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行政诉讼领域特有的证据规则之一,案卷外证据排除规则集中体现了行政诉讼司法复审的本质要求,是指法院不得以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未提出或未收集的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对案卷外证据排除规则的研究应从其意义和要求入手,进而对我国现有相关规定进行评析,最终应该尽快出台行政程序法;在现行行政诉讼法中明定案卷外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属性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事人权利实现的重要手段,抗辩直接关乎诉讼格局的合理构建和诉讼程序的顺利展开,无疑在民事诉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抗辩的研究应从其基本理论入手,同时把握其确立的基础,进而厘清与抗辩权及否认等相关概念的区别,最终明确抗辩的实质,进而对立法的完善和实践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规则的详细化和周密化乃是当今任何一国均不能忽视的制度问题。应对体现该原则精神的相关具体规则的体系化构建进行研究和探索:一是确立真实义务,从而强化对当事人举证和法院自由心证的约束;二是设置强制答辩制度,要求被告原则上未在准备程序中答辩则在后续审理程序中不得再行答辩;三是改进证据失权制度,对逾期举证的当事人实施该行为所欲获得的诉讼上的利益予以消减。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行政诉讼领域特有的一种判决形式,重作判决应仅适用于被撤销的行政行为是授益性行政行为、作为其他争议解决之前提的行政确认以及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违法应受到行政制裁等三种情形,法院在判决中亦应当指明对重作行为的要求;同时,还应增设对重作行为进行监督与救济的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之救济,是指在仲裁裁决作出后,若有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则依照法定程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审查申请,进而通过司法程序对裁决予以处理的一种机制。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两种方式来获得救济。本文在对仲裁裁决救济机制确立之依据从理论上予以阐释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现有机制运行之机理加以析明,最终得出结论:申请不予执行之途与理不合,须予删除;申请撤销在适用上亦存在缺陷,须予改进。  相似文献   
6.
表见证明是法院采用类推的方法根据经验法则就某一待证事实所进行的情态推定。这种推定事实以高度盖然性的经验法则为基础,直接依据客观事实发生的经过,推定出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如过失或因果关系等构成要件,当事人无须再主张具体事实和证明。在我国,在对表见证明与事实推定予以区分后,应将表见证明引入医疗纠纷和合同纠纷领域,以减轻特定案件中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举证的困难,促进司法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电子证据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并借助电子设备为人们所感知的、用作证据使用的一切材料。在《刑事诉讼法》已经修改、《民事诉讼法》即将修改并均将电子证据纳入证据体系的背景下,亟需对电子证据可否用作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条件,即其可采性进行研究。电子证据可采与否的关键在于公民隐私权保护与案件真相发现之间的利益平衡,故有必要对国家机关的监听行为、当事人的私录行为以及"电子眼"的采集等涉及电子证据运用的领域进行分析,从而探寻影响电子证据可采性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免证事实之应有范围及其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善刚  刘显鹏 《法学评论》2004,22(4):132-136
本文依证据法之基本理论 ,结合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 ,以独特的视角对现行司法解释中关于免证事实之规范作了全方位的检视。本文认为 ,在现行民事诉讼运作模式下 ,惟众所周知之事实与推定之事实始属免证事实。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对这两项该免证事实之适用分别作了阐析。  相似文献   
9.
证据共通规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法院对当事人申请的某一证据进行调查后,无论该证据在事实认定中对提出申请的当事人一方有利还是不利,均会发生法律效果。其是自由心证主义的必然要求,亦是辩论主义的延伸,同时符合公正和效率的基本要求。证据共通规则既适用于相对立的双方当事人之间,亦可被共同诉讼人所利用。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在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适用听证机制,旨在通过公众的实质参与推进程序的公正运行,通过调查的切实开展提升救济的实际效果。为优化和改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公益检察听证机制,须从公众参与度的提升、程序设计的充实和资源配置的加强等方面予以着力,推进形式公开与实质公开,协调主持人选任与听证员选取,充实会前阅卷与会中议程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与参会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