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大加强全口径预决算监督,关键要逐步建立健全规范预决算编制及监督的正式制度,以法治化、制度化的管理将任何人为、人情因素拒之门外,使整个政府预决算过程在公开、透明、规范的制度框架内进行。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时期人大工作提出了"三个加强"的要求,其中之一是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是党的报告第一次要求人大全方位、不留死角地加强对政府"钱袋子"的监  相似文献   

2.
罗蔚 《公民导刊》2014,(5):21-22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引起社会普遍关注。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管政府"钱袋子"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才能让政府资金花得规范、花得透明、花到实处?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我市相关专家和人大工作者。对财政预决算动态监管不足"人大对财政预决算的全程监管尚显薄弱。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全口径预算决算的体系框架和审查监督机制,但这仅仅  相似文献   

3.
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就是指政府的全部收支都要纳入人大监督视野。这意味着人大对政府预决算审查监督的范围更广、覆盖面更宽、力度更大、要求更严、任务更重。在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除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大类预算,还首次编报了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算报告首次较为完整地披露了政府公共财政收支、政府性基金收支、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及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状况,向阳光财政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我省各级人大这  相似文献   

4.
“预算国家”是通过预算的形式对政府公共收支活动进行规范和监督,进而实现对政府活动范围、内容和程序监督的一种国家治理模式。我们国家现在的问题,是要尽快扭转对预算监督的冷漠,尽快从“官方理财”走向公共财政,让预算问题,财税问题进入公众视野,加快走向预算国家。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说起来很惭愧,对财政预决算这一块一直不太懂,总觉得很复杂。读了《公民导刊》第8期《管好政府"钱袋子"》一组文章,豁然开朗。对我来说,这组文章最后"知识窗"这个小版块对财政预算和决算的解释非常有用。财政预算,就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也称为公共财政预算。而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  相似文献   

6.
记者: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与政府职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贾康: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政府职能的合理化调整势在必行,国家政治权力统治的实施方式主要体现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计划管制型政府要完成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财政作为“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分配体系,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即健全公共财政。这首先就要求有一套完整、透明、科学合理的现代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作为预算管理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来提供履行政府职能的基础性管理条件。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综合职能的发挥要始发于科学、统一的科目编制,以及规范的收支结构的技…  相似文献   

7.
正依法管好政府"钱袋子",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维护和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人大财经工作决定权、监督权最核心的体现。目前,我国的预决算制度改革在不断推进,但尚未脱离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预决算制度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预决算权分散于各部门,提高了预决算编制、执行的成本;预  相似文献   

8.
对财政预决算的审查监督,是人大财政监督工作的重点。对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近年来在认真做好程序性审查的同时,明确重点,增强针对性,逐步加大实质性审查的分量,使预决算审查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一、关于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1、抓好提前介入,是提高预算审查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的主要作法,一是派人参加政府召开的财政工作会议,了解预算编制信息,做到胸中有数;二是在预算盘子初步确定后,听取财政部门关于预算安排意见的汇报,并在财政部门向党委和政府汇报之前及时与其沟通,对一些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请政府在确定预算方案时研究考虑,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做好预算报告的初审工作,在人代会前一个月,我们就与财政部门及时加强联系,审阅其向人代会提交的预算报告稿,并让财政部门及时提供预算收支总表、收支明细表、收支分级表、各部门的基本数字表和预算草案说明书,以便大会期间代表们审查。在人代会期间,我们会同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收集研究各代表团对预算报告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洛阳市预决算基本情况从2012年起,洛阳市开始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目前,财政预算决算的内容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决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社保基金暂未单列编制预算决算,但包含在公共财政预算决算内。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包括财政一般拨款收入、缴入国库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财政专户收入、结余结转  相似文献   

