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而启  王铁玲 《前沿》2002,(1):57-59
以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为号角、以提高法官素质为序曲、以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为主旋律的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入进行 ,为从技术和规程上保障审判的公正和效率 ,对我国过于简单的证据规则提出了细化的要求。证据规则是在诉讼证明过程中关于证据资料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以证明案件事实并加以提出、收集和运用的原则和规范。证据规则的存在及其内容受诉讼结构的制约 ,由于诉讼证明过程中存在利益价值的冲突及证据和事实认定上的矛盾等原因 ,如果不确立为某一诉讼结构所需要的一定的证据规则 ,将难以保证诉讼的效率和对案件事实的正确认定。大陆法系和英美…  相似文献   

2.
证据规则是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收集证据、采用证据、核实证据、运用证据时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在诉讼活动中,证据规则可以规范诉讼各方的取证和举证行为。在根据证据认定事实时,证据规则可以限制对证据的自由取舍。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证据规则贫乏、内容粗糙,相关证据规范没能形成完整的证据制度体系。虽然,近年来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补充规定了一些证据规则,但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刑事证据的取证、采证、查证、定案规则。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和刑事侦查、刑事审判中,电子形式的图像证据已经成为主流.在刑事诉讼中,应对这种与传统图像证据截然不同的证据形态,需要从证据规则、证明过程等角度进行新的探索.电子图像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认定,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为证据规则和刑事证明的理论提供了新鲜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关立法及司法解释上应当明确"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这一法律概念,将其范围界定为众所周知的事实、通过权威资料可以迅速查明的事实、法官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事实及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法院在认定这些事实时必须要遵循相应的程序规则。在认定的启动程序上允许公诉机关及当事人申请方式启动程序和法官依职权启动方式并重;在认定的反驳程序中,允许公诉机关及当事人提出弱化、反驳法院认定的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证据;在认定时间上,应当明确认定是事实审程序中的事情,并不是每个诉讼阶段都可以进行认定。法院一旦认定了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该事实就有预决事实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国家赔偿案件处理的相关案例来说明应当建立怎样的证据规则,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由于法律规定由赔偿请求人举证,其范围应包括三方面:1、侵权的事实。2、损害的后果。3、赔偿请求事项的证据。但是请求人举证不排除赔偿义务机关的举证责任。对于对卷宗证据的调取,应采取法院依据职权调取的原则,对证据的审核认定的特殊性也应注意。  相似文献   

6.
我国工伤认定过程中经常遇到关键事实无法查清或各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相冲突的情况,但由于我国尚未设置工伤认定证据证明标准,导致在实务工作中引发各种争议和纠纷。文章分析了工伤认定证据的证明标准问题的理论研究情况及实务中工伤认定证明标准的采用情况,并就工伤认定的证据证明标准的立法问题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证据规则是确认证据的范围和调整、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证据法的集中体现。刑事证据规则是证据能力在法律上的预先设定,在证据运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取向。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对证据问题作出了一些规定,但总体而言,并不存在系统完备的证据规则体系。因此,应当进一步明确证据能力的概念并需要对相关证据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证据共通规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法院对当事人申请的某一证据进行调查后,无论该证据在事实认定中对提出申请的当事人一方有利还是不利,均会发生法律效果。其是自由心证主义的必然要求,亦是辩论主义的延伸,同时符合公正和效率的基本要求。证据共通规则既适用于相对立的双方当事人之间,亦可被共同诉讼人所利用。  相似文献   

9.
刘春梅 《湖湘论坛》2004,17(5):47-48
自由心证与法定证据是在诉讼活动中 ,法官判断证据证明价值的两种不同制度。所谓自由心证是指法官根据案件审理中出现的一切资料和状况 ,基于经验法则和逻辑规则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自由判断 ,形成关于案件事实的具体的确信 ,从而认定案件事实的原则性制度。法定证据是指法律预先对认定案件事实所需要的证据和证据的证明力作出规定 ,法官运用证据和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受到法律的约束。目前 ,就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模式的构建 ,是实行自由心证 ,还是实行法定证据 ,还是二者相结合 ,理论上众说纷纭。本文结合诉讼活动认识规律 ,对自由心证与法定证…  相似文献   

10.
2018年10月,新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一章,以加强国际反腐败工作和提高司法效率。由于缺席审判程序诉讼构造的特殊性,应当对适用的证据规则和证明标准进行合目的性的调整:设置一个较低的证据能力关联性的准入标准,扩大证据来源,通过传闻证据派生出其他证据;采取整体主义的证明模式,将隐蔽性书证扩大解释为被告人供述;以及根据诉讼阶段采取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