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变更,越来越多的女生参与到和受制于校园暴力事件。校园女生的暴力事件以其每年较快的递增速度也越来越受到大众和媒体的关注,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女生个人的问题,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文化媒体、公安机关的责任问题。文章从分析校园女生暴力的原因入手,探讨了为有效预防校园女生暴力事件的发生而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极端暴力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数百名中小学师生被砍伤或被残忍杀害,这些逝去的生命为校园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这类为了发泄情绪报复社会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治安状况,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分析中小学校园极端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应急策略,无疑是研究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在我国多个城市连发丧心病狂的凶手闯入校园向学生挥舞凶器、大肆杀伤的事件,回顾已经发生的多起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不得不让人对校园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陈鹏  陈建国 《中国减灾》2012,(13):39-41
近年来,在各地陆续发生了多起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引发了社会关注。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从犯罪人、受害者、校园管理和社会舆论等多个角度剖析了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基于社会、安防措施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接连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度的恐慌,校园安全问题再度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加强校园安保、维护校园稳定,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分析了校园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了解决校园安全问题、维护校园稳定的途径和措施,以期推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各地陆续发生了多起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引发了社会关注。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从犯罪人、受害者、校园管理和社会舆论等多个角度剖析了中小学校园重大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基于社会、安防措施…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几年前,校园暴力似乎还是一个遥远的名词。但似乎在突然之间,群殴、斗狠、勒索、施虐甚至血腥这些只有影视里才出现的字眼和行径,涌进了被称为本该是一片净土的校园。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情节严重、手段残忍,成为全社会的"痛点"。校园暴力的话题异常沉重,面对校园暴力,学生无所适从,而教育者也是无可奈何!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既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对此,应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加强校园暴力防治宣传教育,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全国范围的校园暴力事件通报机制,加强文化传播管理。  相似文献   

9.
校园暴力事件并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个学校,而是集中呈现在某一小部分学校和学生之中的丛生现象。丛生现象的出现使得对校园暴力的研究视角发生了转向,从群体归因转向了学校制度归因,即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权力支配型的人际关系、学校管理的制度和规则等是导致校园暴力丛生的原因。应当设置学校安全的分层管理,从而有针对性的防治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10.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向以文明著称的校园里接二连三地发生暴力事件,从拳脚相加到用刀砍人,血腥事件,惨不忍睹,触目惊心。这一现象提醒人们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文弱书生会挥刀砍人?这些孩子究竟怎么了?怎样才能减少和避免校园悲剧的发生?作为职教工作者我们不能不重视对职校生的心理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预防和控制职校生暴力行为。一、职校生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生理的成熟是儿童少年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与教育是儿童少年发展的决定因素。常言道:治病要治根。”孩子不良情绪与行为的形成,主要是教育尤其是家…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同伴关系、嫉妒与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量表、自我报告嫉妒量表对724名初中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同伴关系、嫉妒、校园欺凌行为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同伴关系显著正向预测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2)嫉妒在同伴关系与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证实同伴关系对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嫉妒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富超 《中国保安》2013,(20):67-69
美国国家学校安全中心的统计和调查显示,在2007~2008学年,美国12年级共有5570万学生,其中43人在学校发生的暴力事件中死亡。在2007年一年中就有150多万12~18年龄段的青少年遭受到非致命的校园暴力伤害,其中包括82.68万盗窃和68.41万群架暴力袭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各地校园欺凌虐待事件频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由此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深究校园欺凌的原因不难发现,其与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息息相关,但同时又形成了"学校不敢管、家长管不住、社会管不了"的监管真空状态,导致校园欺凌愈演愈烈。就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福建省多名人大代表近日呼吁,尽快出台反校园欺凌的地方性法规,并通过多方联动,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等一系列配套举措,更有效地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因选址紧邻已搬迁的化工厂,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陷入环境污染风波。在家长与学校经过近四个月的交涉后,该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校园本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现在却与毒地为邻。对于这起校园"毒地"事件,舆论已有很多解读,但大多围绕土地污染、环评方面,而在笔者看来,校园"毒地"事件,从根本上暴露出的是我国教育和学校缺乏现代治理,没有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这样的权利机构,代表社区居民和  相似文献   

15.
从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的校园血案到5月12日陕西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的小学凶杀案,近期校园恶性犯罪事件频繁发生,令人震惊.一向被认为最安全、宁静的校园,正在成为警力部署的重地.保护还没有自卫能力的孩子,我们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来,猥亵儿童、强奸幼女等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新闻媒体对儿童性侵犯事件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涉及在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性侵害事件引起社会对校园性侵害的高度关注,仅仅在网络上以"禽兽教师"等词语搜索,就能够找到长达几十页的案件报道。校园性侵害案件的不断曝光,给社会、家庭、学校均带来了极不安定的因素,同时也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从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的校园血案到5月12日陕西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的小学凶杀案,近期校园恶性犯罪事件频繁发生,令人震惊。一向被认为最安全、宁静的校园,正在成为警力部署的重地。保护还没有自卫能力的孩子,我们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校园霸凌和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和法律后果,加强未成年人身心安全和校园安全保护迫在眉睫。尽管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重拳频击,陆续出台政策性文件对此进行规范与治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收效甚微,且面临着运动式推进的尴尬局面。选取美国反校园霸凌立法评估机制这一较少被关注的方向,从法律经济学与实效法治观的视角探究我国反校园霸凌立法规划阶段应当关注的法理功能、规范设计、制度保障、实施成效等,利于避免立法陷入教条主义认知误区和实用主义异化陷阱,实现规范、实证与实效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敲响了校园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警钟.文章从公共卫生角度对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与策略--校内各部门应该齐抓共管,以预防为主,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正确而快速地应对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20.
<正>更为重要的,是发动和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建立保证校园安全的长效机制。针对近期接连发生的校园恶性伤害事件,全国各地的警力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频率出现在各地校园,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