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子之“智”,是对外在“礼乐”的熏习和内在“仁”的体认,一方面注重外在之“学”和人际交往对“智”的助推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必须经由“仁”的内在安顿,“智”方才有效。孔子“智”论,既是政治论,又是伦理观,亦为道德观,还是修身论。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学中,荀子的心、知理论最为系统。通过对荀子“心有征知”、学止于成“圣”、“解蔽”、“治心之道”等重要思想的阐释,本文认为,荀子心、知学说是一种依止于人格教养的智慧论,表达了儒学作为人学的一贯精神,与西方哲学立足于认知立场的认识论和知识论运异。  相似文献   

3.
李虹 《学习月刊》2012,(18):24-26
“道”毋庸置疑是道家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最早提出道论的是老子,老子哲学是围绕“道”来展开,庄子以老子哲学思想为基础,对“道”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作为道家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学术界多数将老庄并称,将老庄思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但是由于两者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对“道”的阐述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对老子与庄子的“道”进行比较,以求埘老庄的道论有更加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该文中对“哲学是智慧学”的观点进行了商榷。该文认为,“哲学是智慧学”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其理由有:1.丢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学说,回到古希腊哲学关于哲学的诠释那里,不是前进,而是倒退;2.把哲学说成是智慧学抹煞了哲学同具体的实践和认识以及它同具体科学的区别;3.把哲学说成是智慧学抹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它哲学的本质区别及它作为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哲学地位;4.哲学能使人聪明同哲学是智慧学是不容混淆的两回事。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马克思哲学界质疑和批判了把“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观点,指明了“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隐喻性。从当代哲学一语言学角度看,“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确实具有隐喻性。在对“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肯定理解到否定理解的具体讨论过程中,不仅恢复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深度,而且使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总体统一回归到当代哲学的视野之中,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商周乃至虞夏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有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如“民罔常怀,怀于有仁”、“以义制事”、“以礼制心”、“知之日明哲”、“信用昭明于天下”等。到了春秋战国,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人,开始对这些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哲学界一直有论者在批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一哲学命题,并同时提出了“一分为三”论。据论者称,作为哲学命题的“一分为二”是“有缺陷的”,需要以“一分为三”论“补充”、“纠正”之;有的则进而论证只有“一分为三”才是科学的;他们甚至把“一分为三”论奉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呼吁人们用“一分为三”论去观察、认识、分析、改造世界。我并不愿意怀疑“一分为三”论者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愿望的真诚,但是我以为,要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诚愿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以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为显著特征的儒家文化中,还旁生着一种探究事物规律,穷尽自然性质的理论源流,这就是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而在宋明时期发扬光大的“格物致知”论。一古籍《大学》最早提出了“格物致知”之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大学》经第一章)根据《大学》整体精神和儒学大要主旨,《大学》“经”文里的所格之“物”和所致之“知”,主要不是指自然事物和对  相似文献   

9.
“机体论”(organicism)或“有机体哲学”(philosophy of organism)在西洋哲学中是存在的,但却始终只是一个潜流,没有上升到主流地位.中国哲学与之不同,中国哲学之全体均是“有机论”,均是一种“有机体”哲学或曰“机体论”哲学.“机体论”哲学强调天地万物之间之“内在关系”,认为天地万物互依互靠,互致影响于对方,牵一发而动全身.宇宙是一有机体,宇宙各部分通体相关,其相关性或至为显明,或隐而不彰,但无一不相互关联.在中国哲学之“机体论”背景下,我们找不到任何“中心”,既找不到“自我中心”,更找不到“人类中心”.中国哲学家眼中之世界,不过就是一大大小小之“人体”的世界,这世界没有“中心”,只有“限于所分”与“不能相为”之职司、功能.各个别、各部分,各尽其天赋之职司、功能,就构成和谐完美之整体.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做”实事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学”是“做”的基础,是“做”的理论航标和行动指南;而“做”是“学”的补充延伸,是“学”的“实验田”和“试金石”。“学”而不“做”,是假学、空学,“做”而不“学”,是盲做、蛮做。只有坚持“学——做——学”的科学方法,才能实现其“学”的真正目的。“三个代表”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现,我们应在认真学习,系统领会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务求实效,再用它来检验我们工作的得失是非。学习“三个代表”重在“学”,贵在“做”,关键在“实”。浙江省金华市…  相似文献   

