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发展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当科学认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把握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了解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现实意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精神文明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道德话语是人类道德生活中使用的道德概念、词语、命题、论断、故事、文字等。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话语是用汉语道德语言表达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采用的一种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话语、中国传统道德话语、中国人民大众的道德话语是中国共产党道德话语创新的主要来源。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话语创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话语同中国道德生活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话语相结合,并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将这个理念贯彻于它的实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具有历史使命与时代特色的不同的道德话语创新,主要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道德话语创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道德话语创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道德话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的道德话语创新。道德话语创新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建设道路,而且有利于表达和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并且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对中华道德文化的认知和价值认同从而发动群众,甚至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新时代道德话语创新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应对时代挑战是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话语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话语是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共产党道德话语创新会对外传播,也会传播到其他国家去,会对世界其他国家政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力量,而道德建设离不开民族传统。本文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价值、道德资源以及道德教化传统,认为在新世纪的社会发展中,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主体及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主体及主体性的深入探讨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体系的重要途径。当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性,完善、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净化党风,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在民族优秀道德基础上,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确立具有时代特色的邓小平道德范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道德社区的理论分析,诠释了道德社区的概念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社区现代化的发扬.建设"里仁为美,长住久安"的道德社区,既要完善社区的物质文明保障,又要提高社区的专业服务,道德社区的体系建构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道德对社会主义德治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 ,传统道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德治的认识 ;第二 ,传统道德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 ,传统道德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 ,传统道德有利于社会主义德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铸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道德,它熠熠生辉的独特魅力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厚重的道德文化资源,这些道德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利用的资源.马克思主义者非常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中的传统文化的角色扮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能离开传统文化资源的支撑,这是精神家园的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能机械照搬、生吞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而应充分发掘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正学与开新,如此方能使传统道德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方能凸显传统道德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发生的巨大变化来说明现实道德表现出的日益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剖析了现实道德日益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及重要特点即改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道德重建,重在吸收和创新;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注重社会实际,探索道德建设现代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家"又是"学问家",他的革命道德观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和现实色彩,是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道德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警察"一词比"公安"一词更准确,更能体现行业特点.从概念上看,"警察"的外延比"公安"大;从语用角度看,"警察"比"公安"更有表现力;从使用范围看,"警察"比"公安"更能与国际接轨;从使用年代看,"警察"比"公安"更有历史渊源.因此,宜以"警察"一词代替"公安"一词.  相似文献   

14.
“课程”与“精品的课程”:“精品课程”解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将"精品课程"划分为"精品"与"课程"两个关键词,分别探究其意义,并最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起来考察,赋予时代特点与先进理念,这将有助于人们厘清"精品课程"的真实意蕴,建构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5.
市场无极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满怀信心,从有限做到无限,在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7.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观念不同于传统的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人"的概念。虽然古希腊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西方传统的关于人的普遍观念的基础。而海德格尔则要解构这种基础,为显现"此在"的意义扫清障碍。一旦做了这项工作后,对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的分析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种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时间上的"今日"。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昭奎 《外交评论》2009,26(5):6-11
民主党取代自民党执掌政权之后,日本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大致取决于三个因素:其一是民主党与自民党的“同”与“不同”,以及两党间的区别有多大;其二是日本国内政治潮流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其三是民主党自身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意在研究“公民宗教”对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意义。从自然状态过渡到公民社会的“瞬间”,就形成了公意,但学者们在解释公意的形成和实质时,通常过分强调了契约观念的重要性。通过对《社会契约论》文本的细致解读,作者指出,“立法者”和“公民宗教”比契约观念对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为重要和根本,并指出了卢梭的“立法者”和“公民宗教”与古代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