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共同体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然共同体,它不仅孕育出代际韧性,也是代际韧性作用发挥的现实空间。家庭代际韧性在抵御外部风险、情感感召、传承文化、凝聚社会共识以及提升家庭安全感与社会安全性等方面作用于家庭共同体,使其具有其他共同体组织难以替代的作用。家庭代际韧性的运行机制则体现在家庭关系的平等化、任务导向的家庭凝聚力、博弈性协商、全生命周期均衡性以及期望效应等方面。当前我国家庭代际韧性还带有自发性,需要国家和社会多方面的呵护、扶持与赋权,将家庭共同体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结合,锻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韧性以及增强国家韧性。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07,(6):51-51
当代中国需要重建家庭价值。 家庭.及由家庭扩展而形成的家族、宗族.作为古典中国的基本社会单位,在儒家思想中被置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在现实中.家庭、家族是一个相当有效的社会保障组织,父母教养子女,子女侍奉高堂,家人、族人相互支持,解决了个人民生基本难题。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们从不希望火灾发生,但火灾却总是在我们疏忽或意外之时屡屡发生。这些火灾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人们的疏忽或无知造成的。家居防火安全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应负责的一件大事,它体现着家居主人的生活素养乃的工作。它不仅要求家庭成员掌握必要的防火知识,更要求家庭成员要有家庭防火意识,脑中时常绷紧家庭防火这根弦。如果一个家庭在防火“硬件”方面做得很好,但在“软件”上却是一片空白,则依然难以达到家庭防火的目的。因此,培养家庭防火意识是家庭防火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家庭的和睦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好家庭精神文明势在必行。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在家庭中大力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夫妻同心、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是创建幸福家庭的先决条件,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人类家庭从古至今不断地变化,从血缘家庭(同辈男女互为夫妻,禁止父母与子女性行为)到普那路亚家庭(不同氏族的男女群婚,禁止同辈兄弟姐妹性行为),再到对偶家庭(男女婚姻较稳定,一男人有主妻,反之亦然)以至于一夫一妻制家庭。一夫一委制家庭,又从大家庭(三代或三代以上的家庭)到核心家庭,即一对夫妻加一二个子女的家庭。可以说,家庭的性质、组织形式、人员构成、功能与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那么,人类未来的家庭,又会是怎样呢?1.阿尔温·托夫勒对未来家庭的预见据未来学家,美国学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07,(10):46-47
一旦家中出现危重病人,家庭里如果有人能在医生到来之前进行急救,则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因此,家庭急救是很重要的,家庭急救的原则:一是及时,二是准确,三是有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13,(3):43-45
杭州市上城区妇联把推进家庭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家庭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把做好垃圾分类作为评选五好文明家庭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这项零起点的工作中,坚持“垃圾分类从家庭起步”的思路,重点围绕居民垃圾分类观念转变和思想道德提升,采用示范小区试行、循序渐进的工作办法,取得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张一名 《中国妇运》2010,(12):11-13
一、家庭服务业的概念及范围 概念:家庭服务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目前,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对家庭服务业的概念都在探索中。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我们把家庭服务业确定为:以家庭为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9,(11):F0002-F0002
近年来,湖北省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组织广大家庭及妇女加入家庭志愿者队伍,开展“净化家园文明行动”与“节能环保家庭社区行动”,促使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家庭志愿者各展所长,根据城乡妇女实际需求,开展了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文化教育、科普宣传、卫生保健、环保绿化、扶贫助困、便民服务、健身活动等多元化服务,促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和谐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家庭风云启示录李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法律上的结合,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家庭的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安定,对于男人们和女人们之间的幸福,以及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法律上的结合并不等于心灵上的结合。由于人与人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韩星 《学习与实践》2023,(1):133-14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指人际关系的原理、原则。明伦是儒家的一贯主张,是为学大端,本质上乃人禽之辨。中国传统最重家庭,家庭伦理由父子、夫妇、兄弟三重伦理关系组成。儒家以孝悌之道处理家庭伦理中的父子和兄弟关系,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庭和谐的基本途径。近代以来在经历了现代自由、平等精神的洗礼之后,儒家伦理中的基本内容仍然可以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指导人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量家庭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重建家庭伦理,在与民主、平等、人权等现代理念的融合过程中实现家庭伦理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2.
文玉 《中国减灾》2005,(2):56-56
进入冬季,在家庭大量用火、用电、用油生活取暖的同时也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加之冬季天干物燥,是家庭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如何在这一时期预防家庭火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暨家庭道德建设工作推进会,表彰先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家庭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0,(11):92-92
徐国栋在《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3期撰文认为,家庭法哲学是我国部门法哲学研究领域的处女地,对家庭法哲学的理解,必然要首先明确其基本概念并将之与其他相邻学科区分开来。家庭关系平等是家庭法哲学中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章丘市以建设新农村新家庭为契机,把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工作融合贯穿于计划生育业务工作之中,通过抓业务工作促进新家庭创建,通过新家庭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确保计生业务工作、新家庭创建、新农村建设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家庭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家庭德育佐平家庭教育。即在家庭内部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所实施的教诲培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具有奠基性、连续性、终身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一致性等特点,对于儿童、少年、青年健康成长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  相似文献   

17.
王福山 《前沿》2013,(18):48-49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家庭理论,在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作了具体的阐述。然而,目前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家庭”内容被删除了。从唯物史观产生、丰富的历史过程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为了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极为重视家庭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研究并阐发了家庭的社会历史观理论。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理应包含有家庭理论,这对于完整的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视及发挥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陶然 《时事报告》2010,(11):70-71
一说起家庭服务业,人们通常想到的是保姆和钟点工。但是实际上,家政行业只是家庭服务业中的一小部分。除了我们最熟悉的家务劳动、家庭护理等工作种类以外,还涉及维修服务、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生活百事的各个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家庭理财、营养配餐配送和居家养老相关的一系列新兴服务都逐渐进入家庭服务范畴,大致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抓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家庭建设。在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步改善的今天,家庭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在本省8个市地围绕家庭伦理道德问题,对赡养老人、夫妻关系、子女教育。社会公德、家庭暴力等项内容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家庭的伦理道德状况是好的,其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是较为适应的,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家庭思想道德建设是卓有成效的。但少数家庭存在的道德观念淡泊、法制观念差等也引发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目用日回占回回回回回回10%空口调查显示,这…  相似文献   

20.
家庭文化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薛俊华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它也是社会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家庭文化,就无从去谈社会文化;没有家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就不会有社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血脉相连,息息相通。家庭文化受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