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中国也是积极探索“反恐”新路子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中国联合其它国家、以及单独在内地举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各种“反恐”演习,再次表明了中国反对恐怖主义的立场和态度,向世界宣示中国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9·11”后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影响及国际反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琼 《理论月刊》2005,(11):149-151
"9·11"后的恐怖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及全人类心理的影响深远.国际社会在恐怖主义的根源、定义及反恐合作的主导权和反恐形式等多个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论,而在根除恐怖主义的行动中这些方面又确实存在着不足,只有总结经验,认真面对这些不足且加以改进,才能使国际反恐合作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德国的恐怖主义威胁由来已久。面对历次危机,德国始终坚持在法治国框架内采用包裹立法的方式惩治恐怖分子,预防恐怖主义犯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为摆脱纳粹主义的阴影创立了新的宪政体制,对国家立法、行政以及司法机关规定许多义务以优先保证公民和非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法》所形成的深厚宪政根源,一方面使得政府在制定反恐法时受限颇多,只能通过修改现有法律来惩治恐怖主义犯罪,从而对反恐法进行有效的立法控制;另一方面通过联邦宪政法院和普通法院对反恐案件的判决,否定违宪立法并保障犯罪分子在法院中的基本权利,从而对反恐法进行严格的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改变了一段时间内的国际政治议题。经过十余年恐怖主义与国际反恐阵营之间的拉锯战,国际恐怖主义出现了根源多元化、结构网络化、活动草根化、领域虚拟化和界限模糊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5.
反恐、保护人权与世界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国青 《人权》2005,(6):28-31
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公害”。由于恐怖主义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及民族与宗教的背景与根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采取的打击恐怖主义的措施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消除恐怖主义的新思路和更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国际层面上,国际联合反恐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反恐模式看中国反恐刑事程序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主要存在"战争模式"和"诉讼机制治理模式"两种应对方式,中国的反恐形势严峻,通过刑事程序机制处理恐怖主义犯罪是必然选择。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实践中程序法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凸显,设立特别程序规范应对恐怖主义犯罪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总体而言,反恐刑事程序立法应当坚持趋同与差异的对立统一、务实与前瞻的有机结合、继承与创新的内在衔接、应对危机的现实压力与法治原则的理性对接。  相似文献   

7.
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头号安全问题。恐怖主义犯罪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带来了恶劣影响。为此,我国颁布了《反恐怖主义法》以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其中,境外反恐成为一大亮点。境外反恐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在境外反恐上存在反恐合法性、管辖权、恐怖主义犯罪认定与程序、证据交换、境外侦查与引渡等现实难题。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新型反恐刑事司法合作机制,完善国内立法与司法,以及加强与他国反恐合作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已成国际社会的重要课题。将犯罪学遏制理论引入反恐研究,分析产生恐怖主义的原因,根据犯罪遏制理论审视恐怖主义发展蔓延的内部推力、外部推力和遏制其发展的内部遏制力、外部遏制力,进而制定出预防和遏制恐怖主义犯罪的各项措施,使国际社会逐渐从根源上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并对恐怖主义形成全球合力打击的局面,就会有效遏制恐怖主义的泛滥。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反恐策略只是国家武力的延续,事实证明并不适应世界各地反恐的严峻局势。后拉登时期,全球恐怖行动明显又有了变化:恐怖主义传播渠道拓宽、恐怖组织表现形态多样、恐怖暴力不断升级、恐怖分子不再自认其责。针对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反恐武力使用的前提应该是与对恐怖主义的认识、恐怖组织的认定、恐怖行动的演变相匹配;在武力使用的选择上不宜尽用或简化的"战争论",或单纯的"侦查观",或传统的"防范法";对于国际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可以借鉴美式制裁、俄式打击、英式预警等方法,进行反恐合作;对于国内的恐怖主义,则要把法律武器、反恐机制、武装力量和反恐策略高度整合,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巨大威胁。“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在美国的推动之下,全球反恐斗争全面展开,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没有消除,恐怖活动依然猖獗,全球反恐斗争任重而道远。 国际恐怖主义打而不垮,恐怖活动依然猖獗 自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19,(5)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global terrorism situation, all countries have continuously revised their anti-terrorism laws and related criminal laws, adopting legislation to restrict and derogate civil liberties, increased the punishment for terrorists, and adopted corresponding anti-terrorism measures to increase monitoring of suspicious persons.In this context,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i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nd the fight against terrorism often arise.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is at the forefront of China's anti-terrorism efforts.Facing the special situation of dealing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slowdown in economic growth, making difficult structural adjustments, and absorbing the effects of the previous economic stimulus policies, since 2014,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Xinjiang has adopted a combination of measures on anti-terrorism and de-extremism work and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under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the strategy of governance in Xinjiang propos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The most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of anti-terrorism lies in the analysis Chinese and Western human rights values, coordinate and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terrorism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within the existing legal framework .  相似文献   

12.
