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虎三题     
<正> 观念中的虎原始人往往把某一物类奉为祖先,作为图腾,加以崇拜。从古籍记载来看,虎是经常被古人奉为图腾的物类之一。《列子·黄帝篇》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豺、虎为前驱,以鹰、鸢为旗帜。”描述了黄帝联合以上述各飞禽走兽为图腾的部族进行部族争战的情形。以虎为图腾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有表现。如彝族尚黑崇虎,以黑虎为图腾。彝族人死后火葬前,尸体要裹上虎皮,象征其  相似文献   

2.
晓雨 《两岸关系》2012,(11):60-61
"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大卷……"(《吕氏春秋》)根据古籍,"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存在于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舞容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这个美丽的舞名。1973年春天,林怀民以"云门"作为舞团的名称。这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也是第一个当代舞团。近30年来,云门的舞台上呈现了150多出舞作。古典文学、民间故  相似文献   

3.
《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记载,说杜康为“黄帝时人”。《酒诰》也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这说明黄帝时期已有杜姓。据说杜康是黄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许慎《说文解字》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 6代国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所以,无论按照哪一种说法,杜康都是中国第一个杜姓人物,出自如今的河南。但因年代久远,杜康以后的世系缺乏文字记载,一些姓氏书对杜姓起源另有说法。 《新唐书·宰相世系》云:“杜氏出自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  相似文献   

4.
驩兜,又作灌兜、驩头。驩头,他起源于中原地带,曾加入过炎黄部落联盟和华夏联盟。据《世本》、《大戴礼记》,《史记》《山海经》等古籍记载中,都称驩头出于黄帝系,他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部族。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大多过着半游牧、半采集和半农耕的生活,自然灾害和毒蛇猛兽不断威胁着原始人们的生存。在落后的原始生产方式的条件下,为了寻找赖以为生的食物,就不得不过着不断迁徙的生活,也必须要有广阔的环境,提供活动基地。“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  相似文献   

5.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名德。”《史记·三代世表》也记载,在中原河洛地区不同时代居于统治地位的部、氏族,全都是黄帝的后代。不仅颛顼、帝喾、尧、舜等是黄帝的后代,而且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集团全部是黄帝的后代。...  相似文献   

6.
鸟图腾符号作为表现对象或主题出现在"锦鸡舞"之中,扩充和丰富了舞蹈本身的意义,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昭然于心。鸟崇拜意识决定了锦鸡舞的外化形象与精神内核,并以其自身的生命系统将不同时代积淀下来的苗族文化转化为可触碰、可继承的物化形象。对苗族锦鸡舞的观照与传承,实则是对民族精神的回归,对自身生命的回望、审视及认可。  相似文献   

7.
楚辞与东夷族的龙凤图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尽管先民对图腾崇拜的记忆逐渐朦胧暗淡,但是,图腾崇拜所形成的原始意象依然制约着社会的精神生产,作为遗传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楚辞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它的创作也借助于原始图腾的力量,保留了原始图腾的痕迹,其中尤以东夷族龙凤图腾所投下的影象最为醒目。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族》2013,(9):18-18
佤族音乐舞蹈史诗《司岗里》,以《司岗里》史诗的核心思想为主线,通过真实的九大人文自然符号,演绎阿佤人敬畏生命、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团结和谐的普世精神和弘扬传统、自强诚信、广结天下、勇于创新的人性品质,让人们在音乐、舞蹈和诗的审美享受中,感悟佤山、佤族、佤文化的丰富和独特的内涵。吉歌由《恐慌舞》、《击石舞》、《取新火》、《古歌》、《火把舞》构成。反映阿佤先民对生命、对自然的认知,生发和积累万物有灵、和谐生存的原始意念,昭示佤山古老文明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9.
引言 先秦的“道家”一名、初见于西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西汉早期称之为“黄老”。“黄”是追家夏、商之前伏羲、神农(炎帝)黄帝所谓“三皇”和黄帝、帝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帝尧、帝舜所谓“五帝”中的黄帝;“老”是指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哲学家春秋时的老子(老聃或李耳)。东汉以后的道教祖“黄老”;尔后,“黄老之学”或“黄老思想”包括道家和道教;两者与彝族原始虎宇宙观的关系,十分密切。拙著旨在揭明和论证历来被忽视彝族虎宇宙观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国外科学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楚人拜日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地说,处于原始社会野蛮中期的氏族或部落,都有一个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其名称,这便是该氏族或部落的图腾。人们对图腾的崇拜,成为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此后在阶级社会里,在相对地先进或落后的民族中,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图腾崇拜形迹。在我国古代,图腾崇拜的对象因族而异。殷周秦汉时期的情形,古文献的记载很混乱,  相似文献   

