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崴 《中国司法》2011,(7):73-75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定义与内涵 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社会中的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前的语境下.社会管理一直被理所当然地视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长期以来.政府,也唯有政府承担着大量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职能。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管理之网越织越大.社会管理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已成为政府不可承担之重。与此相对应的是,政府社会管理的理念、模式与制度并未发生对应的转变.由此引发的矛盾愈发激烈。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既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直接反映在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公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提高公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积极回应当事人对公证的特殊需求.成为我国创新社会管理中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强化公证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是建设和谐社会,都对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相当迫切的要求。如何从现实的重重挑战中突围,实现社会管理与经济快速增长协调,开创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的两个关键词——创新、民本,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公证介入行政领域的理论基础 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加强政府社会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加强政府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我国政府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还比较薄弱,当前社会管理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才能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7.
杨磊 《中国司法》2013,(5):60-6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我国原有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使得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并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管理创新①。这给提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证》2012,(5):60-60
近年来,洪泽县公证处大力推进“五大工程”,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他们围绕公证职能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建设中健全制度、提高质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经济发展和弱势群体,在创新服务中凸显公证之效。  相似文献   

9.
赵旭 《法制与社会》2011,(18):120-121
本文通过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扣重要性进行介绍和分析,就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及方法作了简要的论述,以期对社会管理创新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王勇 《行政法学研究》2012,(2):77-81,130
社会管理创新内容繁杂,但是,从行政法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总结出六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走法治化道路的原则;坚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核心,社会管理服务化原则;政府放权,权责一致原则;打造透明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原则;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原则;社会协同,政府诚信原则。这些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应该坚持的最为基本的内容,做到这一点,当前我国各地如火如荼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就不会偏离方向,就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社会管理创新引论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从这些问题入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框架内,完善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公证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预防性准司法制度.既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措施.也是民商事领域平等主体之间寻求财产保值增值、权益保护和自力救济的重要手段.具有证明、沟通、监督、服务、预防等职能作用。公证的核心价值在于自治、依法证明、客观真实和公正.这种核心价值追求与社会管理创新目标有着重要契合之处,并能够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独特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一些基本特征。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时代发展给我国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把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法律和社会管理创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关系,但法治和"减法"型管理创新之间却存在共性和亲和力。所谓"减法"型管理创新,是指尽可能减少管理环节并将管理限制于必要限度之内的一种创新。此种创新对于抑制政府规模、深化改革成果、提高财政效率、维持管理活力以及新形势下的"维稳"、维护政府合法性均十分重要。它要求"通过良法的社会治理"。从政府限权、社会自由、政府守法等观念出发,都可以开展"减法"型管理创新。比如,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实行国家机关自我管理与服务的社会化转向,促进政府公共资源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取消价格管制,放宽结社条件,废除有关办理老年人优待证的规定,等等。  相似文献   

15.
林野 《行政与法》2012,(7):65-68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既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一项崭新的执政课题。从当前的实际来看,积极推进新型社区组织建设,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一个有效举措。新型社区是中国式社会管理的一个新载体,因而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是对社会管理创新所做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侯彦伟 《法制与社会》2012,(36):197+201
现代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规则和道德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关于社会管理,在当前的顶层设计上,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理论.此种理论中,检察机关若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有所取舍厘清自己参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王爱君 《法制与社会》2013,(28):221-223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针,社会组织是群众民主参与社会管理,进行社会协同的平台,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湖北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表明,要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8.
唐国强  陈峰 《政府法制》2012,(31):10-12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机制也基本建立,并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完善。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还不完善,在社会保障、社区治理、特色人群帮教、互联网管制、社会组织发展等社会管理重点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社会管理创新”一词首次以重要篇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中央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为适应我国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亟待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来对传统政府社会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突破,以破解制约社会发展进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社会管理创新与政府法制工作的关系,本刊对苏州市政府法制办主任胡伟华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雷桂军 《法制与社会》2013,(28):216-217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南l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社会管理必须适应新的社会变化,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是现今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从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的关系角度来加以研究,从而为形成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良性互动局面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证》2010,(8):9-9
近日,云南省司法厅在全省法律服务系统中部署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经典百案汇编和服务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两项重点工作。征集和汇编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公证经典百案和开展服务于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公证机制研究两项工作,是对云南省公证工作中经验成绩的大总结和公证创新发展的大思考。也是结合公证工作实际,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