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民营企业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加强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既有内在必然性,也有客观现实性。民营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经营者及其员工在企业发展和经营活动中形成并汇集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管理者把员工的理念引导并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发展、架构设置、系统管理等之中。河南民营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之一,研究其文化建构对全省乃至全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
王自明 《求贤》2008,(9):16-16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凝结、积淀并经过有意识的总结、提炼而确立的集中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的企业精神、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文化化的趋向.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凝聚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及经营理念的反映,是企业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发展目标的一只"无形的手".……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念,他同时又是受到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内它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它也是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被该企业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企业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是一种人本管理理论,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价值观为核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中培育、融汇、凝聚而成的一种独具特点、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价值理念及其外在形式,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形象、经营思想、企业目标、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企业风尚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企业先进的文化因子在不知不觉中灌输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员工的思想,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先行.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对民营企业的运作与成功有着重要影响.民营企业只有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借着企业文化构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和环境,才能从深层次上树立永续经营的理念,打造百年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刘锦丽 《企业党建》2012,(12):58-59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持续有效、不断丰富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为核心,凝集、激励企业的投资者、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达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者倡导并践行,广大员工认同并遵循的行事准则和行为习惯。它集中表现为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员工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风气。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是该单位创业、发展和实践的文化结晶,是企业管理、创新实践的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1.
崔杰 《新长征》2008,(1):50-51
企业和谐的价值体系是由企业奉行的人本理念与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融为一体的观念体系。它直接导控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决定着企业存在的意义和经营方向,是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文化基础、精神纽带和内在动力。改制重组后的新通钢,是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嫁接而成的,并且具有多元投资主体特征的国有相对控股企业。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凝聚力,本质是一种经营管理手段。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发展而发展的。企业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立足现状,既要实现自身发展,又要充分体现社会价值;注重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主动做好规划,从环境、制度、人际关系、文体活动、经营管理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和树立企业精神,以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保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是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也是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但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如何灌输到员工心上,使安全文化与企业成为一个共同体,形成"企安我好、企盈我荣、企亡我耻"的发展理念,是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一、基层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也应当是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之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企业家要以员工、投资者、客户的基本利益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以“顾客导向”的思维来做经营决策,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恰当地处理好企业员工的权力和需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就是安全的价值观、信念、理想、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准噶尔物资公司作为一个国有商贸流通企业,其经营领域涉及酒店、餐饮、房地产、物业管理、租赁等行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尤为重要。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近年来,公司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它是有别于技术、人才、资金等传统要素的第四种资源,是企业调整生产关系、整合各种资源、构成现实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组成部份。企业文化相当大一部分内容都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无形资产,并且专属于特定企业,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无形资产,与物资同等重要;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长期投资,与资本投资一样能够带来…  相似文献   

17.
栾卫红 《共产党人》2005,(19):47-47
企业文化原来就存在于企业之中,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一种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文明在文化层次上的表现,企业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支撑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塑造着企业的形象,它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以特有的文化功能通过提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来实现企业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8.
黄旭光 《新长征》2011,(9):48-49
如何建设适应和谐企业要求的和谐文化,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目的是经营产品、形成利润,同时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希望、有追求的生命机体,是一个生产快乐、创造幸福的组织。和谐文化内含着经营和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是企业的良性经营和有序发展。和谐企业的构建,首先要有企业经营的发展、经济效益的增长、员工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樊自保 《共产党人》2008,(20):46-47
一、企业文化的科学内涵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组织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或反映本企业个性的群体价值观及经营理念、管理风格、行为规范、制度传统、精神风貌等的总和。通俗地讲是企业家和员工对本企业所特有的企业精  相似文献   

20.
殷荣奎 《学习月刊》2014,(10):35-37
企业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和象征,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最有力的体现,也是企业自身发展要借力推介、包装、宣传、扩大影响的内在需求,更是企业员工物质生活富有的情况下对精神生活的一种企求和盼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持、精神支撑和内外在形象表现,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