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发育的第3.5~20.5天鸡胚腺垂体卵泡刺激素(FSH)细胞的发生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鸡胚发育的中期(第10.5天),可观察到少量明显的FSH细胞分布于腺垂体后叶,随着胚胎的发育,FSH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发育的第16.5天FSH细胞数量增加到了整个孵化期的最大值,分布于垂体后叶的腹侧,前叶仅有少量零散的FSH细胞;在发育的第18.5天至出生期FSH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早期FSH细胞体积小、细胞浆少、细胞核大,单个或团状分布,随着胚龄的增加,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浆增多、细胞浆浓染。结果表明,鸡胚胎腺垂体FSH细胞发生于胚胎发育的中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中后期;FSH细胞分布于垂体后叶腹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鸡胚胎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细胞的发生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分别在鸡胚胎发育的第 3.5~ 2 0 .5d采集鸡胚胎垂体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鸡胚胎腺垂体ACTH细胞的发生、数量和形态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 ,鸡胚胎发育早期 (10 .5d)可观察到少量明显的ACTH细胞分布于腺垂体前叶 ,随着胚胎的发育 ,ACTH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 ,分布于整个腺垂体前叶。早期ACTH细胞体积小、细胞浆少、细胞核较大、细胞界限不清 ,随着胚龄的增加 ,ACTH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浆增多、细胞浆浓染。结果证明 ,鸡胚胎腺垂体ACTH细胞发生于胚胎发育的中期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中期至出壳前 ,而ACTH细胞的分泌功能在胚胎后期最活跃  相似文献   

3.
采集屠宰母牛卵巢和输卵管中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卵继续在体外培养。将发育3 d的牛胚胎于42℃下分别培养0.5、2.0和4.0 h,与对照组(39℃)牛胚胎相比,接触最高热应激(42℃,4 h)处理的胚胎,约50%的胚胎发育速度明显下降。而处理组牛胚胎发育到第9d的囊胚数、细胞数及内细胞团与滋养外胚层比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温度升高对牛囊胚期胚胎的发育没有明显损害。对9 d的囊胚进行基因性别分析发现,正常体外培养的雄胚发育快于雌胚,而在发育第3d受42℃热应激后,到囊胚期生存的胚胎性别比率发生改变,雌胚比率高于雄胚,表明雌性胚胎比雄性胚胎具有更强的抗热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阴阳因子1(YY1)在水牛植入前胚胎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早期胚胎发育和DNA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受精卵卵胞质注射的方法,将线性化处理的过表达YY1质粒注射到体外受精8~10 h的水牛受精卵中,分析其对水牛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并在胚胎发育各个时期检测该基因的表达。同时通过qRT-PCR检测过表达YY1对DNMT1表达的影响来研究DNA甲基化水平。qRT-PCR结果表明,YY1和DNMT1在水牛植入前胚胎的表达模式呈相反的趋势,YY1的表达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增高,囊胚期达到最高,而DNMT1基因在桑葚胚前表达较高,囊胚期表达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注射25μg/mL质粒对水牛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影响(P0.05),取得较高的表达EGFP囊胚(33.3%),显著高于5、15、50μg/mL处理组(P0.05);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的胚胎分裂率、囊胚发育率、囊胚基因表达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过表达YY1胚胎在体外受精12 d后仍有囊胚产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各时期胚胎中YY1和DNMT1表达量均有明显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过表达YY1对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没有影响,但会延迟囊胚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适应Vero细胞传染性腔上囊病毒(IBDV)X毒株,通过对鸡胚的致死作用、病理变化的结果表明,IBDV X毒株在Vero细胞上传代后,各试验代次毒株均能适应鸡胚,并引起鸡胚死亡,对鸡胚的致病性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线粒体复合物及氧化应激在锰致体外培养鸡胚脑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体外培养的鸡胚脑神经元为研究对象,在含终浓度为0、1.5、2.0、2.5mmol/LMnCl2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24h,检测神经元内ROS和GSH含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显示,随着MnCl2浓度的增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均呈降低趋势,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Ⅴ先升高后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增加,GSH含量呈降低趋势,鸡胚脑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表明MnCl2能抑制线粒体复合物活性,引起氧化应激,诱导鸡胚脑神经元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将鸭瘟病毒强毒(DPV34)经12日龄鸭胚连续传2代,收获的尿囊液DPV34F2作为细胞培养的病毒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连续传代5次.结果,从第2代开始,接种DP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出现细胞病变,随着代次的增加,细胞病变愈加明显.经电镜观察,第5代细胞培养物中有典型的DPV病毒粒子;将第5代培养物接种鸭胚,出现典型鸭瘟病变;用PCR方法检测培养物,也出现DPV的特征DNA带.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旋毛虫致小鼠心肌损伤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途径,分别取感染前后不同时期小鼠心肌,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及细胞凋亡与抗凋亡基因mRNA表达量,并应用TUNEL法对心肌细胞凋亡形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旋毛虫感染后第9天,TNF-αmRNA的相对表达量由感染前的0.02迅速增加到0.88,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凋亡指数为10.70%;TNF-α表达量约于感染后第19~24天达到峰值,此时凋亡指数达29.79%,细胞凋亡明显(P<0.05);第42天TNF-α表达量逐渐下降至0.29,细胞凋亡逐渐减少,凋亡指数降至10.46%。TNFR 1、FADD、Caspase 8和Caspase 3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TNF-α相似。  相似文献   

9.
