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检察风云》2014,(17):4-5
廖昌永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连夺三项世界顶级声乐比赛大奖,荣获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第一名,被誉为“亚洲第一男中音”。 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廖昌永指出,一个民族对艺术的追求,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品位,他希望打造出能够传唱全国、走向世界且能够传承中国文化特色的经典原创歌剧,并将之视为时不我待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东方IC 《检察风云》2013,(12):96-96
在巴洛克时期,音乐主要是在教堂、宫廷和贵族的私人沙龙等场地演出。但是,到了18世纪末,随着乐器的多样化,交响乐与歌剧逐渐兴起,音乐演出陆续转移至大型的公开场地——音乐厅或是歌剧院。世界各国著名的音乐厅大多富丽堂皇,有着华丽的舞  相似文献   

3.
我在文艺界生活过数十年,由于工作对歌剧情有独钟,曾花过工夫去琢磨.可惜,年华逝去,除了脑中增添了一堆专业概念外,对歌剧本身却是越来越糊涂.既有专业知识当然不愿承认不懂,可是只会用文字说明自己的知识,不论用的是哪国文字,也不是歌剧.说好听一点叫歌剧理论,直率点说就是鹦鹉学舌.歌剧本是舞台上的综合艺术,懂不懂还得台上见.  相似文献   

4.
论意义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义世界,是支撑人在现实世界中安身立命、生活实践的价值理念系统,是一个超越性的形而上的世界.意义世界是由解释、应当、信仰等多个维度的内容构成的完整的世界,对意义世界的认知应切忌步入"盲人摸象"的误区.意义世界为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所必需,因而是无法排除的.意义世界是文化建构的结晶,并蕴涵在各种文化形式之中.意义世界避免花果飘零以致一片荒芜的根本奥秘在于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对生命世界的热爱是尼采的哲学基点之一,尼采首先看到宗教和旧道德对世界真实关系的颠倒,忽视人的现实生命,为了让人们回归现实的世界——生命世界,尼采不断号召人"成为你自己"。为此尼采深刻的揭露了"另一个世界"的真实面目,试图将人的生命从理性、道德和上帝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6.
诚意,就是让我们的念头做到"实",符合善的标准,而且做到"不自欺"时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即党的根本利益来审视自我的想法,是党员干部"诚意"的基本要求朱熹在解释《大学》八条目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格物""致知"是"梦觉关","诚意""正心"是"善恶关"。也就是说不去格物、致知,那么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可能处在睡梦当中,把自己主观对世界的想象当成世界客观真实的状态;不去诚意、正心,则不能做一个符合基本道德要求的人,不能够提升人之为人的精神境界。对人的修养来说,  相似文献   

7.
阿青 《检察风云》2013,(12):4-5
法兰西共和国将军级荣誉军团勋章获得者、全国50名优秀共产党员之一、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当代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她70岁后创办周小燕歌剧中心,80岁后办起国际歌剧大师班,90岁后还梦想再多培养几个德艺双馨的学  相似文献   

8.
维特根斯坦通过对世界和语言结构的逻辑分析,以独创的逻辑图像论会通思想、语言和世界三大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语言意义问题的批判,重新勘定了语言意义的合法性标准。语言和世界的"划界"理论是维特根斯坦语言意义批判的直接结果,维氏独特的哲学观也由此而导引出来。  相似文献   

9.
比如说今天的中国对世界贡献增大表现在对世界性疾病的预防、对世界性环境破坏的克制、对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积极应对、对世界各国经济恢复的伟大贡献等等。也就是说,今天的中国,包括政府、国民,人均经济总量上确实不及那些发达国家,但是出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事原则,竭尽所能地帮助别人,甚至达到了"正其义不谋其力,明其道不计其功"即忽视经济效益的程度。正如毛泽东说过:6亿人口的国家,在地球上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过去人家看我们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你没有什么贡献。我们这个国家要建设起来,完全改变过去100多年落后的那种状况,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所以中国人对全人类做贡献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和谐世界的理念思考和解决国际私法问题,尤其是思考和解决现代国际私法体系的构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建设和谐世界是现代国际私法的应然价值追求。世界的和谐是国际私法的基本理念,是国际私法自身的前提、最高的目标和内在的诉求。"和谐"是现代国际私法体系的核心范畴。国际私法是和谐世界的基本法。和谐世界的国际私法应该是以人为本的"适当法"。尝试运用和谐世界的理念来解决国际私法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而构建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际私法体系,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胡锦涛向全世界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与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战略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对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善和发展中国对外关系等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形象工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楼堂馆所、大街马路以及空壳开发区的物质世界。这是一种片面,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区。实际上,主要的、广泛的、大量的、有效的"形象工程",则是在非物质的世界。"非物质形象工程"的表现形式1.数字"形象工程"。老百姓叫做"数  相似文献   

