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三章 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第四章 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第五章 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  相似文献   

2.
张建雄 《刑警与科技》2013,(11):105-108
<正>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走向了全球,但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污水、废气、噪声、光污染、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残留物等造成的重大污染事件也越来越多。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和气体排放,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保护好人类生活环境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宪法》第十一条关于“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五届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9月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为进一步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积极防治工矿企业的和城市生活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垃圾、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噪声、震动、恶臭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以及第十八条第三款“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要按照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收取排污费”的规定,截至1980年底,全国已有山西、河北、辽宁等20个省、市和一些省的地、市先后实行了工业排污收费和罚款试行办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以及有关环境标准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涉及有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粉尘排放、尾气排放控制以及废气排污费征收、废气污染治理的设施与技术等诸多法律规定。当前,有关大气排污的法律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5.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2014年,山东省德州市的空气质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非常不理想,特别是德州晶华集团振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公司)超标排放废气污染物被环保部通报批评,省市环保部门多次行政处罚收效甚微,周围居民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6.
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代晓光 《法人》2005,(3):59-61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直接影响着各缔约国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和排放方式,但对于中国而言,此议定书所带来的最根本影响,则是中国环境能源法律制度的重大变革,继而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和经营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许朝阳 《政府法制》2009,(17):64-64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后半叶,由于人类工农业蓬勃发展.大量开采水资源、过量使用化石燃料、向水体和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造成大气圈和水圈的质量恶化。从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随着科技能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已经延伸到地球之外的外层空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法律并没有规定“公害”的概念,学理上认为与之相关的是环境立法中“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的用词形式。按照《环境保护法》第24条的规定,“环境污染”多指有形的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特性方面的改变,如废气、废水、陂渣、粉尘、恶臭、放射性物质所致;“其他公害”则指无形的有害物质对环境或对人类的危害,如噪声、振动、电磁波所致。此外还寓意着在汉语语言习惯里不能以环境污染来正确表述的、或者尚未被人们所发现和确认以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植被和原始森林被砍伐,珍稀、野生动物遭到捕杀,工业废水、废气和有毒物质大量排放、泄漏,河流、海岸和山川被污染,酸雨、沙尘暴、赤潮接踵而来,人类正在遭到大自然惩罚。当现代人如梦初醒,意识到面临的生存危机时,却不知我们的祖先曾经重视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至把环境立法和环境执法作为治理国家的重  相似文献   

12.
原告:深圳市蛇口区环境监测站(简称监测站)。 被告:香港凯达企业有限公司(简称凯达公司)。 被告凯达公司于一九八一年九月,与深圳特区招商局签订协议,在蛇口工业区独资建厂生产各种塑料玩具,投资一千六百万美元,职工一千二百人,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一九八二年二月,该公司开始正式生产后,浇模车间产生恶臭和有毒气体,未经处理,即向大气排放,呛人喉鼻,使人呼吸困难;同时,  相似文献   

13.
一、环境污染防治概况 1979年前,黄石市每年排放各种工业废气200亿立方米,废水1亿吨,废渣120万吨,大气降尘量名列南方城市之首,号称“光辉(灰)”的城市。《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施行以来,经过认真贯彻执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均有很大改变,环境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尤以大气质量的改善最为明显。1980年前与1988年第一季度相比,大气降尘量由93.24吨/月平方公里降到21.66吨/月平方公里,空气里的二氧化硫含量和空中的总悬浮微粒,均有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噪声、振动、恶臭公害的现状噪声、振动、恶臭公害,都是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公害。由于其发生源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历年来关于这方面公害,在七大典型公害中都占居半数以上。1977年总的公害件数为61,762件,其中关于噪声、振动为24,215件(占39.2%)、恶臭为15,987件(占25.9%)。关于噪声、振动所造成的危害,按照其发生源区别,可以分为:工厂企业最多;建筑施  相似文献   

15.
贵阳市乌当区定扒造纸厂(以下简称定扒纸厂)自2003年起经常将生产废水偷偷排人南明河或超标排放锅炉废气.多次受到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罚。但该纸厂仍采取夜间偷排的方式逃避监管。向南明河排放污水。中华环保联合会、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定扒纸厂立即停排污水.消除危险并支付原告支出的合理费用。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清镇法院)受理案件的同时,即依原告申请采取了拍照、取样等证据保全措施.固定了证据.并裁定责令定扒纸厂立即停止排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采用法律手段调整经济关系的任务,已经提到法院工作的日程上来。我们对经济战线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作了一些初步调查,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因不治理“三废”,污染环境,使群众身体健康蒙受严重影响,后果严重。据统计,武汉市“三废”排放量:废水160万立方米/日,其中有害废水55万立方米/日;全市年耗煤量约800万吨,排放烟尘量约15万吨/年;排放二氧化硫废气约20万立方米/年;全市工业废渣量350万吨/年。“三  相似文献   

17.
范跃红  邱哲 《方圆》2020,(5):34-34
"我们的蓝天回来了!"近日,在重庆市铜梁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回头看"活动中,检察干警重返蓝天公司生产现场,迎接他们的是附近村民的一张张笑脸。2019年9月的一天,铜梁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电话,反映该区主营石灰生产经营的蓝天公司污染大气。举报称,"石灰厂无序排放废气和扬尘,好久都没看到过蓝天了!"蓝天公司是否存在非法排污行为?有关部门是否尽到日常监督管理职责?带着这些问题,铜梁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迅速赶到蓝天公司。检察官走访发现,蓝天公司于2019年4月3日取得重庆市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后正式投产经营,属合法经营的小微企业。  相似文献   

18.
公平合理的排污指标分配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实践中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实质上是一种相对公平,是体现区域差异、行业差异和企业差异的差异性公平配置.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管理,应当创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差异性公平配置的基本法理并建立一套差异性公平配置制度,如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差异性公平配置模式、建立差异性公平配置体制、明确排污指标的权利属性、确定差异性公平分配原则、建立统一指标分配核算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从而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差异性公平配置.  相似文献   

19.
节能减排是国家在2006年全国人大会议上讨论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一项重要指标,它旨在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而当前在我国环境立法中有关节能减排方面依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立法现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结合具体实际,认为节能减排的立法可走政策法之路并提出了具体原则以及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已于198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不少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法规。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注意到防治大气污染的问题,并作出了一些规定。七十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在消烟除尘和防治废气污染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①。例如颁布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八十年代以后,国务院又颁布了不少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政策规定②。例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3841—83)》等等。此外,中国还就关于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作出了法律规定。这尤其体现在197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