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医疗过失的本质在于对医疗注意义务的违反。注意义务阻却事由主要包括被允许的危险和信赖原则。鉴于医疗行为较之其他业务行为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因而更有必要在医疗过失犯的认定中适用注意义务阻却事由。在对医疗危险进行合理分配的基础上,被允许的危险和信赖原则通过对行为人注意义务的否定,阻却了行为人的过失责任。从价值理念来说,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从适用效果来看,就是医疗过失犯的限缩。  相似文献   

2.
医疗过失犯的限缩——以注意义务阻却事由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过失的本质在于对医疗注意义务的违反。注意义务阻却事由主要包括被允许的危险和信赖原则。鉴于医疗行为较之其他业务行为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因而更有必要在医疗过失犯的认定中适用注意义务阻却事由。在对医疗危险进行合理分配的基础上,被允许的危险和信赖原则通过对行为人注意义务的否定,阻却了行为人的过失责任。从价值理念来说,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从适用效果来看,就是医疗过失犯的限缩。  相似文献   

3.
试论危险分配与信赖原则在犯罪过失中的运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危险分配与信赖原则在过失责任的确认以及刑事责任的分担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较详尽地论述了危险分配与信赖原则的基本内容,指出两者并不能广泛运用于所有的过失犯罪,并研讨了在司法实务中的具体运用。提出能够分配的危险,应为经验性的;必须是被社会所允许的危险的范围之内的;应能根据危险性的程度合理地确认参与者的注意义务的广狭的和依据信赖原则合理地确认参与者的注意义务的。信赖原则一般只适用于在多人协力为某一目的,且有一定组织性,并合理分担各自应当注意危险义务的,公认的对社会发展有不可缺少的巨大作用和利益;有具体明确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调整的;在客观上有信赖被害人或者第三人能够采取相应的适当行为条件的,但又具有危险性的领域内的事故处理  相似文献   

4.
竞合过失下刑事责任的分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竞合过失是指不具有共同注意义务的复数行为人各自违反自己的注意义务,共同产生同一危害结果的复合过失形式。不同类型的竞合过失刑事责任的分配方式也应当不同。同向竞合过失的刑事责任的分配应当贯彻危险分配法理和信赖原则,但是要受一定的社会相当性的限制。横的竞合过失刑事责任的分配也应当以信赖原则为基础。纵的竞合过失以监督过失为典型,监督过失的认定关键是看监督者是否尽到足够的监督职责,并且要协调好它与信赖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责任事故犯罪是过失犯罪,而过失犯的核心是违反注意义务。责任事故犯罪具有行为本身即隐含一定风险性、注意义务的根据主要源于明文规定、注意义务认定上的技术性等特点。责任事故犯罪中的“注意义务”的基本内容是结果预见义务与结果避免义务,其具体内容包括谨慎操作义务、管理义务和监督义务。注意义务的根据除主要由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明文规定外,习惯、常理等的不成文规定也能成为注意义务的根据,我国责任事故犯罪有关“注意义务”的立法规定可以表述成“违反必要的安全注意义务”,以避免解释上的歧义。允许的危险原理和信赖原则理论是减轻或免除责任事故认定中的“注意义务”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德日首先在交通事故领域确定了信赖原则,形成对传统过失理论中注意义务内容的挑战。本文介绍了信赖原则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并一步论述该原则在我国适用的情形,从而阐明信赖原则确立之必要以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信赖原则是基于分工和共同团体协作行事而产生的一种限制过失责任的理论,在监督过失中引入信赖原则可以防止危惧感说对于过失范围的无限扩大。本文认为在适用方法上,首先应根据信赖原则判断能否免除预见可能性;其次判断监督者有无注意义务,进而成立监督过失。  相似文献   

