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地方财政投融资发展过程中,推行公私合作(PPP)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地方政府诚信监管,则是PPP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公私合作中地方政府诚信监管创新的现实紧迫性,论述了我国公私合作政府诚信监管现状及问题,并从明确地方政府信用监管主体,规范公私合作合同管理、积极推进公私合作中地方政府诚信监管技术、方法创新,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技术是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高效化、便捷化的重要手段,但需要通过公私合作来应对其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已有研究主要从合作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等视角对数字化公共服务公私合作进行分析,缺乏对合作主体心理与行为的关注。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以C市P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为例,构建“感知—行动”分析框架,剖析数字化公共服务中的公私主体合作心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发现:数字化影响政绩导向的公共部门与市场导向的私人部门的价值感知;公私主体基于前景、利益与风险等价值感知,采取寻求合作、资源投入与资源撤出等行动策略。本文扩展了原有分析维度,为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合作效能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晏金平 《湖湘论坛》2005,18(2):61-63
美国预算管理权责配置以监管职责的主导属性为标准可以概括为 :以事前监管为主导的行政监管、以事中监管为主导的立法监管、以事后监管为主导的审计监管三位一体、相互分工、协作和制约的有机体系 ,有利于预算管理机制的稳定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蔺妍  ;韩立新 《求索》2014,(10):87-91
随着我国综合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正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国际航运中心为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多式联运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也为航运中心的建设创造了便利条件。国际航运中心多式联运流程具有涉及主体多、过程复杂、信息流开放等特征,其基本流程主要包括货物交接流程、单证换取或登记流程、进出口手续办理流程、相关费用收取流程、检验检疫流程、理赔流程、场站与经营人合作流程等方面。应加快构建物流标准化体系、综合枢纽功能管理体系、运输通道综合效能优化体系、信息网络支持体系、复合型人才支撑体系等规范化管理体系,促进国际航运中心多式联运的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区分父职与父教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父教的基本内涵、父教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责任,以及如何处理好父教与母教之间的分工等问题。从教育影响角度看,父教是父亲基于男性家长性别和角色地位对子女的影响、引导和培育,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是父亲的权利,是家庭治理和家庭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家庭教育分工角度看,父教是父亲作为家庭成员分担家庭教育责任与事务活动的过程,包括抚养、照料、陪伴、引导、管教以及为子女教育成长创造条件等内容。深化父教问题研究的关键是处理好与母亲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分工,父母教育分工应该坚持整体平衡、儿童发展利益最大化、父母优势互补、自愿性与包容性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家庭教育分工应以家庭主义为指导,以优化家庭教育资本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家庭整体利益,不应该以性别主义为主导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实现出口商品供给结构由最终产品向中间产品为主转变,有利于中国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减少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改变出口产业虚高度化及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创新的深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构建以中国国内企业为上游生产环节的产品国际价值链,积极转变引进外资的观念,加强与跨国公司的非股权式合作。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扶贫模式创新,旨在通过精准识别、精确帮扶和精准管理实现"造血式"的扶贫救助目标。将"公私合作"即PPP模式引入精准扶贫,让企业参与社会扶贫,结合政府的社会责任与民间资本力量,已经在部分地区被付诸实践。但引入PPP模式的精准扶贫尚需进一步的制度完善,主要包括:加强扶贫领域的立法;明确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边界;强化对公私合作扶贫的制度化监管。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政府不同部门的合作与分工,我们应该以民政部门管理体系为主导,政府其他部门为辅协作配合,形成有主体、有分工、有合作的工作模式,实现救助工作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东京的基本经验 (一)城市管理的价值理念 1.公私合作、公众参与的理念 东京的城市管理一直依靠三种基本力量: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强调城市的依靠力量是综合的,不能简单依靠某一方主体来完成城市管理的全部任务。因此实行公私合作(PPP)是一个比较鲜明的理念,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如,为了保证灾害发生时企、事业单位等民间团体参与救援和相互合作,东京采取了灾前合同制的形式。通过与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行会、协会签订灾害救援合作协定,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化浪潮不断高涨的当今时代,构建合理的金融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机制并确保其高效运行,既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之必需,也是一国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推动国际金融实现共享式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现行的金融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在评估适用范围认定、金融企业主导的风险自评估机制运行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主导的安全评估机制设计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其可行的完善路径是:出台统一的金融数据分类分级目录,制定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细则,对接国际通行理念与实践,更明确、合理地划定评估的适用范围;引入“激励兼容”的制度设计理念,合理扩展金融数据处理者的责任边界,明确界定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责任,提升金融数据处理者合规开展数据出境风险自评估的内在动力、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基于“比例原则”优化评估内容,建立跨部门的监管合作机制,畅通申报人救济渠道,提升行政机关主导的安全评估机制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11.
