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经历了曲折探索、成长壮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社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不到位、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完善、配套服务政策滞后等问题。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应提高认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社会组织的监管体系;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西省社会组织迅猛发展,这些社会组织具有紧密联系高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社会组织业务广泛且交叉等特点。目前正面临专业性淡化、社会工作人员缺乏、专职人员流动性大、组织内部机制混乱、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以及项目意识薄弱等问题,探析社会组织管理和发展的出路:应将重点放在帮助社会组织强化组织制度和能力建设、培养和扶助专业人才、推动社会创业强化社会组织自身造血能力、出台有利于社会组织正常运转的政策以及鼓励社会组织对接外部资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和推动,社会管理的权力机制、组织机制、领导机制、动力机制四个方面的创新成效突出,有利于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实现社会稳定。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已对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挑战,党和政府要尽快形成社会组织动态管理机制,引导社会组织推动社会信息反馈机制创新和社会创新的扩散,为社会管理体制增添新内容。  相似文献   

4.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自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社会自治认识的局限性、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体制的惯性思维和社会自治组织的自身缺陷是社会自治面临的障碍。促进社会自治需要政府向社会自治组织放权放手和培育、扶持社会自治组织以及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法律。  相似文献   

5.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治理平台,基于社区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治理功能、结构功能与文化功能,党和国家在基层治理中高度重视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由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选择性培育”和“代表性覆盖”,社区社会组织面临着活力不足的发展困境。本文认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平衡“自上而下社区社会组织”与“自下而上社区社会组织”的二元结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需要同时兼顾“赋能”和“枢纽”双重策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志愿队”和“蓄水池”的功能,实现对社区治理活力和秩序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任新峰 《唯实》2011,(8):23-25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心应是社会组织建设。当前,基于党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进社会建设的主力,让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引导培育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群体之间利益的主角。最终,让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这应是基层党委政府和社会共同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7.
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基本方向。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使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作用进入了政府与学界的视野。浙江各类社会组织发展数量及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居于全国前列。本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民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作用、影响和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民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全文紧扣浙江省民间社会组织发展的情况,紧密结合加强社会建设这条主线,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经验树立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5,(8)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转移,社会组织得以快速发展,表现为数量的增加和服务领域的拓展。社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日渐凸显。然而,由于组织内外双重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如独立性不足、能力不足、规范性不足、社会信任不足等。为此,应从政府和社会组织两方面入手,增强社会组织发现需求的能力,进而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张丽 《世纪桥》2014,(6):81-82
增强社会组织活力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只有通过推进政社分开,切实保障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拓展社会组织空间;创新管理理念,增进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政治互信;增强社会组织内生活力等几个举措才能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充分发挥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这对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加坡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索,给予我们引导培育社会组织、加强社会建设等方面一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社会管理视野中考察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基于宁波市海曙区的案例研究,揭示出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及其限度。实践表明,社区社会组织推动了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创新了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充分发挥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推进自律自治、形成社会认同、促进多元融合、集结公民意愿、实现利益表达等作用。同时,政府需要提供完善的制度框架和健全的政策法规来为其营造良好环境,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也需要拓宽领域,创新方式,特别是将社会治理理念融入实践。  相似文献   

12.
社会运动是社会组织兴起和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紧密相联,具有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增强社会自治的社会功能,是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形式。社会运动和社会组织在计划生育、扶贫、救灾等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社会运动和社会组织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要促进其健康发展,必须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任新峰 《唯实》2011,(9):23-25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心应是社会组织建设.当前,基于党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进社会建设的主力,让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引导培育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群体之间利益的主角.最终,让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这应是基层党委政府和社会共同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4.
蔡峰 《唯实》2012,(7):83-87
目前,城市外来人口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人员作为一个贡献于本地社会而又与本地社会生活和文化存在隔阂的特殊群体,如何看待和处理他们与本地的社会融合问题,是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艰巨任务。社会融合组织作为加速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载体,是特定时期和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社会组织形态。慈溪市和谐促进会的实践证明,社会融合组织在外来人口管理中通过重构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了外来人口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党员文摘》2007,(12):31-31
一是把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改用社会组织来表述。 用社会组织的概念来替代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的概念,可以涵盖包括新社会组织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组织改革发展过程中,成都市通过创新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出台扶持发展政策、加大政府购买力度等措施,有效推动全市社会组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总体而言仍然面临结构不优、能力不足、监管机制不力等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文章以国内外社会组织发展经验为基础,从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监管体系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对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綦远方 《新长征》2006,(1):56-57
所谓社会组织是指除政府机构和营利机构以外的一切社会组织的总和。社会组织如何在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一、我国社会组织在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速度之快是令人瞩目的,在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中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1.社会组织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社会性别的和谐,更需要国家与社会、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治.推行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政策,构建男女性别之间的和谐,社会组织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体,同政府一样,也担负着促进妇女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责任.在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培育过程中,社会两性尤其是女性在发展社会组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结合社会性别意识,制定社会组织发展策略:一是发挥优惠税制作用,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二是在制定社会组织发展策略时,要特别关注消除或修改限制妇女发展的政策;三是实施相对宽松的准入门槛,广泛吸纳人才,尤其是女性人才和退休人才;四是完善社会组织就业的社会保障,切实保障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利益;五是强化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社会组织自身发展能力.社会性别与社会组织同步发展,以社会组织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增进社会和谐,两者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白书祥  杜旭宇 《探索》2011,(2):134-137
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运用宏观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作用的缺失:其运用的信任社会资本缺失,削弱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群众基础;其运用的规范社会资本缺失,削弱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制度基础;其运用的网络社会资本缺失,削弱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会基础。鉴于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运用宏观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作用缺失的原因,为强化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运用宏观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发展和完善信任社会资本、规范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为强化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运用宏观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奠定群众基础、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组织协商是对中国不断发育的社会力量的积极回应,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的务实举措,是推动社会治理和公民自治的一种民主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组织协商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存在协商发展不均衡、协商能力有待提高、协商主体不对等、协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探索和完善社会组织协商,需做好统筹协商和试点工作,提升社会组织的协商意识和能力,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创新社会组织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