8.
犯罪过失与免责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危害风险的业务活动大量增加。这些风险业务活动,虽有造成一定危害结果的危险,但其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消极影响,应将其视为合法活动。相应的,对于从事风险业务的人员的过失责任也应采用新的刑事原则,即允许的危险和信赖原则。允许的危险的意义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免除开办风险业务的组织者、管理者以及从事风险业务的业务人员的过失责任;信赖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行为人预见他人可能实施不正常的非法行为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刘期湘  张斌 《法学杂志》2012,33(2):63-66
监督过失是指处于放置危险状态的上位监督者以及管理者地位的人违反监督、管理义务,对其应当避免的危害结果发生的过失心理状态。危惧感说是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者负监督过失责任的理论依据。根据危惧感说,食品生产经营者处于保证人的地位,监督管理者不适用信赖原则。在确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注意义务时,一定要将其在立场上与消费者相对立的同生产、销售等市场运作过程相联系的特殊性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监督管理过失分为狭义的监督过失与管理过失.只要处于监督、管理地位的人懈怠其监督管理义务且由此导致严重危害社会结果发生的就有监督管理过失成立的余地.信赖原则能够合理地限制监督管理过失刑事责任的成立范围.信赖原则只适用于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过失领域,而不能适用于单位外部的监督管理过失领域.信赖原则在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过失领域的适用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监督管理者没有制造或者增大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建立了分工明确的责任制度和健全的安全防范体制,且业务分担者具有相应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存在实质的信赖关系,且信赖具有社会相当性.  相似文献   

11.
论公有公共设施管理人的安全保障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公有公共设施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因此而受到的损害也日渐增多,公有公共设施管理人成为被告,要求其承担责任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公有公共设施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基础是信赖关系而非合同关系,管理人义务来源主要有法律规定和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义务的界限是管理人尽到了合理注意、损害与管理义务无近因关系以及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危险能够控制。  相似文献   

12.
吴杰 《法律科学》2008,(1):103-109
辩论主义自创始以来,在德、日两国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日本在二战前后对辩论主义的本质也有着不同的解读。德国在社会民事诉讼理论指导下,出现了否定辩论主义,提倡协同主义的倾向。今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引入释明义务法律观点指出义务、真实义务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The first question I discuss in this paper is whether we have a duty of rescue to make our organs available for transplantation after our death, a duty we owe to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organ failure. The second question is whether political oblig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obligation to obey the law, can be derived from natural duties, possibly duties of beneficence. Such duties are normally seen as merely imperfect duties, not owed to anyone. The duty of rescue, however, is a perfect one, mainly because it applies to us when we are in a unique position to provide urgent help to a person in need. The basic idea of a natural duty account of political obligation is that such unique positions can be artificially created by institutionalized coordination schemes. The remaining problem is how any particular coordination scheme could claim our allegiance rather than any other.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in different ways in the organ donation case, and in respect to a limited set of political obligations, mainly negative ones. A natural duty account is best seen as a constitutive part of a multiple principle theory of political obligation.  相似文献   

14.
刘艳红 《法学研究》2010,(4):133-148
交通过失犯的本质应是结果回避义务,判断该义务之有无应以预见因果关系为内容的结果预见可能性为前提;注意规范保护目的是判断此种因果关系成立与否的理论,只有当行为人违反了注意规范保护目的而致损害法益结果发生时才能成立交通过失犯。注意规范保护目的是以作为刑法规范下位规则的交通法规为基础的可普遍适用于交通过失犯的判断标准,它属于交通过失犯中的违法要素,使用它无须通过客观归责理论。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能合理限定交通过失犯的成立范围,有效克服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交通事故责任书直接作为刑法上交通过失犯成立依据的不妥做法。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plores a view nearly absent from modern political theory, that there is a duty to create and secure government which imposes on some a duty to govern. This duty is grounded in philosophers as disparate as Aquinas, Locke, Hobbes and Finnis. To fail one??s duty to govern, especially over the range of goods that can only be secured by government, is to have committed a wrong against another. If there is an obligation to govern that is rooted in the common good, then one might believe there is an obligation to maintain a government which pursues the common good. After disentangling the duty to govern from political duties which are much better explored, I focus on the more subtle question of how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the obligation to obey the law may clash with a duty to govern. Again, it is surprising that this claim can be located in scholars as disparate as Kant, Hobbes and Finnis. Yet in each example these thinkers give us, we are troubled by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duty to maintain a government and its conceptual fellow travelers, legitimate government and the obligation to obey. Nor is this question one restricted to abstract political philosophy. Particularly troubling are scenarios in which a threat to governance might lead to a reasonable belief that the government must maintain itself by taking actions which appear illegitimate. A scenario where a government must racially profile or violate civil liberties to guard against threats to the ability to govern brings the problem to life. Difficult moments of American history ?C the interment of the Japanese during World War II, racial profiling after September 11th and the use of torture b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were surely mistakes. But they make live the perceived and potential clash between a duty to maintain a government, legitimate government and our duty to obey the law.  相似文献   

