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印在经济发展中可以相互学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和印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中印都走过弯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实行经济改革 ,印度实行经济政策调整 ,中印经济发展都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虽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印度 ,但是中国在一些领域中也应该向印度学习。  相似文献   

2.
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赶上中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许多国人眼里 ,印度依然贫穷落后。尽管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 ,然而大多数认为印度经济要超过中国是不可能的事。作者认为印度经济不仅正在崛起 ,而且具有赶超中国的潜力。只要印度注意充分发挥这些潜力 ,并认真克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中国 ,并在 2 1世纪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3.
浅析印度经济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使印度的综合国力大为加强。人们开始议论 ,在新的世纪里 ,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将会改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新世纪之初 ,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未来的二十至三十年中 ,印度经济能否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不仅对于印度综合国力的增强至关重要 ,而且对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理论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印经济比较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经济发展迅速,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印度,这是由于中印经济改革的不同轨迹、两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资本形成与经济结构等原因所致。两国经济发展潜力也有差异,两国未来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国经济改革是否深入。  相似文献   

5.
邓常春 《南亚研究季刊》2010,(4):97-100,108
长期以来,印度以其民主体制为骄傲,但独立以来的缓慢发展,又招致外界对其民主体制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质疑。本文回顾了印度民主体制的建立,分析其特点及其对经济改革和成果分享的影响。单就促进经济改革(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来看,印度民主体制不是最有效的,但民主体制保证了印度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平稳发展,且有助于促进民众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此外,经济改革也推动民主体制不断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 ,都是亚洲的文明古国与大国。世界经济在进入 2 1世纪后呈现出全球化、一体化的特征。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研究亚洲两个大国的股票市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印的证券市场作分析与比较。 1 中印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与规模。 2 中印证券市场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3 两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一、中印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与规模中国自 1 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 1 979~ 1 999年间 ,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9 7% ,比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水…  相似文献   

7.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在总量上还不及商品贸易。但是 ,其增长速度已超过了商品贸易。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同时也是WTO的成员国 ,其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较快。本文通过使用计量研究方法对印度 2 0世纪 90年代对外服务贸易的状况进行考查 ,力图探索其发展特征 ,并结合印度服务产业的发展状况 ,对印度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 ,希望得出对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越南南部东区 ,包括胡志明市、同奈、平阳、巴地—头顿、平福、西宁、平顺、林同 7省 1市 ,面积 41 1 6 4平方公里。① 该区是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它的发展态势对越南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一、南部东区经济发展态势1 .经济增长速度快、波动较大自 1 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开放的政策以来 ,特别是被确定为重点开发开放的地区一 ,南部东区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从 1 991年到 2 0 0 0年 ,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1 1 2 %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 7 6 % ) 3 6个百分点。在整个 90年代 ,南部东区经济…  相似文献   

9.
独特的印度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印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且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在对围绕与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相关的印度经济增长模式、印度产业结构演化模式、印度经济管理模式、印度经济开放模式等研究议题高度凝炼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已独特研究维度与路径,以启迪于广大相关学者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人力投资与人力资本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经济时代 ,人才资源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印度 ,虽然其人均国民收入还很低 ,总体识字水平也不高 ,但经过 5 0多年的发展 ,印度现已拥有居世界第三位的科技人员 ,在计算机软硬件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人力资本形成长足进步 ,为印度在 2 1世纪争当经济大国奠定了人才资源基础。印度人力资本的发展主要是不断增加人力投资、促进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一、印度人力投资的发展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通过投资的方式而实现的。独立以来 ,印度的人力投资逐年增…  相似文献   

11.
进入2 0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实力在一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突显,因此,印度一直奉行的尼赫鲁外交思想已不适用,自1991年拉奥上台以后,印度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推行经济外交,突出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并通过经济手段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就印度实行经济外交的原因、主要措施与实践效果作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后的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产生极为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度经济发展,但是其影响并不大。为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印度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适当的政策措施,使已经降温的印度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印度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背景越南于1986年起实施经济革新(即经济改革)与对外经济开放的战略与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越南经济从停滞转向稳定增长趋势,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1985~1  相似文献   

14.
杨玉花 《东南亚》2004,(2):28-33
20 0 3年 1 0月 ,在第二次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上 ,印度和东盟领导人宣布决定在 1 0年内建成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 (India -ASEANRegionalTradeandInvestmentArea ,简称India -ASEANRTIA)。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的建设目标与框架属于自由贸易区。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是印度与东盟经济关系发展的里程碑 ,它将对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的背景2 0 0 3年 1 0月 ,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二次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上 ,印度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双方正式签署了《印…  相似文献   

15.
1987—88年度由于百年以来的大旱,印度农业生产下降6%,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降为2%左右,是八十年代以来最低的一年。今年由于西南季风按时到达并带来充足的雨水,农业大丰收,到1989年3月结束的印度1988—89财政年度经济情况良好,经济增长速度是八十年代以来最高的一年。印度政府正采取措施,克服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一、1988—89年度经济情况良好印度1988—89财政年度国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丰收在握,粮食、油料全面增产自1983—84年度农业丰收、粮食增产后的四年间,印度农业生产排徊不前,粮食产量再  相似文献   

16.
印度崛起首先必须是经济崛起,没有经济崛起,印度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认为,印度社会经济存在某些重要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印度经济崛起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印度经济崛起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某些影响;且随着印度经济加快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有所加强;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某些机遇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某种挑战。  相似文献   

17.
沈燕清 《东南亚》2004,(1):21-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大量来自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孟加拉国、中国等国的外籍劳工涌入新加坡,为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1 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经济形势开始恶化,国内企业与外籍劳工的纠纷开始显现。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中国劳工与雇主的矛盾纠纷日渐激化与复杂,成为中新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一、新加坡建筑业中国劳工的基本情况建筑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 0 % ,但新加坡本身劳动力资源十分缺乏,它必须依赖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  相似文献   

18.
印度经济增长面临的能源约束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梳理印度能源供需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印度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印度"十二五"规划对印度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进行了预测。本文认为,印度未来经济增长将不可避免的遭遇制造业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耗瓶颈,要保证理想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先确保能源供应安全。为此,本文最后对印度能源政策以及应对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约束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发展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或农村社会反抗的研究在国内外史学界已有较长的时期。自2 0世纪初以来,学者们就农民反抗的问题研究出了不少有分量的成果。据统计,到2 0世纪80年代末,国内有关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研究论文达4 0 0 0余篇、著作30 0余部;国际学术界较有影响的著作如:印度学者纳塔拉严的《185 0~190 0年的印度农民起义》(195 3年)、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的《原始反叛者》(195 9年)、法国学者莫斯尼尔《17世纪的农民起义:法国、俄国和中国》(196 7年)、人类学家埃里克·沃尔夫《二十世纪的农民战争》(196 9年)、美国学…  相似文献   

20.
从 2 0世纪 6 0年代印度与当时欧共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始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 ,印度欧盟的双边贸易发展较快。印度已经成为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 ,同时 ,印度欧盟的双边贸易表现出进出口平衡发展、印度出口产品结构相对集中在传统初级产品、进口产品结构主要集中在机电等制成品、贸易条件不利等点。展望 2 1世纪 ,印度国内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印度外贸体制的改善和欧盟一印度贸易投资发展项目的实施 ,都会极大地促进印度欧盟的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