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盛世写华章     
近日,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名片——《海南赋》首发并被海南省博物馆收藏。《海南赋》一书收入以赞咏海南山水以及各城市的赋文十一篇,还有《海南赋》、《五指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国家建设部、文物总局共同评选并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揭晓。永泰县嵩口镇、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屏南县甘棠乡口下村、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榜上有名。至此,福建省已拥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了解,在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公布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同时,福建地方政府也陆续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古村镇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相似文献   

3.
杨林 《求索》2007,(12):151-153
文化批评就是“文化视野中的现实关注”。文化批评文本具有精神向度、人文关怀、现实取向、学理蕴涵、知识综合、感性形态和历史积淀等特征。“有干货”、“有文采”、“有智慧”是其文本美学的基本方面。文化批评是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物,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文本形式具有很强的扩张力。在文化批评理论规约方面,“中国精神”的建构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论述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以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将大大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无产阶级既是大工业的产物,又是推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能动性因素;“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并必然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具有世界性。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给了我们巨大的启迪,我们在应对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优先发展生产力,尤其是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积极地参与贸易自由化,并从中学会向全球扩张;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学会抵制、拒绝西方腐朽思想,学会吸收、接受西方先进文化,更应该学会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5.
高军 《今日浙江》2005,(9):30-31
绍兴之所以成为“魅力城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座有4000多年文化积淀和近2500年建城历史的文明古城。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9处,省级53处。馆藏各类文物3.5万余件。绍兴,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韵,被称为“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构成了“乌文化”、“酒文化”、“桥文化”、“兰文化”、“石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等等具有绍兴地域特色的系列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6.
从事件到历史的生成过程中有一个“文本化”的过程,那是一个流动的、但又转而即逝的意义的固定程序。以观光开发为动因,将17世纪的赫图阿拉城“恢复重现”于当今,正是这样一个“文本化”的过程。观光开发使历史意识和文化在短时期内重构。这种历史意识与文化脱离了观光地这样一个个别场所而实现了它的普遍化。对民族旅游开发来说,重新构建并形成的历史中还包含着政治、权力以及历史形成主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三国文化是最有活力,最具有雅俗共党特色的“亚文化”之一。若干年来,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文化”,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却往往有所不同,这里有必要略加阐释。我认为,人们对“三国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历史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精神文化。第二个层次是历史文化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政冶、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第三个层次是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认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道写入党的章程,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无疑向世人昭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而作为“三个代表”一个重要方面的先进文化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先进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判断文化的先进性,要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历史尺度就是社会客观规律的尺度,先进的文化,首先是要适应社会客观规律,促进历史进步。与此同时,历史主体是有目的的有意志的人,历史进步是合…  相似文献   

9.
董伟武 《前沿》2013,(21):7-10
晚年马克思以高度的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顺应革命形势的新要求,实现了文化批判方式的重大转变,即从“一直向前冲”到“退回书斋”。这一转变具体体现在:一是将之前的“投身工人运动为主+退回书斋为辅”的文化批判方式调整转变为“退回书斋为主+投身工人运动为辅”的文化批判方式;二是将学术视角由“钻研经济”为主的经济学研究调整转变为钻研“历史资料”为主的人类学研究。而究其具体动因主要有三:一是为《资本论》的后续写作计划“备料打桩”;二是为东方社会革命寻找具体道路;三是打造世界历史理论,丰富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0.
浦源村位于周宁县中部,距县城仅5公里,两南崇山峻岭,东北平原并临东洋溪。2007年,浦源村获得了“福建省最美的乡村”、“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历史文化名村必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浦源村的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是独特的护鱼文化、船刷宗祠和孝子坊.  相似文献   