10.
张仕东  袭薇 《公安研究》2007,149(3):52-54,66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实施给公安机关加强经费保障建设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新的政府支出科目改革加速了部门预算在公安机关全面开展,深化了公安机关“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了转移支付的手段,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公安经费管理纳入公共财政改革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发布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与风险进行评估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的债务接近28万亿,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19.94万亿(2013年12月25日人民网)。该报告的发布再次把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推入大众视野,引发人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总体担忧。从权力监督制约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黑洞"的形成,凸现了人大监督的缺位,显示了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不足。审查和监督财政预决算,是人大发挥监督职权的应有之义。政府债务目前虽未列入财政预决算范围,但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要求,各级人大应主动介入政府债务监督,真正做到"政府怎么花钱要对人民有个交代,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百姓看得明明白  相似文献   

12.
<正>将全口径预决算监督落到实处,不仅要强化预决算监督的全口径,而且要强化预决算监督的全方位、全过程。依法强化预决算监督的全口径。所谓全口径预决算监督,简言之就是要将政府所收的和所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统一纳入预决算管理,依法接受监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依据预算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变过去的只审查批准一般性公共预算为强化预决算监督的全口径。依法强化预决算监督的全方位。政府方面要切实落实预算法定的原则,编制、执行全口径预算;人大方面要切实依法担当起对全口径预算编  相似文献   

13.
预算法是财税领域的根本大法。新修订的预算法"亮点"纷呈,举其要者有三,即突出了预决算的全面性、编制细目审查的科学性、预决算的公开性以及加大对预算的刚性约束。就武汉市而言,以洪山区为例,自新法实施以来人大的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新法宣传有待加强、预算编制不够完整、部门预算不够细化、预算监督有待加强。为全面贯彻新法,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一要建立学习平台做好新法宣传工作;二要设立专门的预算工作委员会;三要建立人才库借"外援"发挥作用;四要建立局域网实现在线动态监督;五要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六要建立严肃的问责制度确保预决算审查监督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4.
石义霞 《湖湘论坛》2008,21(4):72-73
与政府所具有的公共性一样,政府的财政活动也有公共性,且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阶段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历史证明,有市场经济就必然要有财政活动的公共性,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已对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财税改革,加大对公共领域投入,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这对财政活动的公共性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我们应在分析财政活动公共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政府预算报告,是政府关于预算收支情况的说明。政府要说得清,代表要看得懂。而从代表审议2014年我省政府预算报告的情况看,代表对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等情况疑问较多。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支出执行数为2744.81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多了409.01亿元,可完成预算的比例怎么是92.6%?2014年全省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数为2441.35亿元,比上年全省公共财政支出执行数为啥还少了303.46亿元?既然少了,增幅6.4%又是咋算出来的?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可读性不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代表对政府预算的审查质量和表决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豫政办〔2014〕54号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增强财政支出安排的科学性,加强预算约束,规范预算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省级预算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预算编制工作,增强预算科学性(一)编制中期财政规划。2014年启动编制2015-2017年中期财政规划,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财政资金怎么安排?用在哪些地方?效果如何?这些国家大事越来越为大家所关心,也是每年全国人代会上的热点话题。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改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和"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改的预算法要求进一步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  相似文献   

18.
<正>在各项预算之间,应建立规范、明确、透明的资金往来渠道,使其保持相应独立,又相互衔接。一、人大常委会对预决算审查监督的重点内容及易发生的问题预算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监督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年度上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那么,监督的重点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详实、规范的预算编制是人大审查监督政府收支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预算监督不力与预算编制质量不高有直接的关系,主要存在不科学、不细化、不完整、不及时四个方面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政府预算质量不高,同时也给人大对预算的审查监督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20.
财政监督可以说既是政府监督的重要内容,又是监督政府的重要方式。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日益增长,人们群众法制意识、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每位公民手里都有一把放大镜,财政的每一笔收支,政府的每一项决定,都逃不过法律、制度和人们的监督。因此,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必须不断完善,朝向科学、合理、透明前进。全口径预算框架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