13.
自互联网从军事用途、学术用途逐步发展进入商业应用时代之后,在商业利益的推波助澜下,互联网即以飞快的速度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之中。网路世界是由分散在全世界各处无数个电脑,藉由通讯线路而联系起来的世界。虽然一般都以"虚拟世界"称之,但它一点都没有虚幻成分,而是真实存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别,只是不同存在形式的差别。当然,原来发生在现实世界的犯罪也会转移到网路世界。本文以色情网站为对象,对色情网站犯罪进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全世界对对外贸易关系管制得很严密的一个国家,美国在对对外贸易方面所制定的法律也是最细致周到的。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在对别国倡导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时鼓吹"主权过时论",应"淡化"或"废弃"主权,而当其在对外贸易中推行其贸易保护主义、抵制多边规则时,又依"主权论"奉行其单边的贸易政策,其对外贸易法"201条款"、"301条款"、"337条款"等充满了进攻性和挑衅性。这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倍受世界各国争议。  相似文献   

15.
商标     
正我国首次启动"世界品牌"评定工作6月28日,《品牌观察》杂志正式启动"世界品牌"评定工作,这是我国首次评定"世界品牌"。"世界品牌"特指能够代表中国国家形象,在全球同行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品牌。评定条件包括:品牌首次注册地须在中国境内;品牌创立时间须在10年以上;品牌在全球同行中具有较高影响力;产品或服务除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外,在国外也有一定市场;  相似文献   

16.
刘江格 《河北法学》2004,22(6):100-103
中国是世界十大贸易国之一,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表面上"入世"不可避免地会给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诸产业带来冲击,更为深刻的是将发生在体制层面,尤其集中在经济贸易法律方面。着重阐述加入WTO以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送走世纪末日,迎来了新世纪,很自然地联想到世界的末日.当然,这里所说的是人的世界.其实,"世界"只是对人才存在.其他级别低于人的动物或是没有思想的动物,根本没有"世界"这个概念,它们的眼中和脑子里只有自然.自然的存在,就是它们的存在,所以,除了人的世界之外的动物的世界是与自然共存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人只有回归自然才有可能与自然天长地久.但是,人在大自然中只不过是小小的一部分,一个普通动物的变异种类.所以,自然完全有可能有朝一日舍弃这个变异的种类或者重新创造一个变异的种类.正因如此,人的世界的消亡即使不是必然的,也是自然的.  相似文献   

18.
"失去宽容的世界,必然是一个野蛮的世界;失去宽容的世界,必然是一个愚蠢的世界;失去宽容的世界,必然是一个僵化的世界。"——贺来:《宽容意识》[1]  相似文献   

19.
在道德哲学的视阈中,作为精神结构的社会心态,其和谐体现为在"道德世界"和"伦理世界"中预设着的一种精神本性的统一性,即个体自身、道德与自然、特殊与普遍、个体与实体之间的统一状态及其应然关系.如果把实体与个体关系中两者的位移与置换看作是伦理世界中"精神性"心态结构的第一次异化与裂变,那么,在道德世界中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以及动力机制中道德自我意识执着于某种"自然性"则是伦理精神和社会主体心态精神结构的现实性异变.因此,现代性社会心态失序根源于以"自然规律"僭越"道德规律"、以个体本位理性取代"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精神".基于此,本文揭示了社会心态结构与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建构中的一些现代性难题的内在相关性并为社会心态的调适提供某种可能的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20.
试论禁止“内幕交易”的法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卫 《中外法学》1993,(6):44-46
<正> 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判定与处罚一直是证券管理与证券立法的难点之一。所谓"内幕交易"(inside trading)是指利用公司内部尚未公开的信息进行不正当的证券交易,以牟取暴利的行为。各国证券法律对"内幕交易"行为都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对"内幕交易"的禁止成为各国证券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证券市场实施政府监管的国家,几十年的管理实践证明美国的管理模式是富有效率的,而且在证券的司法理论及司法实践方面,美国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成为各国效仿的榜样。在美国,有关禁止"内幕交易"的立法,是以《1934年证券交易法》(The Securities Exchang Act of 1934)第10节(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