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越南与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桥梁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编者按:2004年9月26~27日,广西社会科学院、越南贸易部贸易研究院、广西凭祥市人民政府、广西东南亚研究会联合在凭祥市举办了"发挥中越口岸优势,促进中国-东盟合作"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学者和论文质量都比较高,这里选取刊登阮春胜与范太国、杜进森、阮文历、农立夫等在会上发表的4篇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稚  马勇 《东南亚》2002,(4):1-4,8
为进一步推进滇越经贸合作,在越南贸易部和云南省政府倡导支持下,越南贸易部贸易研究院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于2002年10月16~17日在越南河内联合举办了“中国云南——越南经贸合作”国际研讨会。这是继2001年6月在昆明举行“中越地区经贸合作研讨会”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双边经贸合作研讨会。双方代表在滇越经贸合作的成就、问题和今后的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共识,对进一步推进滇越经贸合作提出了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18日,由龙州县人民政府和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胡志明与龙州暨第二届中越水口—驮隆口岸经济合作研讨会”在中国广西龙州县举行。包括越南国家贸易部山区与边境贸易司、贸易研究院,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6日,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和广西东南亚研究会主办的"金融危机下的越南经济讨论会"暨<越南国情报告·2009>发布会在广西社会科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外汇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东南亚研究中心、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钦州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日报、南国早报、新华社广西分社、广西电视台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嘉宾和学者40余人.广西日报于7月7日、8日详细报道了本次研讨会情况.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和广西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10 1"框架下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10~11日在南宁举行,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越南和中国等1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越南、柬埔寨、泰国驻南宁领事馆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部分论文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6.
2000年1月18日为中越建交50周年纪念日,为了推动中越睦邻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于2000年1月8~10日在南宁联合举办“纪念中越建交50周年暨中越面向21世纪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有来自越南、美国、日本和中国有关省市自治区的40多个单位的近1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有越共中央委员杜怀南、越南驻华大使裴鸿福、前中国驻越大使…  相似文献   

7.
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等举办,中国、越南、泰国约一百名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参加的"南宁-河内-海防经济走廊建设暨崇左及凭祥市开放发展"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8~29日在广西凭祥市举行.会议主题重要,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成效很好,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中国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国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和东盟智库网络主办,广西社会科学院和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本次对话会议以"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合作"为主题,下设"后金融危机:世界局势与中国—东盟合作、东南亚地区经济与政治、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与前景、区域合作与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文化交流合作与壮老泰(包括岱、侬、掸、印度泰人)族群文化比较等6个议题。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中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对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建议。现把部分专家学者的论文和会议综述分别刊登在本刊2010年第11期和第12期。  相似文献   

9.
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合作,组织从事越南问题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权威人士编写,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吕余生主编的《越南国情报告·2011》已于 2011 年 9 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报告自 2000 年起逐年编撰,今年已是第十一年出版发行,以加强对越南现状的基础性研  相似文献   

10.
由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东南亚研究会承办的"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研讨会"于2012年8月22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王士威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建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秘书长曹平主持研讨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植物保护总站、广西丝绸集团公司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代表共60多人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China has played a "responsible" role in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post-disaster assistance by taking the example of China’s assistance to post-tsunami Aceh,and explores policy implications with regard to future Sino-Australian security cooperation.China and Australia took inconsistent approaches to assistance in Aceh,which derived from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However,the inconsistencies do not necessarily hamper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Rather,it is because of these inconsistent approaches that the two countries’ cooperation can develop into comprehensive and multifaceted assistance.The key to successfu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this paper argues,is the notion of "complementarity".In policy documents on bilateral relations,Chinese and Australian policymakers emphasize the "economic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 two,but this "complementarity" is also useful when the two explore the way in which they will cooperate on security issues.One example of this complementary approach with regard to assistance for Aceh is the Australian effort to promote stability in both tsunami and non-tsunami affected areas,and Chinese economic investment in Aceh,in keeping with the Acehnese local expectations of long-term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which are the foundation stones of stability.While these efforts are not consistent,they are highly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and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encourage peace and stability in Aceh.  相似文献   

12.
钟悦 《国际观察》2002,(1):43-46
文章从"角色转换"的视角来对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走势进行分析,并且指出,最近俄罗斯外交之所以能在对西方国家的关系上摆脱僵局,呈现比较活跃和积极的态势,是因为借助了一个国际合作的背景.  相似文献   

13.
由吉林大学主办,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共同承办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能源与交通合作"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在长春召开.  相似文献   

14.
中亚形势变化与"上海合作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9·11"事件之后,中亚地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亚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空间依托,中亚形势的变化不能不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中亚形势变化与"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角度,对中亚形势变化的特点、中亚形势变化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今年 6月 ,“上海五国”第 6次元首会晤将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五国合作机制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次最高级会晤 ,是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一次盛会。它将使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有关国家的协作关系步入更高一级的合作平台 ,从而进一步推动各国本着互信、协作原则继续探索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合作模式的进程 ,为促进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上海五国”机制 5年来走过的历程 ,客观评估五国在地区政治、安全和经济领域合作中的成果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上海五国”机制在解决地区合作和错…  相似文献   

16.
In the coming June, the "Shanghai Five", a label for the five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Russia, Kazakhstan, Kyrgyzstan and Tajikistan, will hold their sixth summit in Shanghai. This will be their first summit in the new century, a right  相似文献   

17.
10+3框架的产生,使东北亚次区域合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合作成了东亚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日、韩合作的最大障碍是中日之间缺乏互信,双方应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推动东北亚合作。东北亚合作应当坚持开放性,以 10+3为主,多渠道并进。  相似文献   

18.
世界和地区经济融合及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包括越南—中国在内的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在最近几年有许多新的进展。本文简要介绍当今的越南经济形势并分析越南和中国经济的合作现状。指出越南和中国都正处在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一带一路"倡议被期待将对包括越南—中国在内的东盟—中国经济合作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如果相关各方能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上充分利用这些机遇来共同进行实质性的合作,那么将对促进各方经济、贸易和投资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30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与韩国国际交流财团(Korea Foundation)联合举办了以“东亚地区合作”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韩国有关方面官员以及中国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代表们围绕东亚安全合作、东亚经济合作、东亚能源合作、中韩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第一,东亚安全合作整体水平较低,最大的障碍是国家间缺乏战略互信。北京大学朱锋教授认为:在过去5年间,东亚安全总体保持了稳定对话的基本格局,并呈现以下特点:地区安全权力制衡架构进一步向美日倾斜;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金三角”次区域国际禁毒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际禁毒合作是国家之间享有刑事管辖权的机关在犯罪侦查领域互相给予支持、便利和援助的一种司法活动,是一国侦查机关根据另一国当局委托,在国内代为请求国进行侦查活动的一种措施,是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禁毒合作仅限于具有涉外因素的毒品犯罪案件,由请求国通过被请求国协助侦查来获取毒品犯罪情报和毒品犯罪线索,以帮助请求国顺利完成侦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