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如何建设“宜居北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下称《规划》)。《规划》把北京的城市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提出北京建设“宜居城市”是这次新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北京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背景是什么?意义何在?问题症结是什么?如何建设?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和探讨。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经济中心到宜居城市可以说,《规划》提出北京的新方向——“宜居城市”的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资源、环境、人口)来确定发展目标的一个生…  相似文献   

2.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北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宜居城市,是北京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目标。所谓建设宜居城市,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综合的发展途径来创造美好的人文环境,使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成为可能。而建设宜居城市,不言而喻,搞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前线》2010,(10):49-51
<正>宜居城市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确定的北京未来四个主要的发展目标定位之一。近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把北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发展中建设现代宜居城市,“以人为本”是宜居城市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和谐度”是宜居城市的衡量标准,现代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社会的和谐,是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西宁市党代会提出把西宁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发展战略。宜居是一个城市的根本属性,建设宜居城市是对建设生活、幸福之城的最好回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破解西宁建设宜居城市的难题,需要准确把握宜居城市的内涵,以城市产业转型为先导,夯实宜居城市的基础;以城市生态修复为核心,塑造宜居城市的形象:以城市道路功能完善为根本,提高宜居城市的品质;以城市创建活动为载体,打造宜居城市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前线》2009,(1):57-58
1978年以来,北京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今,这座历史古都正向着“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目标坚定前进。  相似文献   

7.
省外发展潮     
北京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了北京城未来发展格局,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根据规划,作为国家首都,北京将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高效开展工作服务,为国际交往服务,保障首都政治、行政与国务活动的效  相似文献   

8.
福州是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州建设生态城市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发挥生态优势,构建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9.
北京要建设什么样的宜居城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认为宜居城市的核心是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本质要求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初,宜春市委、市政府作出用三到五年时间把宜春中心城初步建设为绿色、富裕、便利、安居、文明的宜居城市的决策部署。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是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综合发展过程。结合宜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中心城市创建宜居城市应把握好以下四个"统  相似文献   

11.
北京如何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在2005年7月召开的北京市经济分析会上强调,要把北京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2005年10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十一五”规划的建议鲜明地提出,要加快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这在北京城市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宋瑞 《前线》2007,(12)
近年来,北京市提出要大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这对北京改善交通状况、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何为现代化综合交通综合体系?北京应如何建设这一体系?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是全世界交通发展的趋势。它  相似文献   

13.
王军 《学习月刊》2012,(22):38-39
新加坡在全球最佳宜居城市中排名前十,在亚太地区最佳宜居城市中位居首位。我以为,新加坡政府在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实践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全面诠释,是取得这一成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北京人口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双增长,但适用人才所占比重较低■调控城市人口规模,要经济、社会政策并用■可用“居住地人口互动治理”取代“户籍属地管理”  相似文献   

15.
对薄熙来而言,5月的工作日程紧张繁忙。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他到任后一直致力于重庆市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正深入开展,“森林城市”“宜居城市”“畅通城市”建设紧锣密鼓,薄熙来的调研一个接着一个。  相似文献   

16.
打破“孤岛经济”走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徐国弟北京的经济发展有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或者说是弱点,这就是“孤岛经济”比较明显。北京拥有168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100万人口,发展经济要立足于这个基础,但作为中心城市,还必须与近腹地一体化发展,并具备对远腹...  相似文献   

17.
赵洪涛 《唯实》2023,(2):78-8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实现了由“速度”向“深度”的跨越,城市建设正在从以外延扩张为主逐步向以内涵提升为主转变,从大规模增量建设向存量更新和增量调整并重转变,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的目标。清江浦区作为淮安市主城区、老城区,经历了由大规模拆建向精细化更新的转变,推动城市更新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相似文献   

18.
苏峰  宋传信 《新视野》2005,2(6):70-72
陈云长期在北京主持中央经济工作,留下了许多关心首都经济建设的动人佳话。陈云对北京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过许多宝贵意见。北京的城市建设曾几度得到陈云的指导和亲身参与。他曾多次视察北京国营企业,“文革”期间在北京新华印刷厂“蹲点”调查一事,尤其可圈可点。改革开放后,他关注北京经济建设中的社会风气,批判不正之风。陈云关心北京群众,对北京市民所关心的物价、“大白菜”和“烧炭难”问题都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市委九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把太原建成现代宜居城市,这个重大决定符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本文对现代宜居城市应该具备的特点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努力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市第十次党代会围绕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目标,提出了推进“环境立市”、打造“宜居城市”、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环境生活品质的要求。杭州作为一座“五水共导”的江南水城,水对杭州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环境生活品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首先要做好水环境的文章。本文借实施新一轮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之机,就如何以河道更新推进城市更新,谈一点想法。一、重新认识“河”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意义杭州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名的历史。在“以舟当车,以楫为马”的数千年间,“河”在城市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