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法律的手段来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是国际社会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共同选择。综观国际反恐立法,目前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分散型立法模式、专门型立法模式和综合型立法模式。我国当前反恐立法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配套立法还不完善,在未来难以有效地同恐怖主义犯罪作斗争。因此,制定我国的反恐基本法与反恐配套法,构建“以反恐法为基本法、各单行法为配套法;以反恐基本法为主导、诸法配合”的立法格局,是我国未来反恐立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巨大威胁。“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在美国的推动之下,全球反恐斗争全面展开,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没有消除,恐怖活动依然猖獗,全球反恐斗争任重而道远。 国际恐怖主义打而不垮,恐怖活动依然猖獗 自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趋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英国不断加大对国家反恐体系的现代化改造力度,发展和完善国家反恐预警机制,不断加大反恐投入,加强安全情报队伍和反恐专门力量建设,增进和改善反恐预警能力;适时进行反恐怖立法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本国反恐怖主义斗争提供法律保障.这些都对我国反恐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恐怖主义以其血腥的暴力活动为显著标志,在世界许多地区制造混乱,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9·11"事件更是使这种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以空前的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它也迫使世界各国再度聚焦恐怖主义,重新评估恐怖主义危害,并把反恐纳入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虽然恐怖主义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恐怖主义威胁并没有在国际反恐斗争的严厉打击下日趋减小.仍不断发生的一系列恶性恐怖事件显示,恐怖主义威胁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还不断恶化.由此可见,反恐斗争仍是一项十分复杂、长期、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试论情报安全机构在反恐斗争中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反恐也成为各国情报安全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情报安全机构在反恐斗争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年来世界各国反恐斗争的实践来看,情报安全机构在反恐斗争中肩负着四项职能,即预警职能、打击职能、防范职能和协调职能。其中,以预警和打击职能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恐怖主义犯罪日益严重威胁着整个世界.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其中,完善国际反恐立法已是当务之急。当前的国际反恐立法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但还无法满足现有的国际反恐形势,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举措.统一恐怖主义的内涵.制定一部统一的《国际反恐怖主义法》,使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协调一致。而对于我国而言.同样需要完善国内反恐立法.以有效打击我国国内的恐怖主义,并为国际反恐合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美国发动反恐战争数月来的实践证明,国际反恐斗争需要有公正的国际秩序,否则不但不能铲除恐怖主义,反而会导致进一步加强美国霸权地位的国际秩序,使现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更加不公正、不合理.在这方面至少有以下4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主要原因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社会的共同敌人,其手段血腥残忍,范围更扩大、方式更隐蔽、形式更多样、活动更猖獗,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认真全面分析了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原因,对深入进行反恐斗争将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恐怖主义以其血腥的暴力活动为显著标志,在世界许多地区制造混乱,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9·11”事件更是使这种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以空前的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它也迫使世界各国再度聚焦恐怖主义,重新评估恐怖主义危害,并把反恐纳入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虽然恐怖主义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恐怖主义威胁并没有在国际反恐斗争的严厉打击下日趋减小。仍不断发生的一系列恶性恐怖事件显示,恐怖主义威胁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  相似文献   