11.
王虎学 《唯实》2009,(5):40-44
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社会”概念的生成与嬗变轨迹是马克思整个思想流变历程的浓缩及其内在逻辑进程的展开。当前,学界的研究主要基于对马克思不同时期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敞开广阔的问题域,开掘出马克思“社会”概念的不同面相及其丰富内涵。而马克思“社会”概念原初理论语境的回归与再现以及新的方法论启示,必将成为进一步阐释和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有限政府”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钧 《学习论坛》2007,23(12):41-43
"有限政府"概念有其形成的具体语境。在政治学语境中,有限政府论是权力有限论,其理论根据是权利的优先性,权利制约权力;在经济学语境中,有限政府论是职能有限论,其理论根据是市场的有效性,市场优于政府;在哲学语境中,有限政府论是理性有限论,其理论根据是有限理性,理性并非万能。不同语境中的概念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辩证地解读有限政府论在当今中国改革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朱子哲学的研究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其工夫论更是集理学一系相关理论的大成。“中和旧说”发生的前后是朱子工夫论形成、发展和延伸的阶段。在此期间他对于道南学派的工夫论有了比较成熟和批判性的见解,同时对于湖湘学派的哲学思想也有了相当程度的领悟,这体现在他对于“已发”、“未发”等诸多命题的探讨中意识到了“敬”与“静”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同时强调在“居敬”工夫中,心体与性体扮演的重要角色。不仅如此,在中和旧说之后,朱子的主“敬”工夫学说有较为明显的孟学色彩,从而在“中和新说”产生之前,初步构筑了以“居敬”涵养工夫为主要特征的工夫学说。  相似文献   

14.
汤建龙 《唯实》2007,42(2):8-10
由于解读模式的不同,学界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一词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真实进程进行解读,就会看到,这里的“实践”并不是一种哲学上的理论承接,而主要是基于马克思当时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理论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一科学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的科学总结,又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科学认识。“与时俱进”作为一种“理论品质”决非是一种话语的简单概括,而是有着丰富的哲学内蕴。从哲学层面上把握与领悟“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从理论自身的功能看,不同类型的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力求接近所谓的真理,都力求在对以往经验的概括中去预见“未来”,与“未来”对接。因为只有与“未来”能够对接的理论才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其影响力、穿…  相似文献   

16.
孙荣 《实事求是》2001,1(4):20-23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实践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流派日益在国内外盛行。实践哲学围绕“实践”问题来重新诠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 ,企图打破一直以来的对马克思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单一的“政治化”的理解模式。这一尝试也曾使得过去被人们忽视或轻视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重要问题重新提出来 ,引起人们的关注 ,激发人们研究热情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活动推向新的阶段。但是 ,我们应当注意到 ,实践哲学流派内部的“超越论”却存在着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歪曲理解。本文借评析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葛兰西“超越论”和当…  相似文献   

17.
黄建平 《世纪桥》2009,(13):70-71
“此在”是海德格尔哲学探讨人的重要概念,也是进入其哲学的理论入口。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此在”范畴意指“作为存在者的人”和“人的现实生存”。与传统哲学不同,海德格尔强调的是人的“在此”。“在此”是“此在”的哲学前提。海德格尔的“此在”理论与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思想具有相似性。海德格尔由“此在”追问存在的意义,实际上是把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推向一个新的理论境界。  相似文献   

18.
2022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5周年。在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中,大庆石油会战等油田开发建设就是靠“两论”起家,靠“两分法”前进。青海油田公司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两论”中汲取哲学智慧和力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作为解决认识和实践等方面一系列问题的“源头活水”,高原石油铁军围着篝火学“两论”,让“我为祖国献石油”成为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哲学家王阳明提出了一个哲学名词--"知行合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要坚持"知行合一",知于心诚于行,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海外学者通过“猫论”来定位邓小平的思想与实践,提出了历史背景视角下的现实主义,政治哲学视角下的实用主义和民族复兴视角下的共产主义者。海外学者对“猫论”的研究,提供了“世界看中国”的研究视角,而对这种视角的关照,需要建立在中国背景和中国问题的基点上,“猫论”所蕴含的思想体现并实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