深化环保垂改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纠正地方保护主义与压实地方主体责任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须置于环境职权配置的制度逻辑中求解,围绕相关组织法机制展开制度创新。以职权配置过程中的“约束性目标—形成性目标”这一平衡框架来看,要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应当着眼于强化约束性目标,环保垂改正是尝试通过执法权的上收和监督权的强化达成此任务;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则应当对形成性目标进行优化,当前生态环境领域内的其他相关改革通过层级任务的重构初步优化了形成性目标。行政组织法应对层级任务的重构进行系统回应,对任务划分、组织保障和权责归属等事项梯次明确。为此,需要以环境事权的界分来优化治理任务的配置,以组织模式的界定来回应治理任务的需求,以权责清单的建构来增进行政任务的体系化,从而构建一套分工清晰、权责适配的环境治理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12.
救助主体多元化是当前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就需要在不同主体间建立一种合作机制,通过明确不同救助主体的责任、整合不同救助主体的资源、优化具体的救助流程等路径,整合多方力量,为社会贫困家庭和群体提供有效救助。  相似文献   

13.
李嘉娜 《人民论坛》2012,(20):105-107
公私合作制实质是市场机制回归与政府监管革新彼此互补、良性互动的过程,法治主导下的监管革新成为公私合作制的先声,其内容应包括促进公平竞争的监管、实现有效激励的监管和确保普遍服务的监管。中国应构建一套以法律为基础,囊括统一性标准许可、强制性服务标准及自律性业务守则的多元化法治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合作治理视域中的我国乡镇治理结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结构已越来越无法适应我国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县、乡之间和乡、村之间的结构性冲突使我国的乡镇治理陷入了困境。合作治理理念为我国乡镇治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合作治理是基于公民社会的成长、公民组织的兴起、社会利益的分化以及民主诉求的增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治理的新框架,其基本理念是要打破政府的权力垄断,使治理主体多元化、平等化,以实现多中心的合作共治。合作治理视域中的我国乡镇治理改革与制度重塑,应从结构功能主义的整体视角出发,朝着构建基于县乡合作、乡村合作和乡镇自治的合作式乡镇自治体制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5.
李玉凤 《人民论坛》2010,(9):120-121
会计监管已成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保障会计信息质量,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应科学界定各监管主体之间的权责;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审计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齐洁 《前沿》2014,(19):173-176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困境以及此领域中公私合作的制度需求,环保领域公私合作的制度设计应该遵循依法治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和平等合作的三大原则。同时辅之以完善政府制度规范,政府层面支持和社会多重监督三大支柱,以此设计出运行流程。我国环保领域公私合作的制度设计还需借鉴国内外经验与教训,在制度与流程设计上与我国环保领域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杨楠 《理论月刊》2024,(2):42-50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演进与实践发展中彰显出权力监督与腐败治理、政治整合与权威维护、矛盾化解与社会稳定等显著优势。把巡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既需要宏观支撑条件,也依靠具体实现机制。政党主导、价值引领与制度供给是巡视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主体支撑、观念支撑与结构支撑。责任机制建设是把巡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精准厘定责任、提升履责能力、强化监督问责是其基础环节、关键向度和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钱建平 《求索》2013,(2):214-216
本文认为.为了实现知识产权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配置必须遵循效率、公平等原则为指导,通过配置主体的优化、配置方式的优化。配置结构等的优化实现知识产权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李礼 《求索》2012,(7):52-54
公共安全服务的合作网络是包含多重联结的多个节点的结构(这些节点包括官方与非官方的安全服务的机构与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的公共安全利益目标,不同节点之间构成相互依赖、平等协商、竞争且合作的联结关系。合作网络运作过程中,多元行动者之间的府际协作网络(110社会联动、区域警务协议等),公私伙伴关系(治安合同承包、特许经营、政府补助等),以及社会间合作网络(安全志愿服务、自我服务等)为三种主要合作网络形式。政府作为公共安全合作网络治理的核心主体,在复杂网络中扮演着"促网者"与"结网者"的重要角色,政府以外的多元社会主体作为辅警力量,通过平等协商、互利互信的行动共同维护着公共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20.
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是社会治理的一体两翼,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社会治理视野中的政府管理及服务流程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以顺应社会治理的新要求和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政府管理流程优化的目标在于提高管理效能、节约管理成本和促进社会善治,优化的主体路径应当遵照现有宪法法律精神,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公众—市场—社会组织—事后监管—事前干预"的政府管理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