11.
秦昆 《传承》2013,(3):16-17
龙州是广西最早对外通商口岸城市,素有“小香港”等美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龙州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享誉海内外的天琴艺术文化、历史悠久的边关文化、良好的生态系统、秀美的左江自然风光。以天琴艺术为主题,把富有浓郁壮乡风情和文化特征的“天琴”提炼升华,将文化旅游与壮族文化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核心理念,由此阐发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双为”“双百”等方针,共同指向了超越“古今中西文化论争”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创造实践。从“今用”与“出新”两个维度分析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对新文化发展的作用,将有助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我国文化事业推向深入,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当代台湾的“母语立国”论述主要表现为一套后殖民主义话语:强调中国文化内部的族群差异与语言差异,并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同化”理解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不断“殖民化”,并试图在此历史虚构上设计一套“台语立国”的政治-文化“革命”方案。而通过对中国现代性发生史的扼要回顾:从早期同盟会的血缘革命、种姓革命到成熟时期的共和理想,我们会发现,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主流是政治民族主义;追求民主、自由的共和理想,区别于德国式文化民族主义;追求血统与文化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4.
陈创生 《岭南学刊》2012,(1):121-125
公民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成长机制和进化过程,西方式的“原生态”公民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智慧结晶,构成了我国当代公民文化的“内容共性”。但当代中国的公民文化不是西方公民文化的直接移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西文化的融合。为多元文化提供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统村民文化、臣民文化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以及现实的理性主义态度,这些都构成了中国语境下公民文化的“内容个性”,并将成就中国式的“再生态”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5.
陈焕友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江苏建设成为“文化大省”。这既是现实和未来的需要,也有历史的根据。江苏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就是“文化大区”。(按:江苏于康熙年间才建省,在此以前的江苏地域可称之为江苏地区。)但是,从历史“文化大区”走向现代“文化大省“得有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6.
近6年来,重庆市南岸区文化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文化产业方面,已经形成既有重庆本土特色,也有全国借鉴意义的“南岸模式”。一、建构南岸模式的基础南岸区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现实的概念。正如媒体所言:“一条南滨路,浓缩百年重庆”,南岸文化也镌刻着重庆历史:远可溯至大禹治水,近可看到新兴的节庆文化拉动经济的缩影。(一)丰富的文化资源1.历史文化与宗教文化共存在南岸区境内,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26个景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这些遗迹景点包括了“禹王传说”。“女娇呼归”等远古传说;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墓葬、宋  相似文献   

17.
刘成才 《长江论坛》2010,(1):69-72,77
周作人悲观的一生来源于他的“历史循环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他的“历史循环论”,一是传统文化的浸淫;二是西方文化的感染;三是残酷现实的棒喝。这种“历史循环论”影响了周作人的生活态度,使他产生了“历史悲观论”,并对历史进步论和中国进行的历史变革产生了怀疑,从而影响了他的人生走向。  相似文献   

18.
关公“忠义”精神与三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庆 《前进》2003,(11):32-34
一“关公文化”是依托三国名将关羽事迹而演绎、塑造的以“关公崇拜”为主题的历史文化现象。作为关公文化之主体的“关公”,是兼具“人”(关羽)、“圣”(关公)、“神”(关帝)三者于一身的复合体形象。不单是历史人物形象或文学艺术形象,而是依托历史人物的真实,经由文学艺术的演绎、塑造,极致地提升为“百代帝王之准则”、“千秋神圣之规模”、“独为妇孺所称”、“百世所崇”的神圣偶像。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中,关公崇拜现象实质上属于“英雄崇拜”文化范畴。在中国古老的英雄崇拜文化林苑中,关公崇拜现象的辐射力度,即其影响力的广深…  相似文献   

19.
李建国 《理论月刊》2002,(10):124-125
“云雨”与“猿声”是中国文学传统中比较常见的两个意象,而它们的形成又与三峡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将运用原型研究的方法,对这两个意象的意义形成历史做简略的梳理,力求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0.
沈振宇 《创造》2001,(6):40-40
建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少数民族文化包容之中发育完整的汉儒文化,明清两代曾创造了“雄镇东南”的辉煌。同时,建水文化还是中原文化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一个典型,不仅有文化的融合,而且有民族的融合;不仅有“用夏变夷”的变革,而且也有“夏变于夷”的交融。建水党校的教师们在建水历史文化名城课题研究中,发掘出了一份建水、石屏一带孔姓源流的史料,也是一份反映民族融合的珍贵史料。   滇南建水、石屏一带的孔姓彝族,很严格地按孔子后裔的辈份排列,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建水县官厅镇磨玉办事处共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