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疑新古典现实主义:建构性现实主义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青岭 《外交评论》2009,26(6):134-142
近年来,对现实主义的各种挑战催生了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勃兴,在一定程度上,新古典现实主义开辟了现实主义新的发展空间,但这种学术推动主要源自现实主义在分析层面的技术折中。为摆脱危机,无论是朝向建构一种对外政策理论,还是修正原有的体系结构理论,现实主义都有多种研究路径可供选择。较之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发展,“建构性现实主义”的浮现,可以视为现实主义研究向社会学本位的回归,也可看做是古典现实主义之“古典”精神的重振。  相似文献   

2.
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为国际关系建立了完整的理论框架,米尔斯海默继承了结构理论,并从无政府状态和均势两方面对其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非结构性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使国际关系有时不能完全按照结构所决定的趋势发展,从而突破了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体系变化解释力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从体系层次到单元层次——国内政治与新古典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外交评论》2009,26(5):134-150
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学派从体系层次回落到单元层次之后所诞生的重要理论成果。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内结构是联接国际体系与国家对外行为的关键性中介变量。通过将国内结构重新纳入到国际关系的分析之中,新古典现实主义试图发展出一种更好的能够解释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论,以更加完整地说明国家如何应对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的变迁。这种双层次的研究路径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但是由于单元属性的多样性,要把特殊性的外交政策理论发展成为一般性的国际关系理论,新古典现实主义必须借助比较政治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抽象性地归纳和总结不同国家的国内政治及其产生的国际影响,而这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关系学与比较政治学相互整合的学术需要。  相似文献   

4.
宋伟 《外交评论》2009,26(3):25-47
防御性现实主义与新古典现实主义,是近年来现实主义内部兴起的两支重要理论流派,都尝试将现实主义从一种国际政治理论转变为外交政策理论。它们都承认无政府状态的基本假设,认为国际结构是体系层面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分析外交政策时重要的背景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拒绝“原子式国家”的基本假设和“黑箱”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是在实证研究中,都有突出国内层次因素重要性的倾向。但是,这两种理论对国际体系的性质、对国家利益和行为的认识不同。涉及国内层面,防御性现实主义特别强调军事技术的发展、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新古典现实主义则很少纳入技术变量和地理变量。双方的理论建构途径也不同:防御性现实主义将其他变量平行纳入,实质上放弃了国际结构的主体地位,新古典现实主义则把国内因素作为附加变量,与现实主义主变量实现了较好结合,建立了从新核心变量到外交政策行为的现实主义统一逻辑。因此,总的来看,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理论创造更为成功。  相似文献   

