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对获益与国际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国家对外政策要考虑相对获益是肯定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它是否如新现实主义所说阻止国际合作呢?本文认为,相对获益确实对国际合作造成一定的麻烦,但并不能阻止国际合作的发生.在不同情境下,相对获益对国际合作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随着各国相互了解的不断加深,相对获益在国际合作中的影响力会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2.
贺鉴  欧阳翠兰 《求索》2007,(11):80-82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制。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无政府状态理论和国际合作理论是新现实主义的核心部分。新现实主义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是冲突和竞争,但是,当国家具有共同利益时,它们是可以进行合作的。因此,可以以新现实主义为指导完善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3.
乌托邦现实主义是吉登斯晚期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理论归宿,奠基于其结构化理论和多维现代制度分析框架之上,是吉登斯探索超越现存资本主义秩序的核心理论原则。在现代性的激进化和全球化的条件下,吉登斯论述了晚期现代性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构建了超越现存资本主义秩序的乌托邦现实主义框架,从而体现了吉登斯深刻的洞察力和可贵的批判性,也凸现了吉登斯激进的现实主义品质。但是,吉登斯否认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夸大了人类的反思性活动,不能科学阐明现代资本主义秩序的未来和前途,乌托邦现实主义也就难免流于空洞和幻想。  相似文献   

4.
聂军 《社会主义研究》2006,25(4):99-101
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国际相互依赖观与其它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观点相去甚远。结构现实主义运用体系结构的三原则来考察国际相互依赖。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只要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在功能上就是相似的单元,为了生存,国家就会最大程度地保持独立而避免依赖于他国,同时考察国际相互依赖应以大国之间的依赖程度为主要测量标准。国际相互依赖的程度是松散的,而这种松散的相互依赖有利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到底要满足哪些条件,国际合作才能顺利实现?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国际合作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尽管这三种理论的具体国际合作条件观点不一样,但它们各有其长处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基欧汉的国际合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罗伯特.基欧汉国际合作思想的逻辑线索进行了梳理:从界定国际合作开始,接着分析了博弈论和科斯定理两种国际合作理论,在此基础上,指出国际合作的阻碍因素以及实现条件,最后阐明国际规制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际警务合作的迅猛发展急需理论的指导,而其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之间的关系是其理论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两者在性质、范围、主体、依据和途径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催生了国际警务合作,并为其发展提供土壤,而国际警务合作的灵活性、直接性和高效性又促进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军 《社会主义研究》2005,18(3):125-127
从总体上来说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都是一种体系理论,但是二者的社会现实起源和理论起源不同,它们对国际无政府的看法及其造成的结果不同、对政治和经济的不同关注以及对理论的界定存在根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制度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国际政治思潮,它在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论战的过程中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全球化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新自由制度主义将具有更大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0.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存在8个方面的逻辑缺陷,最终导致理论陷入困境,既不能从前提有效地推导出结论,也不能充分解释和说明现实世界的复杂现象。出现逻辑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确立了过高的理论目标,过分追求理论的简约性,企图同时成为普遍理论和外交政策理论,最终不得不以牺牲逻辑一致和解释效力为代价。  相似文献   

11.
以平民为目标,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破坏国际秩序的恐怖主义,是基于政治动机而使用暴力手段的现象,始于18世纪,20世纪以后演变为有组织的犯罪.当前,恐怖主义已从国内发展到国际,是国际社会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它是经济、政治、民族和宗教等各种矛盾的综合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因而单纯地用军事手段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在当今世界,有效地防范和惩治恐怖主义,需要世界各国间的国际合作,尤其是推行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法律合作.进一步完善打击恐怖主义的国内法律机制,充分发挥已有的国际公约、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方式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作用,缔结全面统一的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性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2.
覃茂鑫 《当代广西》2009,(14):16-17
“首善之区”,要有首善地位。南宁正按照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国际合作是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但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的面世,挑战了西方国际合作理论的话语霸权。它在对西方国际合作理论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建构了以“国家能力-国际合作”为主轴、国家意愿和国际社会为干预变量的国际合作模式,实现了对现有西方国际合作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娄伟 《长白学刊》2010,(4):47-50
国际冲突一直被视为理解国际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关于国际冲突的根源,国际关系主流范式有着不同的理论解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与其引发的均势的破坏与重构是主要原因;相互依存论作为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分支,认为国际冲突来源于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建构主义则认为国际冲突与行为体身份密切相关。三者对国际冲突根源的解释既有相同也有分歧,主要因为三者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本体论和来自于不同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5.
国际警务合作成本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当对国际警务合作进行成本理论分析,寻找资源合理化配置的途径,逐渐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警务合作机制,并通过国际警务的职业化进程以及国际警务专业型警察的建立,形成中国国际警务的"托拉斯",从而实现国际警务合作的成本最小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在女性主义的视域内,女性在国际关系中的缺席与国际无政府状态之关联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命题。作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的重要理论预设——国际无政府状态表现出男性特征。本文沿着现实主义设定无政府状态的逻辑,从对自然状态下女性特征的解读、男性化国家的描述以及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女性缺席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现实主义逻辑中女性之缺席与无政府状态的相关性,指出女性缺席是现实主义逻辑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无政府状态的前提而非结果。  相似文献   

17.
苏亚琳 《前沿》2014,(13):50-51
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建立在国家利益和权利这两个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上的。目前在国家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为深刻的理论之一。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理解,对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涵和历史局限问题开展了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增强对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人本性价值取向决定国际理论范式的生成。西方社会主体所崇奉的人性本恶价值取向,决定了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处于主体地位的状况。中国国际理论范式的建构也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本善的主体价值取向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国兴起与现实主义的理论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国的兴起是国际关系的恒常状态。现实主义习惯于以一种物质主义的经验眼光来看世界政治,认为权力界定一国的利益和行为,随着一国权力的增长,新兴大国必然挑战现存秩序,引发持久的权力转移冲突,从而导致整个国际体系的动荡与颠覆。本文认为现实主义陷入了一系列理论困境,它偏执于对国际关系作物质性的因果解释,忽视了国际政治的社会文化特性及其社会建构作用,从而对大国兴起做了不恰当的预言。  相似文献   

20.
战后毛泽东提出的"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是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战略的指导思想.它对改善中国的外交环境,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威望,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虽无必要结成某种固定的国际统一战线,但国际战略中统一战线这种斗争形式仍然不能丢,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战略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