世界反恐活动自美国9.11事件后就从未停止,最近恐怖势力又有抬头的趋势,2013年4月15日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以及2013年10月28日的"北京天安门金水桥事件","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等等事件都告诉我们恐怖主义的地域性已经蔓延至世界各地,恐怖势力对中国的迫害也日益严重,如何在这场反恐战争中做好准备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通过阅读国内外反恐材料结合中国特色发现我国需要从交通运输系统、立法、基层反恐体制、宗教信仰、战略层面五个方面着手应对恐怖势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恐怖主义犯罪具有跨地区作案、作案技术含量提升以及家族团伙、自杀式、国际背景、女性参与等十个新特点;我国警察反恐培训正面临着反恐意识、异地作案、常品管控、社会情报、信息倒查、基地追踪、国际恐怖、差别防范、家庭防范、交流沟通等十个迫切要求攻关的新课题;因此,我国警察反恐培训应置于国家安全之中、建立警察培训区划、考虑效应时限因素、根据警情含量分级、适应对策分层需要、借鉴适度打击理念。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如果仅仅是犯罪活动,那么反恐怖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收集犯罪证据,指控犯罪行为,缉捕犯罪嫌疑人;恐怖主义如果仅仅是战争行为,那么反恐怖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确认敌人身份,宣布战争状态,发动攻击行动。然而事实上,严密的恐怖组织往往使得侦查活动几乎无法开展,对恐怖主义的犯罪行为自然无法指控。同时,有些恐怖组织目的不明、组织不清,甚至名称从未披露,又使得战争目标无法锁定。因此,单纯将恐怖主义作为犯罪活动或战争行为的观点带来的是反恐怖工作"死角"。本文认为:恐怖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单纯的司法措施、军事行动或政治策略都不足以揭示恐怖主义的变化特征,更无法契应恐怖活动的权变;反恐怖工作的范围要清晰界定,否则全社会的反恐怖动员会过多地影响其他人群的正常生活,甚至还可能助长恐怖主义气氛的蔓延;反恐怖工作情报是国家行动的前提,对恐怖组织的确定、目标搜寻与锁定需要精准的情报,这往往决定了反恐怖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充分暴露了当代城市在防范恐怖主义问题上的脆弱性。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沈阳也不是恐怖犯罪的真空地带。打击恐怖主义,构建反恐防控体系已成为确保沈阳城市安全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美国战略情报思想源于20世纪40年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谢尔曼·肯特出版的专著《服务于美国世界政策的战略情报》。如今战略早已超出了传统军事战略的层面,战略定义的扩大使情报的定义摆脱了狭隘的军事情报观念。针对我国目前的反恐工作形势,该文从影响我国反恐战略制定的因素、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对反恐战略提出的新要求等方面,论述了美国战略情报思想对我国反恐战略的启示,以期能为我国目前的反恐工作带来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地区反恐发展战略要以巩固、扩大已有战果为基础推动反恐进程,以把握地区情况为条件构建理论体系,以科学理论指导战略实施行动的创新,以反恐新形势、新变化为动力提高思想层次,以打击恐怖犯罪为核心服务经济发展,以真才能、真学识人才组建反恐混合战队,以实际结果为标准创建反恐战略评价系统,以守安全、保稳定为原则细化反恐过程目标,以提高反恐战略的针对性、实效性保证其功能和作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反恐防暴武器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恐怖活动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目前我国现有的反恐防暴武器装备已不能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应尽早制定反恐防暴武器发展规划,挖掘现有武器潜力,努力研制发展先进的装备,以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使得国会立法和总统命令构成的二元反恐机制严重威胁到三权分立的制衡格局以及基本权利的保障精神。在美国宪政体系中,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及宪法监督是国家权力平衡机制的重要守护者。2001年以来,最高法院对于反恐案件的审判使得违宪的反恐立法及反恐措施得到修正,国家政策得以回归正常宪政秩序。因此,美国宪政体制对反恐立法的合宪性控制值得各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