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说起压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已不陌生,确实在高节奏、高速度、高效率的态势下,来自工作、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无处不在。于是,压力对身心健康有无影响也成了人们饭余茶后的热门话题。什么是压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承受的负担。压力可以分为客观压力和主观压力。客观压力就是现实情境下实际的环境刺激所形成的压力,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来描述,比如实际的工作任务、任务难度、时间要求等:而主观压力是指个体对实际的环境刺激也就是各种客观压力的主观感受。当压力源存在时,由于个体自身因素,比如应对客观压力的能力不足、应对方法不当,自我期望值过高、非理性思维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认知风格、性格特点、意志品质等作用,我们  相似文献   

2.
人的行为是受个人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决定的。在影响个体行为的众多因素中,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标准的定位是个体行为的起点。社会环境主要是通过影响或改造个人价值系统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社会物质文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对原有价值体系产生了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市场  相似文献   

3.
个体恐怖犯罪是指单个犯罪行为人基于社会、经济或其他个人目的,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暴力手段,针对不特定多数人或重大公私财物,制造社会恐怖或灾难,严重威胁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它具有犯罪主体的单一性、目的的非政治性、侵害对象的不特定性、手段的暴力性、后果的恐怖性等特征。与恐怖主义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等在概念上有联系也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但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相似文献   

5.
徐益亮 《青年论坛》2014,(1):114-117
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学校仪式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而且更为重要和根本的还在于它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不仅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追求。学校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指学校仪式满足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需要的积极意义。学校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提升人、塑造人、发展人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个体文化习得、情感陶冶、磨练意志、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6.
能否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有效的影响 ,使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 ,事关德育工作的成败。一段时间以来 ,学校的德育工作 ,收效不大 ,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 ,即个体道德信念的培养 ,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毛素芝 《前沿》2012,(13):184-185
个体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体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个体生成视角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个人生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形式。文化的个体生成,既是对当下个体的存在形式进行理论确认,又为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道德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化解精神、心理层面的困扰,以促使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完善,这不仅是当代学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更是人类所关切的永恒话题。人格是一个为许多学科所广泛使用的概念。伦理学所说的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个人的价值和品格的总和,表现为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内在精神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特征,它是在环境、学习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的认知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当代个体遭遇时代变迁的冲击和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如何满足个体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增进个体的认知自觉,帮助个人积极地面对生命和生活,实现个人与自我、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促进个体认知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自我的认知协调;二是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协调;三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协调。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09,(9):20-22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条例第一条所称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条例第一条所称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个人。 条例第一条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是指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属于应当缴纳消费税的消费品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在境内。  相似文献   

11.
论个体能力     
董岗彪 《前沿》2002,(12):27-29
个体能力是主体能力的基本形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个体主体性和个体能力话语在当代中国空前突现。哲学意义上的个体能力是指个体内在诸因素结构而成的确立对象性关系和对象化的功能。这一功能性定义 ,对于社会整体和局域体制的设计与调整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吴红兵  陶炜 《理论月刊》2003,(10):41-42
"社会遵从"也称之为"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面前,采取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意见."社会遵从"现象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信息压力、规范压力、群体规模、群体的专长、群体一致性和个人心理特点."社会遵从"现象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刘衍永 《湖湘论坛》2002,15(1):30-31,67
所谓个体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体,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且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的总和。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从社会和个体的层面、角度相对地区分为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社会道德表现为道德的宏观层面,个体道德体现为道德的微观层面。个体道德建构也就是个人道德上的实现过程,它是通过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道德内化来完成的。通过这种内化,个体确证自我作为道德主体的存在,显示自我的道德个性。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  相似文献   

14.
刘霞 《湖湘论坛》2003,16(5):68-69
当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约束经济生活中的人们的行为使之合乎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所需要的目标时 ,此时的道德规范虽对社会行为具有普遍的制约作用 ,然而由于它尚未为个体所接受 ,因而总是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律令 ,它与个体的具体行为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距离。因此 ,要使这种“外在”的规范真正起作用 ,就必须使之真正内化成个人的德性 ,使他律化为自律 ,与主体融为一体 ,才能真正实现伦理道德在节省交易费用中的作用。下面我们从个体德性的角度来研究伦理道德是如何发挥节省交易费用的作用的。一、规范伦理的局限性虽然伦理道德作为一种规…  相似文献   

15.
伦理学上的“耻”是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否认和贬抑,是一种负面的否定的评价,耻感就是羞耻感和知耻感。羞耻感主要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言行或品质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和行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的情绪体验。知耻则是对在认识理解耻辱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耻辱的自觉的规避和抵制和抗拒。道德耻感源于人格和道德品质的缺陷。耻感丧失则意味着个人为防止进一步过程而设置的最后防线的全面崩溃。  相似文献   

16.
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导致现代性危机。破解这一危机的原则是促成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和解。具体路径有两个:第一,利用个体理性逻辑引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使个体行为符合集体理性的要求;第二,塑造超越个体理性的新型个体——行为逻辑直接基于集体理性的个体,真正的共产党人就是这样的新型个体。突破转变发展方式的既有利益格局的羁绊,一个重要途径是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和强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周君才  魏毅 《前沿》2012,(18):114-116
个体是公共卫生潜在危险现实化和扩大化的载体,也是公共卫生危险的承担者和防范主体.显然,公共卫生与个体是不可分离的.在公共卫生领域,个体正效应行为是防范危险发生的有效方式之一,而个体负效应行为则是引发危险、扩散危险的重要原因.根据这一思维逻辑,通过对公共卫生中个体意蕴、个体危险行为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大体上构建一个个体非临床层面的公共卫生社会潜在危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主观角色定位,是指社会个体在某社会群体中与其他个体关系及与其他环境元素关系的固定意识指向。明确的主观角色意识可以使社会个体的行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意志力更强,可使社会个体的行为更有效率、产生更大效益。公安教育训练教师在一线参加公安工作实践时,应有自觉的角色意识,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应起的作用、与公安干警的角色关系、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工作对象无疑是个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集中表现为个体思想的转变并由此而引起的行为变化。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尊重个体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才能确保教育的效果;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生机。  相似文献   

20.
<正>个人梦不只是对中国梦的简单分享,个人梦也不只是消极地等待中国梦的水涨船高中国梦既是国家梦,也是人民梦。国家与人民,集体与个体,两者之间不可分割,更不能对立。不可分割是指,不能脱离国家梦去谈个人梦,也不能脱离个人梦去谈国家梦。不可对立是指,不能以国家梦排斥个人梦,也不能以个人梦排斥国家梦。个人梦与国家梦密切关联,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是一种常识,也是共识。实现个人梦,倚仗于国家梦。没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就没有绝大多数人的梦。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之中,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