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何晓知 《求索》2011,(5):174-176
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高考人才选拔政策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本文通过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回顾与分析,认为存在加分政策制定随意性大、范围界定模糊、加分幅度不一致及造假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明确加分范围、规范加分程序、统一加分标准和强化监督审查,从而达到高考人才选拔更趋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高考加分政策客观上加剧了东西部地区高考的不公平,造成了西部地区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进而对于基础教育的群体性失望.为获得高考加分,西部一些学校采取的"加分教育"措施,背离了基础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剧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畸形发展态势.对此,必须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加大对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步伐和力度,使高考加分政策真正成为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公平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高考加分政策的评价也呈现出褒贬不一的多样化、复杂化态势。基于这一现状,为进一步厘清思路,加深对高考加分政策的认识,本文从对高考加分政策的界定入手,通过设定标准,客观分析,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利弊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学[2014]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民(宗)委(厅、局)、公安厅(局)、体育局(体委)、科协(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现就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科学合理地体现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高考竞争的加剧,"倾斜的高考分数线"渐趋显露。对此,考试公平论者认为应该实行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制度;而区域公平论者则认为应兼顾省区之间入学机会的大致均衡。其实,两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公正观,考试公平代表了个体主义的公正观;区域公平则代表了社群主义的公正观。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争论,既是不同地域集团竞争教育资源的利益纷争,也是不同公正理论对分配入学机会的价值分歧;既是因人们理性自觉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更高水平的公正性期待,也是依凭有限理性建构的录取制度滞后于改革实践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对于高考制度,很多人都有一个评价:这是目前"最不坏的"制度。其涵义是,虽然高考制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用高考分数维护了基本的教育公平和高考公平,而且,是每个人都能看得见的公平。对于这看得见的公平,需要理性的分析。因为如果没有科学的公平观,那看得见的公平,或许并非实质公平,也会制约高考随社会发展而改革。从恢复高考至今的40年间,高考录取的基本模式都  相似文献   

7.
甲任  黄辛建 《前沿》2011,(23):224-226
在少数民族人才选拔方面予以照顾,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事物,而是早在科举时代就已产生并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评选监督惩罚体制。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制度批判地继承了少数民族科举照顾政策,具有历史合理性,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必然产物。与少数民族科举照顾政策以地域为核心不同,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更注重少数民族个体本身,是建立在对少数民族身份基础上的照顾制度,必须长期坚定不移执行下去。  相似文献   

8.
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对父亲说: "爸爸你要是烈士就好了,那样我高考就可以加10分".这虽然是句玩笑,却只能令人苦笑.我国高考设立的加分制度究竟合理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听了一个论坛节目,论题是在高考中特殊学生要不要加分的问题。从大家讨论的激烈程度看,加分确实是牵动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心,因此我认为加与不加的确需要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最近,新年度高考招生工作已基本完成。值此,有关高校录取名额的地区投放是否公平的讨论再次浮出水面;教育公平问题也引发起不同的议论。为此,本刊特邀请教育界有关专家、学者,就教育公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在对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中存在问题反思的基础上,阐述这一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冲突,进而从价值取向、对象界定和制度约束等方面建构起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改梅 《前进》2007,(8):37-38
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而制度建设则是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旧的体制已经打破,新的体制还在逐步完善之中,一些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部分政策措施有时还不到位,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探讨并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平问题,通过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高考日,几家欢喜几家愁。” 高考前夕,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关于高考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增加“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的表态,让高考改革方向之争此起彼伏。而“罗彩霞事件”、“绍兴一中航模高考加分事件”、“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件”无疑让高考的诚信与公平话题再次升温。如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行高考制度?高考改革如何体现出社会诚信?怎样才能更加公平、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在84万应届生放弃高考的尴尬面前,我们还要不要扩招?诚然,高考问题很多,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放弃改革、停滞不前的理由。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育改革也概莫能外。本期“今日关注”从多家媒体对高考改革的呼声与建议声中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文章,希望透过这些肺腑之言,甄清高考问题的脉络,探寻其进一步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4.
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追求和本质体现。评价其优劣的客观标准,是制度设计是否符合公平的价值取向,是否促进了公平或缩小了不公平。作为解决老有所养问题的根本性制度安排,和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养老保险制度更要强调公平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效果。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窄、统筹层次低、制度分割、责任分担机制亦不明晰,既阻碍着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又损害了制度的公平性与财务的可持续性。为此,一要逐步清除制度性歧视,弥补现行制度安排缺失,推进制度整合;二要在构建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础上,逐渐消除制度安排中的歧视与排斥现象,最终实现全体国民公平的养老保险权益;三是改进管理机制以增强养老保险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5.
日前,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严格复查新生的入学资格,对高考加分资格证明等材料严加查验。应当说,这个通知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尤其是高考加分,而今在不少地方已经成为乱象。  相似文献   

16.
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背景下地权公平分配的实现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提出,农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这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农民的土地预期,促进土地投资,但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固化既有地权、加剧地权分配不公的问题。本文在具体分析此项政策可能引发的种种经济社会问题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种促进地权分配公平的新思路,即"从土地占有公平转向土地收益公平",并探讨了具体落实该公平分配思路所需的两种主要制度安排,即土地股份制和土地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17.
日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清理规范的建议》函,建议相关部门对高考、中考加分政策进行清理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考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举国大考之称的高考在我国已成为一个超越教育本身的社会热点问题。维护公平是高考制度形成的逻辑基点和演进的基本价值取向。当前,高考公平问题的实质是转型时期新旧体制碰撞、不同价值激荡和非均衡发展矛盾凸显带来的系列问题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应从理顺管理体制、改进考录制度、优化高考运行机制和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推进高考公平性建设。  相似文献   

19.
阳迪华 《湖湘论坛》2004,17(4):85-85
在美国,有一句俗话,叫做“没有人能逃脱死亡与税赋”,可见税收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目前,我国税收法律不够完善,税收征管漏洞颇多,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国家税收收入并不充裕,仅仅是“吃饭财政”,用于国家建设、宏观调控、实现社会公平的再分配资金严重不足;二是大量的应税税金偷漏流失,把本应属于国家收入的部分变为了个人收入,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三是还在继续向低收入的农民收取农业税,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悬殊。这三大问题又引发或加剧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必须改革和完善税收法律制度。税收的运作,当…  相似文献   

20.
张巍 《淮海论坛》2010,(2):13-16
虽然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征收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土地征收关系到国家、集体及个人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平衡,如果征地补偿制度不公平、不合理、不规范,征地不仅会造成财富的损失.而且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