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颖 《广东民政》2009,(4):31-32
2月18日,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广东省社会组织评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3月26日,中共广东省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成立揭牌仪式在广州举行。两个机构的成立是广东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先行先试的措施之一,对规范社会组织管理有什么样的意义,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本刊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广东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方向文。  相似文献   

2.
王颖 《广东民政》2009,(11):34-34
11月12日,共青团广东省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在广东软件大厦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成立大会由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省社会组织党工委副书记廖焯荣同志主持,省社会组织团工委书记黄跃珍同志就共青团广东省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筹备情况作报告,团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王晓亮同志宣读成立共青团广东省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的复函,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11,(8):42-42
7月18日,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工委召开了广东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暨社会组织党团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会,吹响了社会组织在加强社会建设中创先争优的进军号。民政部副部长姜力、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刘昆、省民政厅厅长刘洪等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民政》2009,(6):46-46
最近,广东省民间组织总会副会长廖焯荣、总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建辉率广东省禁毒基金会等37位会员代表到西藏就社会组织工作进行交流学习。西藏民政厅杨国义常务副厅长会见了考察团一行。西藏民间组织管理局达瓦扎西局长、王智处长分别介绍了西藏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机构编制、规范社会组织管理情况和依法登记管理工作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广东民政》2011,(10):10-11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之一,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对加强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培育和规范社会组织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发挥行来协会商会作用的决定》、《关于发展和规范我省社会组织的意见》、《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等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6.
《广东民政》2010,(3):24-24
广东省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于2月11日在省政府大院迎宾厅召开。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副组长、省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  相似文献   

7.
《广东民政》2011,(5):40-41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社会组织工作积极创新,先行先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取得良好成绩。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社会组织28509个,比2005年增加8738个,平均年增长率为8.8%。“十二五”已经开局,广东省将如何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全面推进社会组织工作创新发展?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王长胜。  相似文献   

8.
孙静 《现代领导》2009,(4):22-22
广东省佛山市,位于珠江口西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佛山市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老城增添了一抹亮色。中共广东省佛山市委组织部在发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的作用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将党组织建设与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同步发展,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的发育和良性运行对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在社会力量弱小的大背景下,一方面亟需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另一方面需要对其加强监管。以四川省为例,在社会组织培育方面,存在重资金扶持轻能力建设、忽视社会组织自主性以及社会组织社会认同较低等问题;在监管环节,存在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监管方式单一、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为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引导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构建培育政策体系、优化社会组织发展软环境、建构综合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主体,为推动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教育事业、加快社会组织和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问题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阐述社会组织和社区教育相关概念、特点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存在的政策经费保障不足、参与力度资源不足、教育内容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吸纳更多资源力量参与社区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形式等对策,为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定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时期,服务于民生发展成为其更加凸显社会责任的内在发展要求。城乡社区是影响高校党建与德育育人的外源性、发展性、生成性环境,也是大学生全身步入社会之前实现其"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实践空间。高校学生党组织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推进党建工作格局从准行政化走向公益化,有效延伸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要以党员义工基地等为载体,创新党员教育管理途径,将"志愿、服务、奉献"等公益教育精神嵌入并内化于党员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体系,推进高校学生党建与社会工作的联动共建和长效发展,从而引领大学生党员系统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型,并顺利地实现由"精英毛坯"到"人才成品"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China has achieved almost double‐digit annual economic growth since Deng Xiaoping launched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reforms and open policies in 1978. Nevertheless,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lagged behind.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Chin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Guangdong Province. Having benefited by the open and reform policies since 1979, Guangdong Province has experienc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especially i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pectacular development in its economy, social advancement in Guangdong has, however, appeared to remain far behind.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the province, especially the peasants in rural areas, and those who serve as contracted workers in factories, construction sites, or for the private sector in cities, are not protected by any systematic form of social securit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malpractice of local governments is the major factor leading to these divergent processe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人才竞争已是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的核心,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以下简称"海归"人才)成为我国人才战略的重点.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有关资料,系统分析了"海归"人才对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对广东省未来如何更好地吸引"海归"人才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组织在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组织力量的不断壮大和质量的逐渐提高,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张家港、济源两地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案例资料,分析了社会组织在城乡一体化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并基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思路进一步探讨了社会组织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提出了加大社会组织在城乡一体化战略中积极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间反扒联盟”是近几年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兴起的一种民间公益性组织。它的诞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威慑和遏制城市中的各类扒窃犯罪活动,可以弘扬社会正气,彰显社会的正义力量,具有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但“民间反扒行为”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法律和制度等各种规范加以规制和引导,“民间反扒联型”要有效地开展工作和永久地持续下去,需要加强各种职业风险的防范与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1895年离台内渡以后在福建及其邻省广东、江西之种种遭遇,记取清末民初的某些社会变迁和某些社会问题:新学兴起与科举变革,“癸卯学制”、废除科举与私塾、学堂的改良,以及诬讼、迷信、烟赌、教案、械斗和“银贵钱贱”。本文认为,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诸人在大陆身处和面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勉力维护“新政”、改良社会,其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事迹值得纪念。  相似文献   

17.
刘朝晖 《思想战线》2007,33(3):23-29
改革年代的侨乡宗族组织得到了复兴和发展,但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框架中已经丧失了其社会控制的功能,相反,个人、家庭、家族、村级地方基层政权以及各类自愿性社团组织等对村落社会的结构和权利进行了分割和重组。一方面,国家逐渐淡化行政监督权力,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实施对村落社会的影响和控制;另一方面,社区中的个人、家庭和自愿性社团积极介入村落社会的政治实践过程。家庭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新变化已经开始影响村落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过程,它演变成为了村民主张个人权利和义务的策略单位。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generating unprecedented growth, they have also been responsible for rendering the danwei,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political and social system in urban areas, increasingly irrelevant. This has serious implications since danweis have been both the organizational ba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vehicle through which social services were provided. Belatedly, the government has responded to this dilemma by experimenting with social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urban are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experiments is the development of shequs.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990s, shequs were given more autonomy and responsibilities. Some of the more advanced shequs began to experiment with elections and social welfare functions previously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experiment, however, is still in an initial phase and shequs have not ye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olity. Nonetheless,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have placed much importance on the shequ experiment. Their success will thus allow us some insight into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urban China.  相似文献   

19.
历史时期的华南少数民族 ,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的少数民族 ,他们在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中 ,充分利用华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维系本民族的生产与生活 ,逐步形成了华南地区少数民族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与特点 ,进一步促进了华南地区各民族社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0.
光复初期台湾农会与合作社分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据时期的台湾与1945年前的中国大陆各自拥有不同的农民组织经验,这两种经验在光复初期的台湾交集。国民政府在接收台湾后不久,即依据大陆“农会政治,合作社经济”的原则,将台湾最大的农民组织——农业会划分为农会与合作社两种组织,使得光复初期的台湾农民组织陷入分分合合的纠葛之中,直至1949年台湾省政当局重新将其合并。在农会与合作社分合问题的背后,可以看出在国民党的政治版图中,台湾的地位日渐重要,台湾农民组织的地位也日渐重要。在糅合两种农民组织经验的基础上,当政者促成了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性功能的新农会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