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说过,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果然,在中国足球这个问题上,毛主席的名言又应验了。以中国足球沉沦之深,很多人断言,中国足球的问题应该不只是赌球,其他腐败问题也昭然若揭。但没有权威信息,媒体上、社会上猜测多,下肯定判断的少。当然,人们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根据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权威认证,说出来得罪人,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老好人”和“老实人”这两个概念分得不是很清楚,往往把“老好人”当成老实人。把老实人说成“老好人”。这一含糊.人们对“老实人”就不能真正地喜欢起来,让老实人吃了不少的哑巴亏。对“老好人”也较不起真来,使“老好人”借着老实人的光环,得了不少的便宜。  相似文献   

3.
张载的大心说是其重要的为学工夫论,认为人不应止于见闻之狭,而应该“大其心”。所谓“大其心”即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体认到主体之“我”与客体之“物”统一于天地共有的本然之性的过程。这一阶段,既是学者尽其心的阶段,也是学者尽其性的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成圣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栽的大心说是其重要的为学工夫论,认为人不应止于见闻之狭,而应该“大其心”。所谓“大其心”即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体认到主体之“我”与客体之“物”统一于天地共有的本然之性的过程。这一阶段,既是学者尽其心的阶段,也是学者尽其性的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成圣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哲学教科书和一些人的观念中,往往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识能动性”不加区分,作为同一个概念来使用,如有时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注解“意识能动性”,有时又用“意识能动性”来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把影响人们实践认识活动的“前意识”———“先入之见”也说成是具有能动性的意识,于是把一切思想、观念和精神都说成是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东西,似乎它们都可以自动对人和现实世界能动地发挥作用,设计创造出一个属于精神的现实物质世界来。这就十分明显地滑向了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因而对由此而造成的理论混乱,也就不能不予…  相似文献   

6.
“我想贷款发展大棚蔬菜生产,不知能帮点忙不?”阳新县兴国镇滑石村村民吴柳英来到村里的村民服务站,正在值班的村党支部书记邢庭伟接过吴柳英的证明说:“走,到信用社去。”两人到镇上半个小时就把贷款办好了。  相似文献   

7.
孔子在《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领导干部要想“善其事”,该如何“利其器”呢?重要的是要把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搞对头。  相似文献   

8.
凿井与立业     
读了《人民日报》上一篇叫《做人与凿井》的 短文,感触很深。文 章说许多人在除了忙 自己份内该忙的事情 之外,更是忙些不该 忙的事,对自己着手 的工作易于失去兴 趣,因而时常见异思 迁。作者称这种忙乱 的人是在“凿浅井”, 东凿一点,西凿一点, 每一口井都没有凿到 水源,这不是能干,而 是生命和财力的浪 费。此说真乃平实而  相似文献   

9.
干部在忙啥?     
“您在忙啥?”是人们不大忙的时候,凑到一块儿常常谈起的一个话题。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人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里有着各自不同的忙法。 对于担负着一定管理职责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一般情况下要比一般人操更多的心劳更多的神,因而自然也就显得更忙一些。但忙归忙,究竟在忙些啥,  相似文献   

10.
为深刻理解人本身的内涵问题,更科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反思了人类的起源。当代英国动物行为学家古道尔·珍妮关于黑猩猩的调查报告动摇了人类学的概念,人类起源“直立说”受到质疑;现代生物学、DNA全部破译、克隆技术的发展,革新了人们的观念。本文提出了人类起源的“N基因合成说”或“杂交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一、略论口才问题的重要性我国民间关于口才问题有很多谚语和警句,例如:“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跳”、“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等。  相似文献   

12.
从古到今,民间一直有着认“干亲”的习俗。、然而,近年来.在这种习俗的掩盖下,一些人却以“干亲”为纽带,别有意图地进行感情投资,与受贿人“合伙经商”、“共分利益”.成了腐败的保护伞,,近段时间,在法院判处的一些案例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走上贪腐之路,背后往往有着“干儿子”、“干亲家”、  相似文献   

13.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一时间,这一问题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关于如何理解“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人们发表了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  相似文献   

14.
在儒家学派形成之前,“圣”或“圣人”具有“聪”或“聪明”的意思,自其形成之后,“圣”或“圣人”被神秘化、崇高化了,“圣人”成了“大智慧”、“大聪明”的人,并因其有“大智慧”而成为一切文明和制度的创造发明者,因而也就成为“道德”和“人伦”的化身。基于“圣人”的上述诸特征,当然他也能成为政治上的“王者”。由于“圣人”来自现实,所以“圣人可学而致”,这无疑给人们成圣以极大希望  相似文献   

15.
徐斌  宋晓明 《理论前沿》2004,19(24):17-18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而且也是社会一切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建立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但对于究竟为什么应坚持“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等问题还存在很多混乱思想,有必要澄清。1.“以人为本”体现“人是目的”和“人是手段”的统一。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以物为本是对立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可以说是神本时代,人们相信,人们的权利是上帝赋予的,人的价值不在人自身,而在于上帝,…  相似文献   

16.
从学术演讲的角度说,这个选题并不妥当,因为它不够具体。但今天召开的是人文学研究所成立大会,总要有人来讲一下什么是人文学。我想,我今天讲的这个题目,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注定了不会让大家满意的。不过,什么是人文学这个题目它本身也提出了一个相关的问题。我们在座的很多专家学者都熟悉一个概念,就是科学。通常我们把关于人文领域的学问称为人文科学。一般来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提法,可是,我们要成立一个“人文学研究所”,为什么不叫它“人文科学研究所”呢?  相似文献   

17.
职场幽默     
任说。一边查看着职业登记册,“我们这儿的打字员已经很多了。”“管理档案的呢?”奥尔森又问。“很抱歉,小伙子。管理档案的人在我们这儿数都数不过来。”奥尔森感到十分扫兴,转身就走,嘴里却嘟嚷,“哎,我真是个大傻瓜……”人事主任听见,忽然站起来,喊道:“等等,我们需要两个你说的那种人。”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日本人能从废墟中迅速建起一个经济强国,除了外部因素,应该说,也与日本人身上的某些优秀品质有关。这些品质同样值得中国人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的称谓不过是一种符号,本不是什么大事,不必较真,但一个时期以来,在党政机关称领导为“同志”的人越来越少,而称“老板”、“大哥”则颇为流行。应该说,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与党内的其他同志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20.
陈浩 《人事天地》2007,(11):26-26
很少人了解,诺贝尔奖还有一个“姐妹奖”——伊格诺贝尔奖(IgNobel,又称“搞笑”诺贝尔奖)。它是于1991年在美国设立的,评奖要求是“不寻常、幽默、有想象力”,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应该被重复的科学研究”,让人们“先是大笑,然后开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