16.
王海涛 《法学研究》2014,36(2):152-165
讨论行政法规范之违反与过失实行行为之认定的关系,对于我国过失犯罪,特别是业务过失犯罪的认定,有重大意义。对此,应当从不同的过失犯构造理论出发,做体系性思考。立足于行为无价值的新过失论,将过失实行行为定义为违反结果回避义务,不仅能合理限制过失不法的范围,理论立场上也更为首尾一贯;而且通过注意义务的类型化,更能贯彻刑法的自由保障功能和法益保护功能。在新过失论的框架下,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和刑法上的注意义务在范围、性质上均有不同,但也存在相同之处:前者的危险防止义务是以定型的危险为前提而课予一般人的义务,后者则是以个案事态为前提而课予(处于行为人地位的)一般人的义务。违反不以避免构成要件结果为指向的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并不构成对刑法上注意义务的违反。而违反以避免构成要件结果为指向的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如果该义务对于个案中的结果回避是必要的或不足的,则构成对刑法上注意义务的违反;如果该义务对于个案中的结果回避是不必要的、可替代的,或者会起消极作用,则不违反刑法上的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7.
刘飞 《法学研究》2010,(6):3-19
信赖保护原则并非源于诚信原则,而是源自法安定性原则与基本权利规范。相对于依法行政原则而言,信赖保护原则仅在法理基础层面具有独特性,在规范适用层面则可以被法律化为依法行政原则的组成部分。从信赖基础、所期望的内容、获得保护的核心条件、提供保护的阶段与方式等方面来说,信赖保护原则不同于合法预期保护原则。我国行政许可法中并未对信赖保护原则作出规定,该原则在中国行政法中所可能具有的意义,仍然值得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8.
曹艳春 《法学论坛》2006,21(3):101-106
雇主的保护照顾义务在我国学界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世界各国对其性质也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在梳理其各种认识的同时,分析了赋予雇主保护照顾义务的法理依据,阐述了雇主保护照顾义务的内容及违反义务的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9.
行政信赖保护之立法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们对信赖保护的认识已经提到了一定的高度 ,将信赖保护规定在行政程序法之中已基本上形成共识。但信赖保护究竟是作为具体法律规则的立法还是作法律原则的立法 ,甚至能否作为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目的之一 ?信赖保护仅仅是实体性保护 ,还是包括程序性保护 ?在构成要件上 ,是否需要与公共利益相权衡 ?在保护请求权上是否需要设定时效 ?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立法上引起足够重视并得到妥善解决 ,以让信赖保护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丽 《河北法学》2005,23(7):98-99
不良信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侵蚀是不容忽视的。网络虚拟世界、网络社会对真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依附性决定了人类对网络虚拟世界、网络社会具有控制和规范的能力。就青少年而言,他们有获得有益于其身心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产品的权利;就社会而言,为青少年提供文明、健康的精神产品是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而法律介入是保护青少年在线权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