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矛盾较为突出,法制现代化西方化范式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出现很多矛盾,不利于法治秩序的建构与法律权威的树立,因此反思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近年来人们对于冲突的解决,求诸诉讼的动机有所减弱,而更愿意采用诉讼外的形式———“私了”。这种“厌讼”现象越来越多,它是一种典型的合作规避法律的现象。这在法制日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当今社会,不能不说是一股逆流。其“厌讼”产生的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种:原因之一:它反映了人们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之间的差距,实质是中国民间法对现行法律的抵制,它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无讼”的观念。许多人认为在这种“私了”过程中,相对双方都吃不了亏,是一个双赢协议。如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制定法的实施在少数民族地区遭遇瓶颈,与少数民族习惯法发生碰撞,二者在少数民族地区认同度的差异,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少数民族习惯法.少数民族习惯法既不是国家制定法的附属物,也与习惯有区别.在现代法制社会,不论是从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的规律的角度,还是从其对社会控制的角度,或者从它对国家制定法的作用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习惯法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法律解释的民间法面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制现代化的背景下,基层司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家法律与乡土逻辑的冲突,这成为当前建设农村法治的瓶颈问题。为缓解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需要在司法的层面上明确民间法司法适用的条件、场合与方法,从而使法律解释具备本土化的民间法面向,这对于通过司法支持基层自治、通过司法审查制约民间法的合法作用、缓解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和紧张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间规则与法律方法——以比较法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间规则是一种不同于国家法的社会规范.它具有地方性、圆融性和经验性,可以补充国家制定法的不足.在普通法系,法官以民间规则为主要法源,严格限制国家制定法的适用范围,一旦制定法模糊不清则可以以民间规则取而代之.在民法法系,尽管民间规则不是主要法源,但是制定法的缺陷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法官常常运用民间规则消除制定法歧异,填补制定法的漏洞以及借助民间规则具体化不确定概念和一般法律条款.  相似文献   

6.
浅论民间法     
陈昊 《工会论坛》2008,14(2):143-144
本文对民间法这一法律现象从其概念、渊源、特征及发展趋向性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民间法是在社会生活中,独立于国家法之外的,在民间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得到人们普遍认可和遵守的,调整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关系,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并以此维持的一种社会调整规范。民间法具有习惯性、地域性、私法性、文化性四方面的特征。在我国的法制建没中应当重视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所存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乡土社会是对中国基层农村社会的本质特征所作的一种概括.乡土社会中的法治结构是国家法与民间法并存的法治二元结构.在现代化法治建设中,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乡土社会的现实状况,在法治二元结构中研究国家法与民间法的相互关系,在重视国家立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民间法的法治意义,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文化及其对现代法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法文化,以"重刑轻民、以刑为主"、"重礼轻法、礼法合一"、"重义轻利、权义平等"、"重和轻讼、无讼是求"、"重权轻法、权大于法"、"重实轻虚、程序虚无"为主要内容,在这些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了目前我国"法治即法制"、"法治即刑治"、"法治即治民"、"依法治国即以法治国"等与现代法治理想相悖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无讼法律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无讼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无讼法律文化维护等级制度的目的性,导致人人平等法治观念的认同障碍;无讼法律文化“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也导致民众权利意识匮乏,缺乏法律信仰.另一方面,“无讼”法律文化以调解为主导的多元纠纷解决手段和伦理本位思想,对法治社会构建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推进法治现代化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法治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对国家、对社会实行法律之治。法治不仅仅是国家法之治,同时也是民间法之治。全面推进法治现代化必须明确国家法与民间法间的基本关系,只有实现民间法与国家法间的良性互动,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民间法研究之于中国法学:意义与方法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时的中国法学正行进在多元路向上。民间法作为法律的社会化阐释方式,一方面作为法律多元之一而有利于法律的多元本质阐释,另方面作为媒介法律与社会的方式而助益于解决法律内部的逻辑困境和实现法治。民间法要以法源等方式和途径在制定法中凸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才能助益于法治的实现。民间法研究不仅以条分缕析的问题意识、疑难思维突破和弥补系统论法律思维方法的局限性,而且在其中渐进的、点滴的展现和型塑着作为法的目的与价值素材的时代精神及其自身,因而从思维方法和目的与价值两方面不断型塑和提升着中国法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民间法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民间法研究得以展开并深入发展之根基,因此有必要对民间法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一番考量。文章将民间法研究的理论基础置于多元框架下考量,分别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大传统与小传统、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法律教义学有效性与社会学有效性等方面展开相应的探讨。文章认为,在寻求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架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理性沟通、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动态平衡、法律教义学有效性与社会学有效性的适度兼容中,彰显了民间法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间法研究范式辨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间法研究作为法学研究的新兴领域,近年来获得了长足进展。但是,民间法作为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尚且缺乏最为重要的架构:当下的民间法学科领域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总体性研究范式。民间法研究范式阙失的主要原因在于范式意识的缺位和对范式概念认识的混乱。因此,阐明民间法研究范式的概念与内涵,对于民间法研究范式的确立与促进学科规训都将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军事民主化倾向与日俱增,非权力行政方式兴起,军事行政管理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军事行政契约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契约理念的确立是军事法面向现实的理性选择,是军事法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形势的必然要求,它还将推动军事法学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中,以法律作为唯一判案标准的意识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文章列举了某些法官由于从思想上对法律至上意识的淡漠,造成随意违反法定程序、胡乱引用法律条文、排斥新颁布的法律规定、为个案正义而变通法律等情况。通过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求提高法官们法律至上的意识,解决基层法官不严格适用法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中必须依据行政法规、参照规章以及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但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规章以外的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适用比较混乱,理论上没有明确的地位,导致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有适用的必要但又缺乏适用的准则。文章从辨析行政规范的名称入手,通过分析不同学说,从新的角度界定行政规范在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农村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民间法成为一个非主流因素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其积极与消极作用并存。正确认识民间法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地位,规范引导民间法在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适用,确实是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从本质上讲,民间规则是民间现实生活的规范性表达,是民间真实生活的浓缩,是民间社会据以判断是非的行为标准。故此,依据民间规则的内容,可以把民间规则分为事实判断型民间规则、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混合型民间规则以及价值判断型民间规则。与此同时,案件的事实也可分为作为适用法律的前提的事实与作为判断是非标准的事实。由此,在司法过程中,事实判断型民间规则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混合型民间规则对于事实认定才具有意义,而价值判断型民间规则却没有此一功能。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完善的法律,而且法律的制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理性精神,同时还必须增强政府部门的执法素质和全社会的守法意识与法制观念,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文章从建立民主法治着眼,就立法、执法、守法几个方面阐述自己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20.
民间法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间法自身规范有效性上的局限,农村和城市生活情境变迁带来的民间法作用的局限,民间法在地域上的局限性。因此,我们一方面应当看到民间法对于法治建设的积极意义和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必须清楚,民间法存在着自身的缺陷,我们既要重视民间法,也不能过高看待和评价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