5.
宋伟 《外交评论》2007,51(1):46-55
近年来,围绕着国际结构如何解释国家行为的问题,结构现实主义遭到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批评,同时,现实主义阵营内部,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霸权稳定理论、霸权护持理论、进攻性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现实主义都从不同角度发展了结构现实主义的国家理论。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安全与财富的关系、进攻与防御的关系、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关系。结构现实主义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宽泛的预测;霸权稳定理论、霸权护持理论阐述了制度地位、实力地位与霸权国国家利益的关系;进攻性现实主义则概念化了实力地位和大国国家利益的关系;虽然关注的重点所有不同,防御性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现实主义都试图结合国内因素以增强现实主义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权力理论是现实主义流派的核心学说,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影响最深远的理论.现实主义权力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其后多位现实主义大师极大丰富了该理论.按照对于权力的认识及研究方法的差异,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流派从诞生到今天大致可以分为以摩根索为代表的经典现实主义和以沃尔兹及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美国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自然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对外政策和国家利益服务的,也是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服务的。结构现实主义在分析大国关系长时期的总体量变上有一定功效,但其静态和保守属性决定了它在解释和预测国际体系质变方面无能为力。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中,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由于其自身的两重性,它并不能够真正地处理好中美等大国关系。对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来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面对世界的变化和自身有限的发展空间,是应该固守自身的假定,还是应该把自己改造得更符合现实?笔者认为,作为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完全可以尝试借鉴其他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来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结构现实主义的兴起为现实主义均势理论带来了科学化的元素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其中,对于该理论中是否存在前后不一致的现象这一问题,存在广泛争议。通过关注后“亚当·斯密”时期经济学在分析“一般均衡”上所取得的成果,笔进进行多方面分析后认为,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确在单元行为不超出“无政府状态”压力的前提下仍然存在前后自相矛盾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从风险的概念、社会的变迁、风险的分类、理性的竞合、政治的开放等方面阐述工业社会晚期的结构危机与治理方式。然而由于客观现实与风险社会的差距使我们不得不转而面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这个研究领域。在工业社会中应急管理的研究禁锢于现实主义的框架之中,无法超越工业社会本身的种种限制,而进入风险社会以后,应急管理将更多地考虑以一种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去推进组织理论的发展,从而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刘丰  左希迎 《外交评论》2009,26(4):127-137
新古典现实主义是近年来现实主义阵营内部最为活跃的理论分支之一,但一些学者认为这一理论或背离了现实主义,或导致了现实主义的退化。本文旨在回应对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归属的质疑,从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核心概念和分析单位出发,分析其归属于现实主义阵营,并区别于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单元层次理论。由于引入的国内变量过于繁杂以及核心理论的缺失,新古典现实主义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纲领,其理论化程度仍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对观念因素的认识随着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早期理想主义者奉行观念至上论,卡尔“道德现实主义”奉行观念与物质的折衷主义。随着现实主义的逐步精确化和科学化,观念的作用几乎被完全忽视,观念因素也逐步被排除到国际政治研究和关注的视野之外。冷战后,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观念因素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得以复兴。观念为人们观察和理解国际政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秦亚青新自由制度主义是美国80年代发展起来的国际关系重要理论流派。冷战时期,现实主义统治了西方国际关系的学理研究和政策设计。但7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理论解释乏力的迹象日趋明显,政治自由主义再度兴起。罗伯特·基欧...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二十世纪长达八十多年的发展,传统现实主义发展演变为新现实主义,继而分化成为进攻性现实主义和防御性现实主义。新世纪至今,由于美国政府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增长、“单边主义”的盛行,进攻性现实主义得到了实践支持而迅速发展,并且给“单边主义”提供了足够的理论支持,尽管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有着偏激与片面的某些弊端,但其他国际关系理论在实践上的弱势使其成为了新世纪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14.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及其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依据其前提假设,经过逻辑推理,得出其国际关系思想的中心结论即国际无政府状态决定并导致了普遍与绝对的国际冲突。霍布斯的思想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表现在约翰·赫兹的“安全困境”概念和肯尼思·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上。霍布斯的思想体现了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国际无政府状态、国家本位和物质权力观。  相似文献   

15.
两极格局的解体凸显出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静态困境”。沃尔兹对单元功能的忽略是使结构现实主义理论陷入“静态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单元功能具有可转换性,其转换的条件之一是认同的力量,而其转换的后果则是排列原则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法学,以其独特的法学研究方法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在西方漫长的法律思想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现实主义法学成为了美国官方法学,从而极大推动了美国以及西方许多国家的法学发展,有力促进了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现实主义法学的理论,批判的继承、善用其理论精髓,服务于法制现代化的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理论构建于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之初 ,其基本观点与建立在传统现实主义基础上的新现实主义理论存在众多差异 ,两者在理论前提、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等方面均具有异质性。随着实证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两大理论体系出现了部分趋同的势头。笔者认为 ,新自由主义较之新现实主义更能准确地把握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态势 ,对国际关系发展做出较合理的判断。但是 ,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倡导资本主义全球优势以及全球扩张 ,甚至支持建立霸权 ,这些都将使它的发展背离理性轨道而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8.
风险社会理论与超越风险社会应急管理研究范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理论从风险的概念、社会的变迁、风险的分类、理性的竞合、政治的开放等方面阐述工业社会晚期的结构危机与治理方式。然而由于客观现实与风险社会的差距,我们不得不转而面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这个能够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建构主义研究领域。在工业社会中应急管理的研究禁锢于现实主义的框架之中,无法超越工业社会本身的种种限制。而进入风险社会以后,应急管理将更多地考虑以一种建构主义的研究范式去推进组织理论的发展,从而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苏姗.斯特兰奇是英国著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她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把世界权力分为“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并从安全、生产、金融、知识四个基本因素分析国际政治中的权力结构。结构权力分析法克服了现实主义权力论解释国际政治权力的缺陷,是对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的一大超越。因而,对斯特兰奇“结构性权力”论的研究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欧洲研究》2006年第3期发表秦治来翻译的格鲁姆《国际关系学:从不仅仅是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一文前,“内容提要”概括指出:国际关系学从来都不是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即使西方一直在其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它也仍然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统一体。纵观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历史,美国的现实主义受到了结构理论和历史社会学、批判理论的挑战;从学科现状来看,西方的狭隘主义正在逐渐消失;从美国以外的区域来看,欧洲大陆学者在战略研究、冲突研究等一些主要的国际关系学次领域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