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化资本是家庭背景影响教育获得的中介机制。引入文化资本概念后,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既包括家庭背景对教育获得的直接影响,也包括通过文化资本对教育获得的间接影响。以文化活动参与和家庭文化氛围作为文化资本的测量指标,通过对上海居民的经验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和文化资本在初中以上教育获得中的影响同时存在,家庭背景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都得到支持;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制约,文化资本在不平等代际传递中的作用随出生时期不同而变化;文化资本在不平等代际传递中的作用具有性别差异特征,女性更依赖于家庭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平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蓬勃的发展,教育平等也在实践中不断的贯彻,但依然存在着差距。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教育所面临问题:区域、城乡、性别、民族、残障人士及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等的教育不平等,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健全教育法制;加强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实行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取消重点学校制度;改善弱势群体教育体系。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平等、公平,促进社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不平等是一个关系性范畴,不仅仅是指经济资源和财富的不公平分配,更是指各经济主体在公正合理的制度框架中进行经济活动的差等经济权利。经济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引发政治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社会不平等和人格歧视的罪魁桶首。要矫正经济不平等,就必须打破垄断,控制贫富差距,实行再分配和成果共享,以实现经济不平等的救济和经济平等的承诺。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世界近现代教育民主化进程中一个普遍的原则。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突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对此,应采取如下措施予以改进:一是进行教育公平思想的合理定位;二是实施科学的教育策略;三是完善教育运行机制。以此实现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益的统一,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本文探讨了中国居民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程度、变化趋势以及不平等来源等方面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程度较小,并且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近年来已经基本消失。而农村居民的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程度非常大,虽然也显示出逐渐缩小的趋势,但缩小的幅度很小。作者进一步发现,当前中国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而造成农村居民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因素是因父权制(或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所导致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以人性为基础,强调平等意识,即"人人生而平等"。但实际上,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差别,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高低贵贱带来了政治上的不平等,贫富悬殊造成了经济上的不平等,种族歧视产生了种族上的不平等,轻视妇女造成了性别上的不平等。而上述种种不平等,又必然带来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的不平等,这就使得人的一生都处在不平等的环境中。但是,另一方面平等观念却又渗透到美国政治、军队、教育、体育运动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人为争取平等权利奋斗了两个世纪。这样,歧视与平等就构成了美国人平等观的悖论。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社会被宣扬为平等的乐园、公平的王国。然而正如马克思通过经济分析所揭示,在这种平等的假象背后是不平等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方式以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使不平等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加深。  相似文献   

8.
何磊  田志超 《工会论坛》2011,(6):139-140
针对当前一些学者对国内教育的不平等问题的描述,我们可以从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判断教育平等的“应然”状态,教育的平等不仅仅是教育资源和入学机会的均等,而是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条件及其结果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权发展的进程中,教育权的发展备受关注.其中教育平等权的实现程度更是我国人权发展的重要体现.教育平等权具体包括选拔考试平等权、教育机会平等权和教育条件平等权.实现选拔考试平等权,必须从消除歧视、消除特权入手,保证所有人在考试中得到平等对待;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必须解决弱势群体的入学问题,保证无论城乡、地区,都能获得学习机会;实现教育条件平等,必须解决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保证不同区域的教育资源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直接反映的是党的社会资本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党执政基础巩固不巩固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高校通过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本——党与大学生相互信任关系的形成、维持和增强、大学生将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现在党的社会资本下降,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和增强党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1.
教育优惠政策与少数民族的平等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施行了诸多教育优惠政策,在义务教育中给予人财物的倾斜和支持,在高考招生中,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这些优惠政策,在形式上以区别对待为特征,但并非违背宪法的平等保障原则.教育平等应该与正义社会相契合,在一个民族多元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每一民族都有适当比例的代表平等参与社会.这些教育优惠政策正是这种参与平等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主体哲学在认识论上的主客体二分和对立,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但地位不平等,而且还缺乏必要的对话与沟通,从而使师生相隔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教育效果低下。文章论述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借鉴心理咨询相关理论与技术,通过平等、对话和对教育文本的主动解读,开展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逐渐呈现家庭式流动特征,流动人口平等受教育权受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因此,构建以平等融入为旨归的边缘性群体子女教育机制,实现边缘性群体子女与城市居民享受均等的教育,减弱弱势地位代际传递效应,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身份和地位还没有实现转变。农民工市民化滞后导致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对农民工的思想状况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被认同和追求市民化梦想的愿望更加强烈,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适应新时代要求。但是,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教育,还存在着思想教育内容不完善和教育形式单一、教育主体责任不清晰、缺乏社会支持体系和评估反馈机制等诸多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共青团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入"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把握培养"新生代农民工"优秀思想这个基本点、抓住客体需求和主体功能两个关键、发挥引领成长和桥梁纽带服务,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平等原则的内涵应该是从起点到终点的平等。当前,我国在教育平等原则实现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必须提升高等教育的实际质量;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层次化,培养多样化人才;逐步完善奖、贷、助学金制度,构建平等的绿色通道;注意招考形式的完善与改革,使平等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市场经济合理性的必然要求和前提并构成社会公平的基础。我国教育不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经济条件,政府应该充分承担起推动教育公平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从法学的视角看教育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的追求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本文着重阐明了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学意义 ,进而说明教育立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男女性别平等和教育公平是两性和谐发展的基础。女童教育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它反映了男女教育的平等问题和男女性别的公正问题。在女童教育问题上,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女童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男女教育公平与性别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向何处去?——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三阶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教育公平与否的实质取决于其资源供应由谁主导.国家、市场、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教育的最重要支持系统以及最主要的供给者,纵观中国的教育资源供给,先后经历了“国家独揽”、“市场主导”以及“国家+市场+家庭三方共同提供”三个阶段,由此,教育的公平程度也相应经历了“低水平的公平”、“教育不平等增加”、“不平等再生产”三个阶段.教育公平应打破原有研究中对教育公平以及实现路径的一般理解,从更宏大的层面上来改善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论宪法平等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上的平等概念是指基于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每个人的人格价值都是平等的 ,在法律面前不得因性别、出身、民族、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先天的或现实生活中经济、社会的具体地位与生活状况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待遇 ,任何人亦不得享有特权 ,或特别的不利的待遇。平等历来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 ,平等权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和标志。平等观念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思想 ,斯多葛学派所提出的个人、人种和民族在普遍理性名义之下的平等观念 ,被许多西方学者视为生而平等人权观的最初生成而给予极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