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方法 ,对胚兔 15~ 2 5日龄的胚胎发育阶段牙板 (dentallaminae ,DL)进行形态学观察 ,表明胚兔在发育过程中DL来源于外胚层衍化的上皮 ,在可能发生牙齿部位 ,外胚、间充质这些细胞的相互作用 (胚胎诱导 ) ,为DL发生创造条件 ,使口腔黏膜上皮向间充质组织增生的DL形成牙胚 ;在牙胚形成的过程中 ,DL的牙源性上皮细胞存在着增生与凋亡 ,以调控牙胚发育生理性的稳定及牙齿的数目、形态的异常 ,进一步表明胚兔DL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形成牙齿遗传的潜能及细胞凋亡现象 ,为研究人类DL形成、分化、结构及颌骨内牙源性肿瘤和牙畸形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血管瘤病变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HN06克隆株的致病情况,通过人工接种7日龄SPF雏鸡ALV-J HN06株,检测HN06株对鸡体的影响。结果发现,感染鸡生长较慢,体重比对照组低。HN06株对胸腺抑制显著,对法氏囊影响不明显,外周免疫器官的脾指数比对照组大。PCR检测病毒在免疫器官中的分布结果显示,骨髓和脾在攻毒后第7天可检测到病毒整合到基因组中,法氏囊和胸腺则分别在攻毒后第14天和第21天才能检测到。通过ELISA和细胞培养技术检测病毒血症、抗体产生和排毒情况,发现HN06感染鸡血浆中第7天即出现病毒(7/21),第28天出现抗体(2/21),第21天泄殖腔出现排毒(2/21)。随着产生抗体鸡的比例升高,排毒鸡逐渐减少,42d后无排毒现象。由此可见,试验鸡后天感染HN06株出现病毒血症,HN06不但抑制机体生长,还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HN06首先感染免疫器官中的骨髓和脾,再感染法氏囊和胸腺;抗体的产生能抑制排毒,但病毒血症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禽呼肠孤病毒(ARV)S1133株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对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影响,并探讨禽呼肠孤病毒的感染机制及病毒与宿主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测定和分析了ARV-S1133感染CEF细胞后ARV结构蛋白σC和IL-1β、IL-6、TNF-α的动态转录水平。结果显示,ARV-S1133感染CEF后第10小时起病毒σC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开始迅速上升,在第48小时达到最高峰(13 162.73倍);ARV-S1133感染后引起CEF中IL-1β、IL-6、TNF-αmRNA表达量发生变化,这3个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相似。IL-1β、IL-6、TNF-α基因mRNA转录水平在感染早期迅速上升,在感染后第6小时达到第1个峰值,随后下降,在感染中后期再次显著上升,在第48小时达到第2个峰值。IL-1β、IL-6、TNF-α在感染后第6、24、36和48小时的mRNA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ARV感染后可诱导CEF分泌IL-1β、IL-6、TNF-α的水平上调,进而发生炎症反应,说明IL-1β、IL-6、TNF-α可能与禽呼肠孤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鸡出壳前17、20胚龄和出壳后5、10、15日龄的端脑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及终末分布和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AP43在鸡出壳前17、20胚龄和出壳后5日龄时其分布仅局限在新纹状体、背髓板和旧纹状体,至10、15日龄时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在端脑前部的许多脑区和端脑内侧部的海马及隔核出现GAP43阳性神经纤维;从17胚龄到15日龄的发育过程中,GAP43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呈现“低高低”和“低高保持不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将不同浓度的金丝桃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以三种方式加入鸡胚肾细胞(CEK)培养体系中,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MTT法、病毒滴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金丝桃素体外抗IBV作用,同时检测其对IBV诱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金丝桃素在CEK细胞感染IBV前、后及同时加入,都有明显抑制CPE的作用;随着添加药物浓度的增加,CEK细胞活力明显增高,病毒TCID50滴度、病毒核衣壳蛋白RNA相对表达量和CEK细胞中病毒阳性绿色荧光信号显著降低或减少(P0.01),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三种给药方式以药物和病毒互作后同时加入效果最好。IBV可以引起CEK细胞凋亡的发生,添加金丝桃素能够抑制病毒引起的凋亡。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金丝桃素具有很好的抗IBV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感染细胞凋亡产生的,这可能是金丝桃素抗IBV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Eimeria mivati是三种能够在鸡胚绒膜尿囊膜中进行内生性发育完全周期的球虫之一,曾在10~11日龄的鸡胚中移植了22代。用脱囊孢子体注射于绒尿膜腔内,经132~138小时即可形成卵囊,在外界孵化使卵囊内孢子形成之后,可作为下一代的传代移植。如果经过168小时,所取出的卵囊则不形成孢子。不同品种鸡的胚胎,对E·mivati的敏感程度亦异。随着注入孢子体数量的增加(5,000~40,000个),所获得的卵囊数量则增大,在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5.
