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阿克苏地区人大工委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离退休干部十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心系城镇特困居民和企业困难职工,积极开展了城镇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全机关18名党员、干部和职工、8名离退休老干部共捐款12050元,机关集体捐款2000元,为城镇特困居民、困难企业特困职工及其子女就学提供了救  相似文献   

2.
要情播报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严格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说,新的一年建设工作要按照继续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继续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和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要通过严格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将全年城镇房屋拆迁规模控制在2004年的水平内。同时,加大中低价位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力度,支持对危旧住房改造和困难企业利用自有土地组织困难职工集资  相似文献   

3.
一、确定户型要考虑职工收入水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是安居工程的继续和发展 ,是为了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问题 ,具有社会保障性。经济适用住房户型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 ,并应具有适当超前性。以浙江省省直单位开发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为例 ,其销售对象为杭州市市区范围内的省直单位职工 ,据对在浙江省省直单位住房基金管理中心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缴交情况统计推算 ,职工平均年工资收入达 2 4 0 0 0元 ,具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基础 ,无房职工和住房未达标职工还可获得单位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补贴 ,同时还…  相似文献   

4.
热词出处: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完成华侨农林场危房改造,推进工矿区及城镇危旧房改住房的改造,开展经济租赁住房、限价房建设试点,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推进农房抗震保安建设试点,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岚 《今日浙江》2012,(19):52-53
逐步构建起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为主,非成套房改造和老小区整治同步推进的较为完善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事关百姓民生,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宁波市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逐步构建起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四  相似文献   

6.
琼府[2008]74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近年来,我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通过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等政府保障性住房,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国内外消费者,部分  相似文献   

7.
政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12,(5):62-64
收入困难职工可用公积金余额支付物业费 自2012年5月1日起,凡购买并自住共有产权保障房(经济适用住房)的职工或居住上海自有住房,且月收入低于(含)上海当年度最低月工资标准的经济困难职工家庭,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物业服务费。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的收益分配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现对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问题规定如下: 一、职工个人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和按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房屋产权归职工个  相似文献   

9.
恒源公司关心困难职工,切实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企理念,建立了多道职工生活保障线。该公司心系困难职工,不断充实、完善《特困职工救助办法》等制度、措施,政策倾斜,救助到位。2004年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设立特困基金,截至目前已有10余人获得救助,最高救助金额达2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为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中央提出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几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城镇居民住房商品化、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房产市场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本条例所称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相似文献   

12.
省政府文件豫政〔2007〕7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房地产业发展,不断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居民住房条件,全省城镇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我省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还不配套,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城市居民住房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出的路径建议,解决了大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诸多障碍和难题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是民生的根本,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199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建立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市场和保障相结合的住房新体制,即“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应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住房供应体系”,这是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佳木斯铁路分局工会把构建“三网”工程做为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落脚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帮困致富,为职工构建“解困网”。分局共为14户特困职工、724户重困难职工、1441户一般困难职工建立了档案和台帐,实行了微机管理,形成了三级困难职工档案管理网络。去年他们采取分局拨款、工会投入、职工捐助等方法筹集资金240多万元,为412名急特困职工进行了补助。建立多种形式的互  相似文献   

15.
在近日召开的国家房改工作检查组准备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铁映同志指出,实现住房高度商品化,是要逐步实现职工通过劳动工资的支出来解决住房问题.他说,住房是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是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住房制度改革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房改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住房新体制的建立加快住房建设.实现住房高度的商品化,是要逐步实现职工通过劳动工资支出,来解决住房问题.一是原有的公有住房要盘活存量;二是要加快住房建设,解决低收人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当前要抓好调整房租和出售公房,建立公积金制度和抵押贷款制度,以及住房作为不动产进人交易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住房问题已经是影响社会整体建设的重大民生问题。安居乐业,安居先行,对此,党和政府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来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从1993年到现在,我国人均住房面积从17.8平方米增加到28平方米。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又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即“24号文”,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城镇廉租住房制度,改善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工和其他城镇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政报》2006,(12):22-25
自1998年国家停止实施住房实物分配政策以来,我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住房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居民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很不平衡,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为加快我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通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遭遇货币支付困难和高房价的尴尬之后,广州市酝酿再次放开解决住房问题的思路:允许驻穗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自建住房;允许职工在货币、实物分房之中“二选一”。此举意味着在广州叫停了6年的单位建房重新启动。  相似文献   

19.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实行的是低利率。近两年来,我省在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机构不健全、覆盖率较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继续深化和完善机构调整、加快业务发展、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等措施,才能够使住房公积金发挥帮助广大职工特别是中低收入职工解决住房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住房的社会属性及其资源的稀缺性等特点,决定了单一的市场化不可能解决好社会住房问题,而应是政府和市场共同承担。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旧体制积弊甚重。诸如住房分配货币化难以到位;党政机关停止集资建房后,解决职工住房问题需要过渡措施;廉租住房制度尚未普遍建立,最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措施有待实施;国有企业大面积改制,职工住房优惠及其权益应得到相应保障;住房公积金运作支持职工住房消费作用的发挥明显不足,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