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求实》2014,(6)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的主体性哲学为理论依据,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界定、主客体的属性特征、主客体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等为基本论域。基于辩证的主客体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应明确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基本定位,教育者主体具有主体性、受动性,教育对象客体具有客体性、主动性,二者既有明确界限又互促互成,由此形成了"主客体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主客体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中的核心范畴,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元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实践形式,其主客体问题的研究自然也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实践的理解。因此,从马克思实践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客体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表现为一种"双主体-客体"的新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二者之间是一种"主导主体"与"主动主体"的合作互动关系,他们的共同客体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具体说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及其行为表现。这种新形态既强调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主体的主动性,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了更为合理的定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的动态性和结构关系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的要素由主体、客体、内容和环节构成更加清晰合理,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的主体是人或组织,主体互动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主体互动涉及的知识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环节既包括主客体间的知、情、意、信、行的转化环节,还包括完成知、情、意、信、行转化后主体价值累进提升环节。主客体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引起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发生和存续。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理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对主客体关系认识的突破与创新,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一是要重视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二是要确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理念;三是要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互动;四是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定位。依据主体间性理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4,(8)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绝不是就关系论关系的窠臼性、静止性关系,而是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动态融合的特征,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一个融动态性、和谐性于一体的统一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仅要辩证看待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对立统一,而且要从宏观维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涵义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绝不是就关系论关系的窠臼性、静止性关系,而是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动态融合的特征,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一个融动态性、和谐性于一体的统一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仅要辩证看待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对立统一,而且要从宏观维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涵义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考虑工具论和目的论的结合,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结合的角度进行。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能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进行教化和内化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物质性的工具、手段。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把教育对象视为被教育者,即教育主体影响和塑造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则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者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视教育对象为客体的观念已经失之偏颇。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的逻辑起点入手,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平章起  郭威 《理论学刊》2015,(1):94-101
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诸范式——"单主体说"、"双主体说"、"多主体说"、"主体际说"——的认识论基础分析其价值与困境,并在实践视角下对其进行如下校正:不能忽视主客体之外的要素;不存在同一时空场域下的"双主体";不能将"主体性"与"主体特性"、"人性"等概念混淆;主客体经常表现为不平等的关系且有其现实合理性。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起点、中点和终点的思路分析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实践论的本质特点是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论争源起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属性的不同理解。在简要评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利弊、实质基础之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和目的性本质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既坚持主体的主导作用、主体地位,又尊重客体的主体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把教育对象视为被教育,即教育主体影响和塑造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则认为,教育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形成,终生教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成人加入到高等教育中来。成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较为稳定,主体意识强。目前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多数还局限在传统的主客体模式,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领域,忽略了具有主动教育功能的组织(国家和学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施行中出现各主体性缺失。笔者认为,在成人高等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主体际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下面,就这个问题的探讨,谈谈我们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始终伴随学科发展的前沿性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的争论旷日持久且共识度偏低。争论的缘起大多都是因学者们以往的学科出身和目前的学术身份错位而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则需要从人不同成长阶段的实际特点出发,立足人生各个发展阶段,从而深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人学的角度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演变历程,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定位是不同的.随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定位日益模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越来越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回顾和反思这样的历程对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个体化,与作为个体社会化工具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价值与路径上的冲突。社会转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个体观念领域和虚拟社会领域都面临着挑战,并且在价值建构、沟通路径和文化结构等三个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建构方面,既要保证集体价值的塑造也要尊重个体价值的需求;在沟通路径方面,要转变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性关系,充分尊重主体间性关系;在文化结构方面,要积极拓展本土文化内容,维护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9.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及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论研究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原到社会生活中去,并进行函项上的层次分别,这样有利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范畴研究中争论的正本清源。只有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社会还原的基础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不同形态和具体特征,才能廓清迷雾、厘定思路,把握住主体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国家(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主体,具有实在性、原生性、强制性特征 国家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体性主体,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主客体关系说、主体间性说、交互主体说、学生主体说、主客体关系的多维审视,研究视野趋向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成果趋向于"主客体关系说",观点争论聚焦于"双主体说"与"主客体关系说"。上述研究趋向为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即学科交叉研究范式值得借鉴,理论的研究应坚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理论观点的分野应从事物本质上寻求共鸣,基础理论的研究则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