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劳工政策是指针对劳动者或劳工阶层而设立的社会政策。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缺失,诸如劳动合同制度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集体谈判制度的完善有待工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谈判斗争手段的丰富;劳动监察制度不能有效地威慑和遏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许多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亟待变革,等等。劳工政策缺失的要害是从属和服务于效率优先的经济增长政策,未能体现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善劳工政策。  相似文献   

2.
论国际劳工标准的国内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劳工标准的国内适用主要是指国际劳工公约的国内适用问题.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必须通过制定、修改或完善国内劳动立法的方式间接地适用.目前,我国已经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对国内的劳动立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今后,我国应调整批准公约的策略,将重心转向国际劳工组织确定的时新公约,充分利用公约中的弹性条款,并确保相关国际义务的履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地区与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中附带劳工标准的协议内容在逐渐增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反对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但在中国与新西兰2008年4月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却附加了<劳动合作谅解备忘录>,由此表明中国在面对人世后市场经济地位、劳工权益保护等问题都不可能避开劳工标准的问题,寻找共同的基点和解决方案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国家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社会有关中国在非企业劳工权益保护的争论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反映出中国企业对非洲国家劳工权益保护法律缺乏了解。通过对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国劳工权益保护法律的梳理,可以发现不少非洲国家都有较为严格的劳工保护制度,在劳动合同、集体谈判、维护人身权、限制外国雇员数量等方面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需要在日常管理中更加注重劳工权益保护,重视集体谈判等机制,更好地保护所在国劳工权益。  相似文献   

5.
欧盟法规定的基本自由包括共同市场内的商品流通自由、劳动力迁徙自由、服务业流通自由和资本流动自由四个部分,可以直接适用于欧盟国家的公民。这种规定为欧盟范围内劳工权的保护提供了全面、深入的法律保障,并赋予国际人权保护新的思想内涵。同时,对劳工权的保护促进了基本自由的完善。欧盟法基本自由对中国劳工权利保护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劳工权益保障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劳工权利保障主要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元主体之间的博弈:政府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平衡资本利益、政绩需要和劳工权利的矛盾;企业则由于资本的强势权力而表现出对劳工权利的漠视和践踏;劳动者是弱势群体,缺乏组织,维权的成本很高,限制很多.这些构成当前劳工权力保障的现实困局.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首次纳入劳工标准以来,自贸协定纳入有执行力劳工标准已具有区域劳工规则构建意义,其中《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劳工标准最具代表性。该协定要求缔约国在国内法中接受载明的劳工权利,使劳动争议受制于争端解决机制,并允许采用制裁措施,赋予劳工标准可执行力,实现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将积极考虑加入CPTPP,这充分彰显了我国支持多边主义的一贯立场。然而加入CPTPP,我国将面临与有执行力劳工标准有关的挑战。研究认为,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统筹推进劳动法领域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积极参与区域劳工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如何维护劳工权利是劳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全球范围所呈现不同特点的生产守则既可以规范企业的行为,同时也可以对劳工权利的维护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首次纳入劳工标准以来,自贸协定纳入有执行力劳工标准已具 有区域劳工规则构建意义,其中《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劳工标准最具代表性。该协 定要求缔约国在国内法中接受载明的劳工权利,使劳动争议受制于争端解决机制,并允许采用制裁措施,赋予劳 工标准可执行力,实现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将积极考虑加入CPTPP,这充分彰显了 我国支持多边主义的一贯立场。然而加入CPTPP,我国将面临与有执行力劳工标准有关的挑战。研究认为,我国 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统筹推进劳动法领域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积极参与区域劳 工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入世与国际劳工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的入世,中国政府和工会对国际劳工组织及国际劳工标准越来越关注,并加快批准国际劳工公约的步伐。目前,中国共批准了23个国际劳工公约。面对自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国家提出的要将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挂钩的主张,中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加快批准国际劳工公约应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相似文献   

11.
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以维护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中公平和效率的规制问题。本研究认为:政府规制是劳动力市场自由、高效运行的保障;劳动力市场失灵是企业存在和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政府规制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中的效率,并解决其存在的公平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政府的规制效率,本研究建议: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消除市场分割;完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工资形成机制;建立适应中国灵活性用工的劳动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刑法的劳动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刑法的劳动保护 ,是国家劳动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刑法通过规定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和强迫职工劳动罪 ,构筑了劳保刑法的体系。但分析刑法劳动保护的客体 ,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即刑法设定的劳动保护的范围过于狭窄 ,尚有不少应通过刑法规制的行为处于刑事立法的盲区 ,显现出刑事立法的不足。这些行为如招用童工、虐待用工、隐瞒重大事故隐患、职业病扩散与蔓延等 ,亟待通过新的立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制中的三方机制,是社会伙伴发挥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OECD四国的劳动力市场体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由于经济全球化、工会影响力的消减,以及一定程度上由于三方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机构财力有限,政府加大了对它的参与,以致其原有的独立性原则受到了损害。但在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过程中坚持有效的三方参与,从长远来说却会促进社会伙伴关系和组合主义架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风向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从马克思关于劳动关系的一般论述中汲取理论支撑,从我国劳动关系演进的制度化与常态化进程中借鉴 有益经验,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我 国劳动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是我国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和新型就业形态的涌现给劳动关系治 理带来了_定的挑战,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失衡以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和谐劳 动关系构建的进程。研究建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应始终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大力激发公有制 经济活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新时代工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劳动观和劳动教育思想,是列宁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列宁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研究认为,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劳动对人的成长的决定性作用,阐明了苏维埃政权下劳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战略地位,并通过实践的大力推动,在全社会逐渐形成了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为培养一代共产主义青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向。列宁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体现在:首先,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战略任务;其次,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再次,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最后,劳动教育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6.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中国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研究该政策的实施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设置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水平可能的变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规模的影响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生育政策是否调整,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都将呈现出2030年前缓慢下降、2030年后快速下降的趋势。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030年后劳动力的供给规模,对减缓劳动力快速下滑的势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趋势无法扭转。因此,未来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应当更多地从人口结构、养老保障、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等其他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各级党政必须要高度重视劳动关系问题,注意发挥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建设,通过公共服务体制调节社会再分配,从宏观政策角度协调劳动关系;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执法的工作;建立有效机制,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是以个别劳动关系为主。劳动者因为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其劳动权利经常受侵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出台了《劳动合同法》来保护劳动者,以实现劳资双方的和谐。然而这不过促进了个别劳动关系层面的和谐,集体劳动关系的和谐远未实现。目前劳动力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劳动者逐渐重视集体维权,劳动关系也从个别劳动关系逐渐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变,集体劳动关系将成为今后劳动关系构建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