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诚信     
沈壮海 《政策》2002,(5):28-2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说文》以“诚”、“信”互训,谓“诚,信也”、“信,诚也”。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里,诚信作为一种规范,通用于个体、家庭、朋友、国家乃至国与国之间,被赋予修身成人、立民强国的重要价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条重要德目,是千百年来备受中华民族关注的一项重要美德。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指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以诚实不欺、信守诺言为准则进行自律和他律的一种道德法则。不过,在中国古代早期文献中,“诚”、“信”二字最先并未连在一起使用。在《说文》中,许慎把“信”归入“人部”,因为在许慎看来,“人,天地之性最贵  相似文献   

3.
公德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兴  林榕岚 《前沿》2006,3(7):104-106
“诚信危机”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与讲究信用的市场经济是不相吻合的。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诚信观陷于一种个人修养的纯道德,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诚信已超越了纯道德的范畴,是一种有外部规则保障的公德诚信。公德诚信是一种相对方是社会公众的诚信,有其自身的特点。建立社会公德诚信体系是缓解当前“诚信危机”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4.
论诚信的社会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瑞林 《理论月刊》2003,(10):129-131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的本质是讲效益的。诚信是经济伦理与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道德基础。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资本,它的投入,能促使投入社会过程的资本实现理性化运作,牵引着人们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良好社会风气、高尚道德风尚的形成有着积极而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内涵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信”是一个伦理学意义上的完整范畴 ;同时“诚”与“信”又是两个既相通又有所区别的相对独立的范畴。中国传统诚信观在传统社会中形成了某些带有时代烙印的特点 ,诚信适用范围是熟人社会、诚信关系大多具有单向的义务性、诚信作用的主要领域是政治、诚信的践履主要靠主体的道德自觉、履行诺言具有超越功利的道义性、诚信地位具有神圣性。这些特点为传统诚信观的现代转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诚与信联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主体自我确证的基本表征;诚信是确立主体间关系的基本价值定位;诚信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7.
柳涛 《乡音》2014,(11):25-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诚信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人们更注重追求利益的时候,反而忽略了自身道德建设。诸多的不诚信行为损害了中华民族曾经以"信"为做人第一要义的道德精神,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诚信缺失成为了国际社会攻击我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加强和完善政府诚信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刘伟 《青年论坛》2005,(4):48-49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最重要的品德。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大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应该在教育引导基础上,重点抓好诚信机制建设,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9.
王宝莲 《求索》2005,(8):90-92
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是人的个性和谐,以“诚信建设”作为道德突破口,塑造人的个性和谐,是当前构筑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社会的诚信建设关键在于把握好两个维度,即外在制度规范的保障和主体内在诚信价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朱瑞华 《人民论坛》2010,(1):110-111
中国传统的诚信思想不仅对诚信概念作出了精辟的界定,而且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强调信、义与善的结合。然而,由于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固有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应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诚信思想,正确地理解把握传统诚信思想的实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
诚信友爱——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红霞 《前沿》2006,23(6):159-161
“诚信友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诚信友爱从道德层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重要条件,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为指导,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诉求、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中诚信危机问题的解答等方面,阐明“诚信友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诚与信的本义从本体论和道德论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贯通,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练成诚实.守信这一诚信的基本涵义,凝结成做人之本、为正之责和成业之道等现代价值.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因其变化而有所变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信用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诚信”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即诚心为善并付诸实行,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诚”是指“内诚于心”,“信”是指“外信于人”,二者是相互贯通、互为表里的,“诚”是“信”的依据和根基,“信”是“诚”的外在体现。应当说,“诚信”既是一个道德概念,又是一个实践课题。近年来,江苏省公安机关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警和以德治警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严格执…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诚信是一种符合经济理性的行为,讲诚信与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因此,树立诚信的经济观,有利于全方位促进社会诚信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现代经济学认为,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是实现整个经济最优均衡、使得交易主体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因此,通过增加信息披露和传播,减少失信行为发生的条件;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强化惩戒机制,改变失信的收益和代价比率;深入宣传教育,使诚信成为一种社会文化观念;创新金融交易,以经济手段推进诚信建设就成为社会诚信建设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把“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诚实和守信的统一,是一种善良的人性。要求人们以诚待人,讲求信用,遵守契约,兑现诺言。诚信是做人、为政、从商的道德准则,是立德之根本。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12,(9):15-1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对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同时也是一种经济道德、社会公德。“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诚信也是社会和谐的纽带,如果不能在公民中普遍地培育起诚信意识,人与人就难以融洽相处,整个社会就难以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诚信?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诚”通常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信”通常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具有悠久的诚信美德的民族,有着深厚积淀的诚信文化传统,可为什么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却开始疏远诚信,甚至出现了“诚信危机”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道德在政治和管理中的作用,也不乏对诚信的推崇和研究.西方对"诚信"的研究和应用也有悠远的历史,并在目前的企业管理中有颇为成功的实践,从各自发展历史看,中国传统的道德诚信与西方文化中的道德诚信具有基本相同的内涵和要求,但由于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在具体的理解上,两者存在着实质性的区别,并由此影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员诚信行为表现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武宜俊 《传承》2010,(6):102-103
诚与信的本义从本体论和道德论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贯通,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练成诚实。守信这一诚信的基本涵义,凝结成做人之本、为正之责和成业之道等现代价值。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因其变化而有所变异。  相似文献   

20.
“诚信”既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尽管从价值上看,诚信是法律制度的重要道德基础之一,但是从社会规范的角度上看,诚信规范与法律规范又是性质不同的行为规范,有着不容忽视的区别。另一方面,诚信与法律又有着功能上的互补性。我们应当根据二者的特点,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社会中的普遍信任关系建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