11.
克木人的图腾崇拜与氏族外婚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图腾”一词,是北美印第安人奥基华斯部落的语言,表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图腾崇拜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母系氏族是同时发生的,并且随着氏族的发展而发展,因为母系氏族社会图腾信仰极其盛行,一般又称该时代为图腾时代。图腾又是氏族外婚制的标记,它对禁止血缘婚、实行氏族外婚制起了保证作用。 1980年春,我参加了国家民委、云南省民委组织的克木人民族识别调查组,到西双版纳勐腊、景洪两县克木人居住的村寨,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调查,发现克木人的图腾崇拜与氏族外婚制,对研究原始社会中的氏族制和我国古代图腾崇拜提供了生动实  相似文献   

12.
大约产生于远古狩猎和采集时代的图腾神话,是整个神话系列中最早的一类。它包含着原始先民最早的审美观念和其它各种观念意识。同各种原始的造型装饰艺术一样,它是打开人类童年时代审美活动这个迷宫的钥匙之一。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直至解放前夕,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社会的痕迹,所以图腾神话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有流传。本文试图从这些图腾神话入手,就人类早期审美活动的特征,作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命大容作承云之乐,是为《云门》、《大卷》,著之控以道其和,中阳之月,乙卯之辰,日在奎而奏之。"——《吕氏春秋》根据古籍记载,"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创始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后来舞姿、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遥远而淡然的舞名。1973年,林怀民,一位弃文从舞的年轻编舞家,说要"中国人做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舞给中国人看"。这一年他创立的"云门舞集"在台北中山堂首演,从此展开34年的灿烂历程,影响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乃至整个台湾社会的文化生活。云门横跨的时间幅如此之长,它曾经经历的中断、复出与壮大,和台湾社会曾走过的闭锁、失序与开放是如此紧密相连,它亦成为台湾三代人共同经历的文化记忆。云门的这些作品中蕴涵着浓浓的乡愁,它不仅改变着每个人的乡愁浓度,也因为它还存在着,而面貌不改。  相似文献   

14.
纪晓建 《理论月刊》2006,(11):118-120,129
山水植物是原始先民最早的自然崇拜对象,因而山水植物神话便是原始自然神话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水植物神话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的直接产物,它产生于原始人类的万物有灵论,是原始先民探求原始自然神秘力量的反映,这在《楚辞》和《山海经》中有大量的神话材料可以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5.
《史记》热烈歌颂从黄帝的"万国和"、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到汉武帝的开拓边陲三个波峰期的中华大一统的巨大业绩,并综合论述国家构建中的战争功能、制度演进、德力转变与人物作用等的相关因素及其理政经验。  相似文献   

16.
图腾文化是最古老的原始文化之一。图腾标志既是某群体人们所崇拜的偶像,又是某群体的特殊标志或族徽。 图腾标志具体反映在人体装饰、住所、屋宇和武器装饰,以及旗帜、图腾柱、岩画、陶器和青铜器等上面。如北美印第安人的身体上大多都有描写图腾动物的图像(如野牛、海豹、鱼、蛙、鸟之类)。我国畲族曾信仰狗图腾,过去畲族妇女头戴狗头冠,象征狗形。古  相似文献   

17.
梁奇 《求索》2011,(6):195-197
先民鸟崇拜的方式随社会的发展而嬗变,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则是鸟形描绘的变化。《诗经.商颂.玄鸟》所描绘的是单独的一只鸟;《楚辞.天问篇》有帝喾高辛氏夫妇植入;《山海经》则为"人鸟形象"。原始鸟图腾形象不断融入人的元素,人的成分扩大,动物的成分缩小。这一嬗变表明由早期的人与自然不分转变到分离,人从自然中跳出来,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而对鸟形描绘方式的变化则是这一社会变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云门的气场     
《吕氏春秋》记载,黄帝时一个叫大容的编舞家,做了两支舞——云门和大卷。云门,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可惜的是,时至今日,舞步已经失传。 1973年,一个叫林怀民的26岁的年轻人高呼着"要创立一个中国人的现代舞团",复活了云门。这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也是华人世界第一个当代舞团。之后,云门蜚声国际,2010年4月,甚至有一颗小行星以"云门"命名。  相似文献   

19.
<正>"开会",应当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活动形式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帝尧的时代,洪水滔天,尧召集"四岳"开会,让他们推举治水的人。尧和"四岳",也就是四个部族领袖的高层会议,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峰会"了。"四岳"推荐了鲧,帝尧认为鲧不能胜任。然而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帝尧对他的惩罚,竟然比对叛乱者的惩罚还要重。这或许意味着已经初步迈进文明时代的政治权力对古老的原始民主制度的否定。文明初期的另一次著名的会议,即《国语·鲁语下》中:"禹致群神于会稽之  相似文献   

20.
暑去秋还,中秋节到。中秋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是祭月、赏月。出于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祭月的习俗很早就在我国流行《,礼记》中就记载了有关祭月的活动。在台湾,中秋节的民俗活动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独特有趣。台湾同胞习称月亮为“月娘妈”,对月亮十分崇拜。每到中秋之夜,几乎家家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