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竞技体育领域强调行业自治,排斥刑法介入,致使体育暴力行为日益猖獗。刑法应当介入竞技体育暴力行为,这符合刑法谦抑性的要求、社会公众的要求以及国外司法实践的作法。刑法介入竞技体育暴力行为,应当以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为依据,遵循有限介入的原则,严格确定刑法介入的范围和程度,疏通刑法介入的渠道,并依照一定的程序予以介入。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暴力行为不仅仅是一法律问题,也是一社会问题。针对社会大众对竞技体育暴力行为的一般性认知、行为性质的认知、意涵界定的认知、责任承当方式的认知的社会调查结果,是刑法介入竞技体育暴力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是学术研究和立法完善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行为在正当化事由体系中应定位为正当业务和被害人承诺这两种正当化事由的竞合;竞技体育行为正当化的根据是具有极大包容性和解释力的社会相当性理论;在正当的对抗性体育比赛中,在比赛时间、比赛场地,参赛运动员以比赛为目的并遵守比赛规则的竞技行为具有社会相当性;正当的竞技体育行为和体育暴力界分的理论依据是社会相当性理论,界分的实践标准是行为人客观上是否遵守了比赛规则以及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罪过。  相似文献   

4.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技巧,重精神的、内在的观照和发展,表现出阴柔的魅力,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显示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而西方的体育文化重竞技、对力的崇尚,则表现为一种阳刚之美,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和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5.
无过错之竞技体育伤害的民事责任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参与竞技体育活动中而遭受人身伤害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分配,应以促进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价值取向.司法实践中判定加害人承担公平责任没有法理依据.综现各国侵权法领域,或因体育运动成立业务正当行为,或援引"风险自负"原则,使加害人免责或减责.非因竞技体育活动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所导致的竞技体育伤害,应当援引"风险自负"的原则由受害人自行承担损害后果.  相似文献   

6.
赌博以及赌博犯罪在中美两国都是古老而又日益弥新的事物,但是,由于体育事业发展不同,对赌博行为的观念不同,中美两国的竞技体育赌博犯罪立法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国的竞技体育赌博犯罪立法比较全面,从非法赌博犯罪本身到赌博设施非法行为、赌船犯罪、彩票犯罪等都有规定,而中国则除了赌博罪之外其它方面付之阙如,这和中国打击赌博犯罪以及逐渐猖獗的竞技体育犯罪的实际需要很不一致,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对体育竞技运动违规现象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尽管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各国政府及体育组织,都十分重视竞技体育运动的公正、公平,并由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但是,竞技体育运动中的违规现象却屡屡发生。本文针对竞技体育运动存在的违规现象的表现,剖析了它的危害,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网络暴力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目前新闻、法学等学科对网络暴力事件探讨较多,但对网络暴力事件的综合分析较少。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网络暴力事件的特点、功能、原因及控制对策进行简要综合。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期间体育仲裁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竞技体育。就有了解决体育争议的机制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争议的解决效率和解决结果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此,客观上要求这种解决机制必须与竞技体育的对抗性、时效性相匹配,以保证竞赛的畅顺。人们不约而同将解决竞技体育争议的方式定格为仲裁而非诉讼。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目前,  相似文献   

10.
体育赛场暴力侵权的民事诉求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由运动员、教练、裁判及观众等组成的体育世界中,秉持着异于一般社会规范的道德及体育竞技规则,赛场上运动员之间的肢体接触,乃至是暴力侵权行为都得到普遍的纵容。绝对地适用风险自负原则,往往使民事救济难以实现,难以应对当今体育商业化背景下体育暴力逐渐泛滥的现象。同时,体育暴力侵权归责方法的模糊性,又使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难以把握。由于体育世界以及体育侵权行为的独特性,通过订立仲裁条款,以仲裁的方式解决体育暴力侵权纠纷,较之司法手段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网络暴力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目前新闻、法学等学科对网络暴力事件探讨较多,但对网络暴力事件的综合分析较少。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网络暴力事件的特点、功能、原因及控制对策进行简要综合。  相似文献   

12.
刘宏宇 《法制与经济》2009,(24):55-56,59
校园体育运动暴力应当预防,这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校园体育运动暴力的根源在于人类暴力倾向的存在,因此,无论多么理想化的预防措施都不能奢望根本杜绝体育暴力的发生,更不能杜绝体育暴力倾向的存在,因此,对于校园体育运动暴力倾向,预防应当与矫正同在。而且,对于暴力倾向而言,在暴力外化之前先给予人格矫正,应当是最根本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刚 《当代法学》2024,(1):95-10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竞技体育具有特殊的引领和示范功能,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面临诸多困境,操纵竞技体育比赛及与其相关的贿赂、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是制约体育强国建设的“毒瘤”,需要完善相应机制予以清除。《体育法》禁止操纵体育比赛行为并规定了附属刑法规范,但《刑法》中没有相应规定,导致行刑衔接不畅。以现行罪名惩治操纵竞技体育比赛相关行为与罪刑法定原则有冲突,也偏离了操纵比赛这一系统性体育犯罪的中心。在《刑法》中增设操纵竞技体育比赛罪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刑法保障,建议在《刑法》第223条后面增加一条作为“第223条之一”,罪刑规范暂定为“在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中,体育主管部门人员、体育组织人员、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以及其他体育从业人员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对比赛过程进行不正当的支配、控制,情节严重的……;情节特别严重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科技革命与体育现代化的内涵,分析了人类体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革命之间的关系,以及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促进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体育现代化合理利用科技的力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体育仲裁是指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在争议前或争议后所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事项交由体育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由各方自动履行裁决义务的解决体育争议的方式和活动。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和中国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的纠纷会日渐增多,尽快建立中国专门的体育仲裁机构是中国体育法制建设和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王琴 《法制与社会》2012,(21):169-170
全球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关心度已经越来越高了,而令人困惑的是,关心度的提高似乎与校园暴力事件的急剧上升成正比而不是反比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有必要认识和了解校园暴力的成因、危害和现象,更要勇于为预防校园暴力尽一份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7.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秒91勇夺110米栏世界冠军,2006年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刘翔又以12秒88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然而时光荏苒,风光难再,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翔再次因伤退赛。刘翔一再退赛不能不令人反思,退赛悲剧能否避免,中国的竞技体育能否走上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竞技体育傲然崛起,从一个体育弱国巨变为傲视群雄的体育强国,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金光灿灿的51块金牌和38块金牌便是最好的证明。但我  相似文献   

18.
陶宏 《法制与社会》2013,(22):173-174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屡屡见之报端。不单单是我国,从世界范围来看,校园暴力事件也有着日益增多的趋势。各国政府、专家、媒体均对这一现象予以广泛的关注,我国针对校园暴力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国外一般采取三级预防措施来加以防范。在我国,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我们只有认真分析这些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得力的措施,才可以有效地防范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0.
司法介入内部体育纠纷的问题,首先需要探讨体育是否为区别于传统法律关系的特别法律关系.体育法是特别独立的部门法.专属于体育部门法下的内部体育纠纷无法寻求传统的司法途径予以救济.对于内部体育纠纷解决而言,从“体育自治”到“中立救济”是其历史发展规律.对司法介入内部体育纠纷解决路径,我国应该借鉴国外体育法庭的经验,设立体育审判庭;同时注意其介入的必要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