10.
李恒 《公安学刊》2014,(6):39-43
情报工作是反恐斗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当前,恐怖犯罪行为手段诡秘多样、凶狠残忍,恐怖分子意图制造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来宣扬自己的政治目的或需求,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和人民群众心里恐慌。反恐情报是公安机关反恐怖工作部门为维护国家安全、确保社会稳定、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其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运用方法而搜集的情报信息。反恐情报在公安机关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反恐情报在反恐斗争中的应有作用,要更加注重反恐情报搜集、预警、分析之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1.
国际反恐合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恐怖主义的产生与国际社会反恐合作的发展恐怖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从国内走向国际。随着国际恐怖主义蔓延,国际社会在加强国内打击恐怖行为的同时,开始了对合作反恐的摸索与尝试。20世纪60-80年代的合作,大致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以联合国为舞台,营造国际反恐合作的舆论。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首次把反对恐怖主义的合作问题列入大会的议程,并同时成立了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特设委员会,以研究恐怖主义的危害,推动国际社会的合作。1973年、1979年、1982年的联大均通过专项的反恐公约和大会决议。二是列入重要国际会议的议程,…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集中于一个狭长、连续的“弧形地带”,即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地带。受这一“弧形地带”包围与影响,我国面临以“东突”为代表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三位一体”的威胁。同时,“藏独”分裂势力恐怖化和国内少数刑事犯罪分子对社会实施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为应对这一形势,公安反恐情报部门一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二要树立“情报主导警务”思想,三要加强国内及国际间的反恐情报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反恐斗争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13.
巴黎恐怖袭击案震惊世界,凸显了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由于多种原因,国际恐怖主义已向世界扩散,欧洲成为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异军突起,其极端恐怖行径引起世界共愤。国际恐怖主义已是世界公敌,国际联合反恐已成各国共识。目前,各国已采取联合反恐行动,但要根除恐怖主义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9·11”后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影响及国际反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琼 《理论月刊》2005,(11):149-151
"9·11"后的恐怖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及全人类心理的影响深远.国际社会在恐怖主义的根源、定义及反恐合作的主导权和反恐形式等多个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论,而在根除恐怖主义的行动中这些方面又确实存在着不足,只有总结经验,认真面对这些不足且加以改进,才能使国际反恐合作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打击当今世界日益升级的恐怖主义活动,国际反恐组织不断将他们的反恐设备推陈出新。目前,反恐设备家族增添了一个新成员——蛇形机器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一名机械工程师、机器人专家霍维·乔塞特将推出一种名为“蛇虫”的蛇形机器人,它不仅能在反恐斗争中“冲锋陷阵”,而且还会修理战舰或给人治病,真可谓是一个多面手。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地区伊斯兰恐怖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殊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是一系列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包括西亚伊斯兰教的影响、中亚地区的特殊历史、大国在中亚的竞争、中亚各国内部的社会经济问题和民族关系问题以及宗教间紧张关系等等。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反恐斗争将是长期的。削弱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消除其得以活动的社会根源有利于彻底打败国际恐怖势力。  相似文献   

17.
王林 《长江论坛》2021,(2):58-64
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19年度《恐怖主义国别报告》对全球各地区和主要国家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及反恐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说,列举了美国取得的所谓反恐“成就”,总结了《报告》中的关于恐怖主义威胁和反恐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该《报告》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在反恐上持“双重”标准。笔者提出,鉴于国内和国际反恐战场的关联性,反恐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同时,我国必须在三方面努力构建反恐话语权:正本清源,积极对外宣传我国反恐政策和成果;主动出击,对滥用恐怖主义敌对行为进行反击;加强合作,树立在反恐领域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注定要被写入中国反恐斗争的史册。面对暴力恐怖活动频发、反恐怖斗争愈发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反恐全面发力,密集布阵,频频向暴恐分子亮出铁拳。特别是今年5月份以来,随着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各地举报暴恐信息奖励政策密集出台,中国已进入全面反恐的新阶段。然而,受国际恐怖活动持续高发的影响,恐怖主义阴霾一时难以驱散,接连发生在南疆的莎车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震惊世界,5年来,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打击越来越猖獗的恐怖主义,各国反恐几乎是穷尽所能。从理论上讲,反恐已是布下“天罗地网”。但与此同时,恐怖威胁却日趋严重,重大恐怖事件频繁发生。一是国际恐怖势力形成全球网络。“基地”与中亚、南亚、东南亚和中东等地恐怖组织相互勾结,形成“高危动荡弧地带”。伊拉克战争推动全球恐怖网络的形成和发展,逐渐深入欧美国家内部。二是国际恐怖势力动员、组织、策划、协调和行动能力有增无减,袭击范围从美扩大到美反恐盟友和亲美国家。三是新生代恐怖分子“年轻化、本土化”趋势突出,组织结…  相似文献   

20.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11,(21):26-27
十年前,“9·11”,一场恐怖主义行动震惊世界。十年来,国际社会在与恐怖主义进行的殊死较量中付出了巨大代价,也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长期以来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也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反恐怖斗争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实际困难,逐步完善反恐怖法制建设,成为摆在中国立法部门面前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