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桂昭明 《政策》2003,(12):13-14
近年来,党中央站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制定并实施了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确立了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切合实际的判断,外交目标的明确是为了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开展维和警务符合我国对外政策的战略宗旨,是我国大国地位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多边外交的具体实践,丰富了我国的外交手段,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的“软实力”,对发展我国的对外关系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搭桥铺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战略机遇期”包含三大内涵,即大国理念、大国目标和大国对战略环境总体乐观的积极判断。“战略机遇期”理论是主观认识与客观环境的统一。未来一二十年中国存在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应抓住此“战略机遇期”,解决好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同步发展、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以及发展与统一的关系,促进世界和平、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正>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就新时代人才工作、人力资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全省“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从时代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作出了一系列新判断、新部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经济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和部署了一系列立足实践、着眼长远的经济战略和发展构想。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等为国内战略部署;"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贸区建设与谈判等为对外战略布局;作出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些战略部署体现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宏韬伟略。  相似文献   

7.
李健民 《群众》2021,(5):41-4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科技创新摆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提出“四个面向”的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对国际国内大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  相似文献   

8.
钱文华  徐昀 《群众》2023,(3):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世界“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推进“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等关于新时代民间外交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  相似文献   

9.
<正>“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鲜明指出,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革命的胜利,实现人民的解放,中共中央作出重要战略决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双临 《求索》2005,(6):33-35
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关键,是我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标志之一。对此,本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产品结构转换率和竞争优势变化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思考了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新的统筹理念。新的统筹理念强化的是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从方法论意义上讲,新的统筹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和平共处"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和谐世界"是"和平共处"思想的新发展。这一思想最初作为一种策略,来自于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从被动的策略到积极的策略,从积极的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相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大国兴起与现实主义的理论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国的兴起是国际关系的恒常状态。现实主义习惯于以一种物质主义的经验眼光来看世界政治,认为权力界定一国的利益和行为,随着一国权力的增长,新兴大国必然挑战现存秩序,引发持久的权力转移冲突,从而导致整个国际体系的动荡与颠覆。本文认为现实主义陷入了一系列理论困境,它偏执于对国际关系作物质性的因果解释,忽视了国际政治的社会文化特性及其社会建构作用,从而对大国兴起做了不恰当的预言。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的亚太经济战略均以减缓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挑战"一个中国"框架为主轴。马英九上台后,以"黄金十年"愿景为蓝图,在"壮大台湾、连接亚太、布局全球"的总战略下"通过大陆走向世界",以"战略平衡"、"同步多轨"、"官民结合"等方式推动对外签订双边经济合作协议(ECA)及加入TPP、RCEP等多边经济合作机制。这一战略虽给大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带来新课题,但总体上保持两岸政经良性互动,稳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并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我国保险业必须要按照国际规范,适时制定对外开放新战略,尤其应充分利用GATS为发展中国家确定的特殊待遇,采用"梯度开放"策略,以壮大实力,扩大经营范围,为全面开放我国保险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应积极练好内功,才能保证我国保险业在国际同期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新浪潮,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一度政局动荡、经济衰退乃至文化保守,给国际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然而,民族主义具有多重功能.它的再度兴起和演变客观上也推动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朝着正常化的方向发展:民族国家的增生冲破了沙文主义牢笼,有利于改善长期扭曲的民族关系,民族生机得以复活;国际合作关系的建立引领时代潮流,成为促进国际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各民族国家重新审视国家利益原则,更加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外交战略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实施全方位外交,注重发展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建设性关系,推动多极化进程,增强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有利的战略态势。  相似文献   

18.
Allen Carlson 《当代中国》2011,20(68):89-102
This article examines recent trends in the evolution of elite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iscussions about the normative organizing principles that should ground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t finds that a pragmatic emphasis on sovereignty, albeit as a right which is flexible and far from sacrosanct, still maintains a core position within Chinese thinking in this regard.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a surprising reconstitution of an old world view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in China. More specifically, the tianxia (all-under-heaven) concept has emerged as a new reference point for some Chinese deliberations on the normativ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hile such a perspective is still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with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ircles, its emergence suggests that a potentially far-reaching, if still inchoate, reconsi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order is underway in China. Moreover, such a development may have broad rang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security dynamic that takes shape in Asia in the coming years.  相似文献   

19.
传统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客观存在。它的许多性质与生物体的进化发展极其相似。笔者这里引人遗传学和现代生物技术和某些原理和现象来分析和研究传统,绝不是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因袭,也不是简单地将复杂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进行类比,而是希望更形象通俗地解释传统这一抽象的概念及其特性,从而善加利用。当然也希望利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在研究方法上作某种尝试。正基于此,才提出“传统——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这一命题。传统是什么?近些年来围绕文化热,不少学者都试图给传统下一个定义。但迄今为止,各种表述纷呈,难以定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是对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这一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在于 ,它立足于全球性战略的高度 ,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谋求社会各方面同步发展的系统的发展观 ,是集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一体、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相统一的发展观。发展仍然是新世纪的主题 ,而落实发展战略的关键又在于党自身的建设 ,在于把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坚持邓小平的发展观结合起来 ,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