策存在漏洞、税收政策存在漏洞、金融政策存在漏洞、文书审批政策存在漏洞等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有政策价值取向短期效益化、政策风险预见性不足、政策信息不对称、政策对象不清晰、政策决策不民主等。房地产公共政策漏洞引起了质疑政府权威,损害政府形象;增加政策成本,浪费国家资源;滋长不良风气,诱发社会不公;损害个人利益,引发“次生灾害”等不良影响。为了防范房地产公共政策漏洞,广泛征求民意,科学制定政策;加强宣传力度,惩戒规避政策行为;建立公共政策预警机制,化解政策风险;制定地方政府经济考核办法,体现政策关怀;加强公共政策量化分析,提高政策质量;完善公共政策体系,确保体系联动等措施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话语权与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应然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鱼  罗双根 《求索》2008,(11):55-57
话语是一种关于语言传达和交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又是改造世界的工具,当人们对话语的分析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深入到语义分析的领域时,话语便成了人们表达自我的一种权力,即“话语权”。在现代多元民主社会里,人民群众应该充分行使自身的社会话语权,政府应该不断倾听社会的声音,使各阶层话语权得到均衡与整合,将国家利益内置于社会公众利益之中。只有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政府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公共政策,社会才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  相似文献   

17.
雷青松 《桂海论丛》2010,26(1):84-87
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科学发展观内涵中的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生成的核心取向;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的出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分配要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是公共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生成动因;构建民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建立公平的公共政策体系是公共政策以人为本价值生成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8.
论风险社会视域下多元化群体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Liu Tao 《长白学刊》2009,(5):119-123
当前,群体利益冲突是我国利益群体多元化中的重要表征,也是社会风险的重要诱因。群体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群体物质利益的冲突和群体价值利益的冲突,制度性失衡、政策性失衡和执行性失衡是导致群体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及时化解群体利益冲突,防范社会风险,需要创新制度安排,保持利益群体多元分化中的秩序;完善公共政策,统筹兼顾各群体的切身利益;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权力行使的公共属性。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民众话语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经典现代性社会中的等级与权力的控制,呈现平面化、个性化与自由性等诸多后现代性特质。民众话语表达在享有"无冕民意"的恣意下,可能带来的极化甚至极端,给社会造成风险性危机;在复杂多变的语境中,各界党委与政府要通过打造主流网站,增强话语权,建构与完善网络话语表达机制,打造与提升公共话语场等形式,加强对网络群体话语表达的管理、规范与引导,以规避风险、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20.
共青团作为青年群体利益的代表组织,自身转型和变革的压力与机遇共存,而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青年群体的利益所在,更是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实践。在这一背景下,共青团组织应该对自己在公共政策中的角色与功能有清晰的定位和作为,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政策制定中起好利益协调和社会整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