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鄂政发[2008]6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印发给你们。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84号)精神,主动参与和支持改革试验。武汉城市圈内各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  相似文献   

2.
《湖北政报》2009,(19):23-26
<正>鄂政发[2009]3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紧紧把握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把湖北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3.
《湖北政报》2009,(8):38-46
<正>鄂政办发[2009]3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2009年是全面启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第一年,也是决定改革试验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一年。根据《武汉城  相似文献   

4.
鄂政发[2008]5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经《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84号)原则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加强协作,勇于创新,认真做好组织  相似文献   

5.
《湖北政报》2009,(14):9-12
<正>鄂办文[2009]30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宣传工作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有关地区和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6.
《湖北政报》2010,(14):2-50
<正>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两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圈内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按照综合配套改革试  相似文献   

7.
《湖北政报》2009,(10):29-31
<正>(2009年3月18日)鄂办发[2009]13号根据《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84号)精神,为充分发挥我省人才、科教优势,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为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  相似文献   

8.
鄂政办发[2008]1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加强对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决定成立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9.
边吉 《政策》2009,(2):34-36
最近,省政府批准印发实施(2008年-2010年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做到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积极有序地推进改革试验。现将该计划简介如下:改革试验主要内容 (一)资源节约领域(4项)1、建设青山一阳逻一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在重点推进东西湖区、青山区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整合钢铁、化工、电力、建材等产业资源,  相似文献   

10.
《湖北政报》2009,(7):25-29
<正>鄂政发[2009]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08]58号)精神,全省金融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武汉城市圈建设为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和增强武汉城市圈金融资源聚集和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武汉城市圈建设由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并启动,几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以"两型两化"为核心,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再次吹响了改革发展的中部号角。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近三年来,以武汉地区为龙头,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新一轮"两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期内,要加快推进武汉综合配套改革,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抓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个中心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中的两个重点;强化武汉科技教育这个最大的优势;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多方面具有武汉特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湖北政报》2009,(12):14-18
<正>鄂政发[2009]2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更好地发挥投资对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促进作用,拉动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促进武汉城市圈投资增长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鄂政发[2008]66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空间规划纲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综合交通  相似文献   

14.
谭键 《今日海南》2008,(9):32-33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我国已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以及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被称为"新特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传统的经济特区是何种关系,其改革试验对海南具有怎样的影响和借鉴,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湖北政报》2009,(12):30-31
<正>鄂政函[2009]81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又  相似文献   

16.
张林 《政策》2012,(4):56-59
2008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站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构建中部崛起支点的高度,提出了建设武汉新港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其作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三年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日前获国务院批准。根据该方案,武汉城市圈将围绕“九大创新”,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博导赵凌云,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梁亚莉,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所所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秦尊文3位专家,对“九大创新”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做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立法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如何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更是一个新课题、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9年7月31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自10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作为我省首部有关促进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综合性法规,其政治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30日,《关于大力推进武汉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的决议》在武汉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时高票通过,为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又增添了新的动力。此时,距离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新的改革试验区刚刚过去18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