用32只11日龄SPF鸡胚,随机分组,分别接种禽腺病毒(AAV)2、3、4、5、8型种毒和野毒a、b株悬液0.2ml/只。对接种后24小时以后死亡的胚和18日龄时扑杀的全部鸡胚进行大体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变化和超微结构病理变化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组的鸡胚均发育不良,表现为胚体瘦小,羽毛稀少,AAV-2、3、4、5、8型和野毒a、b株均能对鸡胚致病,主要病变均为坏死性肝炎,在肝细胞核内和胞浆中形成嗜碱性或嗜酸性包涵体;透射电镜观察,试验各组肝细胞中均可见到病毒颗粒,核内可见电子密度致密的病毒前体物质,病毒直径60~70nm,无囊膜。AAV-3型和野毒b株在细胞核、胞浆、线粒体病毒颗粒排列为晶格状,其它各型多为散在分布。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扩张甚至破裂,核糖体脱失,核染色质边集、浓缩和溶解,核膜破裂而核崩解。  相似文献   

16.
禽亚利桑那菌病(Arizonosis)见于世界各地的人、畜、禽,我国也有发生。但疫情还不清楚。1985年春见到两次雏鸡亚利桑那菌病的发生,现将两次疫情及诊断报告如下: (一)发病概况 1985年2月,我组从某孵化室购入12枚20日龄鸡胚,第22天时只出壳6只(包括出壳即死的两只),其余均为死胚。1985年3月梨树县某鸡场从外地引进红布罗种蛋,雏鸡孵出后,50多个小时发病,2000只雏大部发病,死亡300多只。  相似文献   

17.
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对孵化至18日龄的鸡胚进行胚胎免疫注射,免疫后出壳雏鸡淋巴脏器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显示,18日龄胚胎免疫鸡对淋巴器官的早期发育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较佳的牦牛胚胎培养液,将成熟的牦牛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后分别置于培养液SOFaa和G1/G2中进行发育培养,观察培养开始后第24、48、96、120和168小时胚胎的发育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NMT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SOFaa液中2-4细胞胚胎、4-8细胞胚胎、9-16细胞胚胎、桑葚胚和囊胚的发育率分别为87.50%、68.00%、40.00%、34.29%、12.86%;而G1/G2联合培养液中2-4细胞胚胎、4-8细胞胚胎、9-16细胞胚胎、桑葚胚和囊胚的发育率分别为89.33%、81.33%、58.67%、49.33%、17.14%。胚胎中DNMT1基因在G1/G2联合培养液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OFaa液中的表达量。以上结果表明,G1/G2联合培养液可通过调控DNMT1基因的表达而提高胚胎发育率,可作为牦牛胚胎体外培养的较佳培养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母代大鼠孕前染砷(As_2O_3)对胎鼠睾丸前精原细胞的毒性作用及生殖发育潜能,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通过灌胃方式建立As_2O_3染毒模型后,按"一代一窝"繁殖试验技术获得后代。大鼠妊娠第17.5天时取材,碱性磷酸酶染色法鉴定睾丸前精原细胞,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前精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qRT-PCR检测生殖细胞发育相关基因vasa mRNA表达,从而分析前精原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发育潜能。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孕前染As_2O_3剂量的增加,胞核染色质进一步凝缩成致密团块;粗面内质网减少,结构损害逐渐加重;线粒体肿胀、破裂增多,线粒体颗粒分布更少,电子密度进一步降低,呈空泡状坏死。试验组睾丸组织中vasa mRNA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vasa mRNA表达量下降程度与孕前染As_2O_3剂量呈一定的负相关。试验表明,雌性SD大鼠孕前所染As_2O_3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并穿透前精原细胞的胞膜和线粒体膜,影响线粒体结构发生改变,诱导前精原细胞发生凋亡,vasa mRNA表达量下降,从而引起胚胎生殖毒性,抑制生殖细胞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鸡传染性囊病(IBD)的主要防制办法是进行疫苗接种,而所用的疫苗皆由鸡体组织、鸡胚或鸡胚细胞制造。由于有些病原体可通过种蛋或鸡胚垂直传播,而我国目前无特定病原(SPF)种蛋尚未被广泛应用。为此,我们用Vero细胞对两株鸡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的培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目的是探索用Vero细胞生产IBD疫苗的可能性。 (一)材料和方法 1.种毒: (1)Lukert弱毒株(简称LS):由上海农学院高熙星教授惠赠。经鸡胚成纤维细胞(C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