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言日本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AJCEP)2008年12月在日本与老挝、缅甸、新加坡及越南之间,2009年1月在日本与文莱之间,2月在日本与柬埔寨之间分别生效。AJCEP对日本来说是头一个与多国间的经济合作协定(EPA),它有助于加强日本与东盟的战略关系。东盟与日本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同时与各国之间的FTA谈判和签订也有进展。促进贸易投资尤其对老挝、柬埔寨、越南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确保履行AJCEP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很有用的,同时也可支持日本企业在该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中国对东盟10国贸易和投资差异的现实和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有无国别差异。通过分析,中国对东盟10国的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过程中,直接投资存量水平、出口规模变动、出口结构变动、直接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都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带来了积极效应。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朝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这也是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当前,推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直接投资规模有待扩大、直接投资国别有待平衡、直接投资行业结构有待优化,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可以从积极完善和利用经贸合作平台,加强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合作规则与政策的宣传,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开展境外金融服务,加大对老挝、柬埔寨、文莱等东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力度,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走出去”,以及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着手推进,不断提升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纵横》2016,(3):93-95
5月 ●1~10日,为期10天的由文莱与新加坡联合主持的联合海上安全及反恐演习分阶段在文莱、新加坡举行,有18个国家的3000名海军和特种部队参与演习,中国新型052C型导弹驱逐舰参加了演习. ●3日,2016年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海上安全与反恐联合演习在文莱麻拉海军基地的多国协调中心正式开幕.此次联合演习在文莱、新加坡及两国之间海域举行,于5月12日结束.参加此次演习的国家有新加坡、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东盟10国及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8国.中国军舰“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参加此次演习.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的直接投资关系:趋势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双向直接投资流动日趋活跃.中国已经成为东盟对外直接投资(FDI)的重要地区,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一些东盟国家重要的FDI来源地.但总体上,双边投资流动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为了进一步密切双边投资关系,推进双边经济合作,有必要就双边直接投资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进出口额、进出口增长速度及进出口额占各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几个方面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日益增强.同时,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方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进行测算,表明中国与东盟出口结构趋同态势越来越显著,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在出口上越来越强劲的竞争性.文章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前言 于2001年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东盟与中国领导人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经济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吸引更多投资和增加贸易使世界产量最大化.对广大欠发达国家来说,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被认为是新形势下的一次机遇和挑战,对东盟新成员国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概观 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日本对各国、各地区的直接投资实绩”,2000年度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4.4175万亿日元。就日本投资各大洲的情况来看,欧洲在1998年以后连续5年成为日本最大的投资对象(图1)。第二位除了2001年度的中南美之外,其余年度均由北美占据。亚洲的比率不怎么高。 图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各大洲) (亿日元) 就1998年度以后日本对中国和东盟的直接投资来看,对东盟5国(原成员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的投资每年都多于对中国的投资(图2)。但是,1999年以后,对中直…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国际贸易和投资疲弱的背景下,2016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贸易总额为4522.1亿美元,同比下降4.1%,中方顺差597.7亿美元,顺差额同比收缩27.8%.中国与越南和柬埔寨的贸易额持续保持增长态势,越南首次超越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的贸易额有增有减,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贸易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而与泰国贸易呈小幅度的增长,中泰贸易额首次超过中新贸易额,中菲贸易稳步增长.数据检验分析显示,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与东盟的贸易均保持稳定的协整及关联关系.预测2017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具有较大的增长势头和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2002—2021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出口贸易潜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年间,中国对东盟贸易出口呈逐年增长态势,双边贸易产业互补性大于产业竞争性。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规模、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中国贸易出口额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较大,双边贸易存在广泛的合作领域。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双方应加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双边关系,高质量地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同时,中国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提高中国对东盟贸易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4年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呈阶段性持续发展,尤其上世纪90年代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贸易紧密度不断加强。目前,马来西亚已经取代新加坡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无论是中国对马来西亚而言,或是马来西亚对中国而言,其重要性都不断提高。双方政府都致力于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经贸关系,尤其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双方的经贸关系将更上一层楼。同时,双方也应正视中马经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本文将就中马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竞争性和互补性、以及中马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再次回到高增长的轨道,增速居于中国各大贸易伙伴前列且年内较为平稳;中方从东盟的进口额与速度均高过对东盟的出口额与增速,逆差扩大;除中菲贸易外,中国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额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双方贸易的增长面宽、增长点多,体现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开局。数据检验分析显示,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与东盟的贸易具有协整关系,相互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亦惠及亚太区域贸易。结合定性分析与数学模型,预测2011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国-东盟贸易出现了199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但在第四季度双方贸易开始复苏,特别是最后两个月均出现了30%以上的增速。按国别看,本年中国与文莱及除柬埔寨之外的3个东盟新成员国的贸易增幅为正,其中,中越贸易增势突出,2009年越南超过菲律宾成为中国的第20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与其余东盟6国的贸易都比2008年下滑。用Eviews检验分析显示,中、关、日、韩与东盟的贸易具有协整关系,相互关联。结合定性分析与数学模型,预测2010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国别贸易数据,采集和整理了东盟10国以及东盟外8国的年度对中国贸易数据,利用改进的倍差法模型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标志性事件对东盟与中国贸易规模影响的净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政治与经济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对于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有极其显著的正的影响效应,而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领土、政治纠纷和国际灾害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国际性经济危机对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总量也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并依据以上实证结果提出有关发展中国—东盟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日本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和日本都是东盟的近邻,两国无论在地理、历史、文化,还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和东盟各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在东盟各国大力发展经济,以及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等因素推动下,东盟各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2004~2007年,东盟10国平均GDP增长率分别高达6.3%、5.7%、6.0%和6.7%.2008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也达到了4.4%.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3600亿美元,增幅回落但仍在高位,中方逆差扩大且呈进一步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商投资企业、资源类产品以及东部沿海省市等方面集中的趋势。一般贸易、外资企业、机电产品等方面均占中国—东盟贸易的一半。私营企业对双方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突出,而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等方面所占比重则在下降。数据检验分析显示,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与东盟的贸易具有稳定的协整关系、关联程度。计量预测2012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保持持续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逐年增加,在对方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也逐年升高,本文选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方法,对中国和东盟十个成员国从1995~2009年的出口商品进行全面的显性比较优势分析,借助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实证数据,得出中国和东盟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及其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比分析其纵向横向的变化,并提出中国发展与东盟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方法对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抓住问题关键,提出对策建议。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方法对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抓住问题关键,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国兵  安烨 《东北亚论坛》2013,(3):92-99,129
基于ARDL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中俄主要贸易品的影响,中对俄出口以"纺织品和机械制品"为样本,中从俄进口以"矿产品和木及木制品"为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汇率升值不利于纺织品出口和木及木制品进口,但对机械制品出口和矿产品进口没有影响。俄罗斯国民产出增加对纺织品、机械制品出口有促进作用;中国国民产出增加对木及木制品进口影响较弱;矿产品进口主要受非经济因素影响。对此,应"扩大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以规避纺织品、矿产品贸易的汇率风险;保持政治互信以稳定矿产品进口;积极发展产业内贸易以协调和促进未来中俄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